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伦理与公益事业
关键词:福田佛教伦理公益 前 言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以来,经过自身长期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风俗的影响,不仅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而且还逐步中国化和大众化。然而,佛教也以它自身所特有的魅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佛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最重要的表现,是影响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从而使社会风貌打上佛教的烙印。在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教伦理观对社会公德的影响,二是佛教的福田思想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1. 从佛教的戒律看其伦理价值观 伦理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善恶的。佛教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戒律上,是社会公德的有利保障。戒律禁止什么、倡导什么,都是十分清晰明了的。佛教的戒律很多很多,下面以《沙弥律仪要略》、 《梵网经》等为例着重论述大乘佛教戒律的伦理价值。 现据明代莲池大师的《沙弥律仪要略》,其中涉及世俗礼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要点。 1.1尊敬师长 如“敬大沙门第一”规定,不得直呼大比丘名字,不得盗听大比丘诵戒,不得议论大比丘短长和过失。大比丘经过,要起立;行路遇大比丘要驻足礼让。 “事师第二”规定,晨昏要为师服务:师吃饭、坐禅、睡眠、漱口、闭户时均不得作礼:师语未了不得语:侍师,师不命坐不得坐,不问不敢问;侍立时,不得依靠墙壁、桌椅,要端身齐足侧立。 “随师出行第三”规定,不得在随行途中与行人说话,不得左顾右盼,到檀越之家后,师叫坐乃坐。 1.2谦虚自持 “入众第四”规定,不得与众人争座,不得在座位上遥相呼笑说话,众人有失仪处,当隐恶扬善,不要自伐己功,要睡在人后,起在人前。不得坐视别人劳务、自己偷懒。 “随众食语第五”要求食当恭敬,不可搔头屑落入饭中,不得含食说话,不得嚼食出声,欲挑牙先以袖掩口,不得敲得碗钵作声。 1.3举止得体 “礼拜第六”规定礼拜不得占据中央,合掌不得十指参差,不得中虚,不得将指插鼻。 “听法第七”规定坐必端严,不得乱语,不得专记名言以资谈柄。不得不懂装懂。 “入堂随众第十”规定不得高声语,不得拖鞋作声,不得交头接耳。 “执作第十一”规定,洗菜当三易水,汲水要先净手,作食指甲不得有污垢,扫地不得迎风扫。 以上这些关于行为举止的教育,虽然也与《礼记》的某些内容相合,但是在佛家戒律威仪中更加具体化和通俗化了,并在后世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家训、家规或者家法中都有所体现。可见,佛教对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梵网经》即《佛说梵网经》,据说是卢舍那佛向释迦牟尼佛和众佛所说的经。梵网者,大梵天之网结也,以之比喻无量世界的广大繁复如网。 《梵网经》的伦理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提出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的内容上。佛教戒律不仅从消极层面禁恶止非,而且也从积极层面倡导嘉行仪规。 “十戒”也都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从反面禁止,第二是从正面提倡。比如,杀戒。禁杀生包括禁止自杀和杀害一切有生命者,又正面说应该慈悲为怀,尽一切方便救济一切众生。盗戒,禁止盗取一切财物。 “不拿人一针一线”。同时又正面要求怀有慈悲之心,救济贫弱。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别人有困难,予以帮助,要助人为乐。妄语戒,要人讲老实活,做老实事,不自吹自擂,也不叫人吹嘘自己,不要无中生有,惹事生非,也不要花言巧语,投人所好。说四众戒,四众指优婆塞、优婆夷和比丘、比丘尼。要努力使外道、俗人相信大乘佛法;不要去揭露佛教徒罪过而动摇人们的信仰。这一条是教导人不要对同道、同行说三道四。 四十八轻戒的条文内容,其中涉及到世俗伦理的内容颇多。如强调尊师重道,轻戒第一就是“不敬师友戒”。主张不趋附权贵,不见利妄义。轻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就是要求买卖公平,交易中不得缺斤少两,不得依仗权势夺人财物。轻戒第二十一瞠打报仇戒,就是不得冤冤相报,以暴止暴。戒经中还宣扬佛教的博爱思想:“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从而与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价值观相通了。此外还有不得饮酒、食肉、杀生等。 当然,大乘佛教的戒律也有圆通方便之处。比如杀人是犯杀戒,但是杀恶人则不犯戒。又如吃荤是犯戒,但是为了治病,不得不吃,依然不算犯戒。总之,戒律是为了净化人类的身心而设,是为了净化人间的社会而设。当你认识戒律的功能,明白佛陀制戒的用心,你便会成为一个有德行的现代人。 2. 从福田思想看佛教的社会公共事业 佛教的终极关怀虽然是得道成佛、以永解脱生死轮回之苦,但是其实现的途径却是出离世俗生活的修行。即使是禅宗以“明心见性”为修行法门,他们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也要以慈悲为怀,把普度众生、救苦救难、利益有情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大乘佛教主张菩萨行者要发“上弘下化,饶益众生”的菩提愿,要有“祈愿众生离苦海”的大悲心,同时还要有广施欢喜法乐的方便行,以及三轮体空的般若智。这些精神理念,在佛教诸多经典中处处指陈,例如:《大乘起信论》云: “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 《宝积经》云:“贫者给财,病者施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 佛陀所说增长功德福报的方法,都是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公共设施,因此可以说佛教的福田思想实乃发展公益事业的启蒙。所谓公益事业,顾名思义就是谋求公众利益的事业。 根据《佛说诸德福田经》载:“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何谓为七?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就众病;四者、作坚牢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是为七事得梵天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