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许多居士的整体素质还很低,对佛法的认识模糊不清,甚至抱有许多十分错误的观点,有的相互间隔阂很深,很容易被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及各种邪教导入歧途。他们的某些言行往往成为外教贬低佛教、斥佛教为迷信的口实。这除了他们自身的原因和目前佛教弘法机制不健全的因素以外,还与作为他们师父的一些僧人素质低下,为贪图名闻利养而滥收徒众,未能尽到为人师表、弘法教化之责有关。因此,中国佛教能否健康发展、长久住世,关键在于僧团的建设和僧人素质的提高。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为此广大居士除要虚心向高僧大德求教之外,应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佛教素养。同时还要为僧团建设多做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而僧人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居士讲解开示佛法,树立正知正见,并组织和指导他们修行实践,以化解他们的烦恼,增进法喜。一般来说,僧伽出家前都是居士或出生于居士家庭,因此居士素养的提高,势必促进僧伽素质的提高;而僧伽素质的提高,反过来必然会带动居士界佛教素养的提高。这才是全体佛教徒所希望看到的。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未来将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新世纪,中国佛教仍将保持大乘佛教的精神风范,走‘人间佛教’的道路,居士界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正因为这样,佛教界特别要处理好僧伽与居士的关系。既要尊重传统,又要面对现实,只有僧伽与居士团结合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才是佛教立足现代社会的唯一途径,也是在宗教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