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佛教的六度(演一)

略谈佛教的六度 演一 一、布施 布施,是佛弟子常常在行的,只要是捐一点钱,供一朵花,都可说是布施。布施,是将来成佛的功德和资粮。 如何来行布施呢?主要是布施以后,心中不要感到有热恼。布

略谈佛教的六度

演一

  一、布施

  布施,是佛弟子常常在行的,只要是捐一点钱,供一朵花,都可说是布施。布施,是将来成佛的功德和资粮。

  如何来行布施呢?主要是布施以后,心中不要感到有热恼。布施,时常免不了有这种毛病——在布施后,心中会感到不安。怎么会感到不安?比如到某个寺院去,大家都愿写点功德,有时碍于面子,也就写了,但是写是写了,心中一直感到不舒服,这就是不安——舍不得而引起的。这样的钱虽然是布施了,但就大乘菩提道说,却没有用的。按世间法来说,虽有点福报,但这福报却不得安乐的受用。有些人,虽然有楼房、有汽车——钱财有的是。但他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烦烦恼恼地为财产苦恼了一辈子。他所以舍不得反而增加苦恼,是由于前世虽然布施了,但布施后心中热恼不安,因此就受到这种果报。有些没有钱的人呢,比他要快乐得多,这样的富翁不值得做!

  有时,布施即使是出于内心愿意,但多数人是为了果报。想要得到果报,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为了现在的果报:比如现在帮助一个人,就希望自己将来有困难时他能帮自己,这叫做“希望报”;另一种是希望后世得到果报——异熟报:做了功德,希望来生能够生到人间做个富翁,或者长命百岁,或者升到天上去,这都是人天福报。人天福报,只要你修了布施,不必希望也就自然地会有功德,将来生到人间天上,享受福报。这种人天果报,时间不长就会享受完了,又失去了,到时还是失望,怀着人天福报乐的希望去做,不能成为成佛的正因。所以,惟有布施心中不热恼,不希望现前与后世的“报”,进而能回“向菩提”,将功德成为成佛资粮,才是应该修行的布施。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施出去的,要一切都能舍。若记着我在布施,我在做功德,自然而然地就希望得到回报。布施最终要的是要能够舍,若是舍心不能生起,布施后一定会感到苦恼。所以佛法说因缘,遇到了就应随喜布施,不要生起不舍之心。能发起舍心布施,自然就不会感到热恼了。有时候,佛教也会说些方便话,劝人布施,说:佛法就好比是个大银行,你把财产放在那里是不会落空的,将来还可以如何地一本万利。这种话,完全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说的,用以鼓励人布施。若在大乘法中,那就相差太远了。

  大乘佛法中的菩萨布施,就浅一点来讲,我们首先应该想,这财产哪里是我的?按国家法律来说,这钱当然是我的,存折上明明写的是我的名字,那当然是我的了。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过过手而已。我生存在世间时,暂时由我来保管,却不可能永远是我的。所以菩萨见到有善事可行则行,该花的就花。不把他看成是自己的,本来不是我的,也就自然能舍。这样的布施,可说是与成佛、了生死有关。不过,这当然还没有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

  假设布施之后而感到后悔,这就不合乎布施的条件了。把功德回向菩提道,是无望果报的。而回向可以分成三种,凡是合乎这三种的,就是回“向菩提道”。第一种是所有功德与一切众生共享。我做了一件事,假设有功德,则我愿意大家都有分,而不说这是我的。钱拿手里布施出去了,这当然是有功德,并非只是鼓励鼓励人而已。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并不表示自己的功德就没有了。或许学过数学的人会说:那就糟了,假设功德有一百分,分九十九分给别人,自己岂不只剩下一分?若是这么想,自然就会感到舍不得。但是成佛这件事,不是这样计算的。你若是想:我是为了自己才修的功德,假设功德是为别人修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做它呢?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你不真正懂佛法,真正懂佛法的人,是愿意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的。第二种是回向法界,此乃是由于自己所具有的功德,没有分别,不一定在这里或是在那里,法界是平等,没有彼此间的差别。第三种是以此功德做为成佛的资粮,也就是回向菩提。这三方面具就,可算是大乘的回向。如此一言一行乃至极为小的功德,都可做为成佛的功德。

  说到布施的功德,主要得有舍心生起。没有舍心,功德就只能算是表面文章。

  二、持戒

  持戒,主要的是心及行为要“住于戒“中而不动,若犯了戒即是非住。如何才能够不因为持戒而生起贡高我慢?一个学佛的人,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一定要持戒。当他受戒以后,自己能善持禁戒,看到别人持戒不清净、或不持戒、甚至败坏戒行,他都会看不惯:越看别人越不象样子,就越觉得自己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这就是因为戒而起的贡高我慢。所以持戒精严的人,看上去有时会觉得高不可攀,好像别人要接近他都不容易似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比别人持戒好,别人不如自己,这种现象,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并不是一件好事,怎样持戒清净而又没有我慢之心呢?对于犯戒者要能救助他,帮助他忏悔,唤回他的忏悔之心从而使他走上忏悔之路。即使是犯了重戒不通忏悔者,也要引发他的惭愧之心,让他多做功德,引导他走大乘佛法的道路。

  持戒的目的,一般人总以为持戒有多大的功德,将来如何如何好,这完全出于一套功利观念,做善事的得善报,这个理大家都明白,在因果上是必然的。假如在功利上打算,这就不合出世的佛法,如有人以为吃素来生可以得长寿,所以为了得长寿而吃素,这不但不符合大乘精神,连小乘境界都谈不上。所以持戒与布施一样,其实是一件事,关键看用心在那里。

  出于慈悲心持戒,大小乘都一样。持戒,和儒家的道是相似的,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自己不愿伤、杀及自身,而想到一切有情众生莫不如此。即使是一个小虫当它受到伤害时,虽然它不会喊叫,但它很痛苦,我们仍是可以看得出的,也是想象得到的。我们不应该增加它们的痛苦,反而要想方设法减少它们的痛苦。所以要持戒,禁止伤害他人,这也是出于慈悲心。若不以慈悲心,而只是为了持戒有多大的功德,有多少好处——好处自然是有,但绝对不能以此为出法点。要不然外教徒就可以批评我们,认为佛教所提倡的道德,只不过是功利观念而已,与世俗的观念没什么区别。佛常说犯戒的人没有慈悲心,假设有慈悲心的话就不会犯戒。大乘认为菩提心才是真正的大戒。大般若经说:持戒是不起声闻心,缘觉心、也即是不失菩提心;否则即是犯了大乘戒的根本。因为小乘人虽有慈悲心,但他们的最终目的,仍是只为自己了生死、求解脱,这样有背大乘的精神。

  大乘戒是以菩提心为根本,“戒是菩提心”,有菩提心即有菩萨戒,所以经上说: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者,即名菩萨,并非呆板地只是戒本上所说的那样,那只是菩萨戒在实行中的条例。持菩萨戒,要本着菩提心,而从一切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完成它。例如受出家戒,必须下定决心,发出离心及慈悲心,来接受团体的规范。但在受戒时,戒师并没有将戒条逐一宣读给戒子听,只是学其中一部分,然后让大家回去跟着师父学习,大乘戒也是一样,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再来学习其他条例。若没有菩提心,也就不能称为菩萨,还谈什么菩萨戒呢?所以我们应重视戒的根本——小乘是出离心,大乘是菩提心,修行人的功德,不是依戒的多少来定高下的。有的人仅受持五戒,却因此种下出世善根,大乘善根。有的人二百五十条戒,条条都守得好,但是出世善根却未成就。这是什么道理呢?虽说五戒是人天善法,但若能够以出世心及菩提心受持,那就是解脱的善根,成佛的善根了。受持戒要注重根本,菩萨戒以具足菩提心为根本,也就具足了出世的根本。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