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地藏王菩萨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法门(2)

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痴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

  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痴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焰,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得此三昧已,次应学习信奢摩他观心,及信毗婆舍那观心。

  习信奢摩他观心者,思维内心不可见相:圆满不动,无来无去,本性不生不灭,离分别故。

  习信毗婆那舍观心者,想见内外色:随心生,随心灭。乃至习想见佛色身,亦复如是:随心生,随心灭,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非心不离心,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生非不生,非作非不作。

  善男子,若能习信此二观心者,速得趣会一乘之道。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维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

  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着。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

  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若人难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伏,其心疑怯,畏堕三恶道、生八难处,畏不常值佛菩萨等,不得供养听受正法,畏菩提行难可成就,有如此疑怖及种种障碍等者,应于一切时、一切处,常勤诵念我之名字。若得一心,善根增长,其意猛利。当观我法身,及一切诸佛法身,与己自身,体性平等,无二无别,不生不灭,常、乐、我、净,功德圆满,是可归依。又复观察己身心相──无常、苦、无我、不净,如幻如化,是可厌离。

  若能修学如是观者,速得增长净信之心,所有诸障渐渐损减。何以故?此人名为学习闻我名者,亦能学习闻十方诸佛名者;名为学至心礼拜、供养我者,亦能学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者;名为学闻大乘深经者;名为学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者;名为学受持读诵大乘深经者;名为学远离邪见、于深正义中不堕谤者;名为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学信解者;名为能除诸罪障者;名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此人舍身,终不堕恶道、八难之处;还闻正法,习信修行;亦能随愿往生他方净佛国土。

  复次,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善根增长,速获不退。当知如上“一心系念、思维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所谓勤修习者,渐渐能向一行三昧;若到一行三昧者,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以能得闻我名字故,亦能得闻十方佛名字故;以能至心礼拜、供养我故,亦能至心礼拜、供养十方诸佛故;以能得闻大乘深经故,能执持书写供养恭敬大乘深经故,能受持读诵大乘深经故;能于究竟甚深第一实义中,不生怖畏,远离诽谤,得正见心,能信解故,决定除灭诸罪障故,现证无量功德聚故。

  所以者何?谓无分别菩提心,寂静智现,起发方便业种种愿行故。能闻我名者,谓得决定信利益行故。乃至一切所能者,皆得不退一乘因故。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

  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深大利益者,所谓得入坚信法位,成就信忍故;入坚修位,成就顺忍故;入正真位,成就无生忍故。又成就信忍者,能作如来种性故;成就顺忍者,能解如来行故;成就无生忍者,得如来业故。

  渐次作佛者,略说有四种。何等为四?

  一者,信满法故作佛。所谓依种性地,决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故。

  二者,解满法故作佛。所谓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知如来业无造无作,于生死涅槃不起二想,心无所怖故。

  三者,证满法故作佛。所谓依净心地,以得无分别寂静法智,及不思议自然之业,无求想故。

  四者,一切功德行满足故作佛。所谓依究竟菩萨地,能除一切诸障,无明梦尽故。

  复次当知,若修学世间有相禅者,有三种。何等为三?一者,无方便信解力故,贪受诸禅三昧功德,而生娇慢,为禅所缚,退求世间。二者,无方便信解力故,依禅发起偏厌离行,怖怯生死,退堕二乘。三者,有方便信解力,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习信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故,能信解一切法唯心想生,如梦如幻等。虽获世间诸禅功德而不坚着,不复退求三有之果。又信知生死即涅槃故,亦不怖怯、退求二乘。

  如是修学一切诸禅三昧法者,当知有十种次第相门,具足摄取禅定之业,能令学者成就相应,不错不谬。何等为十?一者,摄念方便相;二者,欲住境界相;三者,初住境界,分明了了,知出知入相;四者,善住境界,得坚固相;五者,所作思维方便勇猛,转求进趣相;六者,渐得调顺,称心喜乐,除疑惑,信解,自安慰相;七者,克获胜进,意所专者少分相应,觉知利益相;八者,转修增明,所习坚固,得胜功德,对治成就相;九者,随心有所念作,外现功业,如意相应,不错不谬相;十者,若更异修,依前所得而起方便,次第成就,出入随心,超越自在相。──是名十种次第相门,摄修禅定之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