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哭泣。那么当然,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是有情感的,我们面临亲人的往生,临命终啊,我们自然会发泄我们的情感,会悲痛哭泣,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要注意,就是说啊,不管是你的家人或者是你的朋友,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可避免,不可避免,就是说,这个死亡它是不会因为你的哭泣而不死亡。那么他本身已经离不开他的身体了,你在他的面前悲痛哭泣,又增加他的情执,使令他要离开他的果报体更加地困难。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去发泄我们情感的时候,你可以在其它的地方,离开亡者,你到隔壁的房间去,尽情地去表达你对这个亲人的怀念的感情。那么这个时候,临命终的人,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必去做一些伤害他的事情。所以呢,我们悲痛哭泣就会触动他内心的情执,加强他的情执。他本身已经是内忧外患,已经是彷徨无助了,你这个时候哭泣,只有增加他的障碍,这是第一点,就是对他的内心产生伤害。第二个,对他的色身产生伤害,洗身换衣,这个是很容易去做的。临命终的人心是非常脆弱,极度脆弱。我们一个人身体健康,气血旺盛,走路的时候,你碰我一下,我无所谓。但是诸位要知道,临命终的人他是内忧外患,他即将要失掉他一生所有的东西,他即将要面临一个不可知的未来,他内心当中是极度的无助跟惶恐,所以你对他的身体的任何的干扰,对他的内心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有些人就说啊,哎呀,这个亡者看起来很不好看,赶快给他换衣服、化妆啦,或者他的睡觉的姿势不对啦,换个姿势。那么这样子呢,你这个身体的搬动,很容易去触动他的嗔心,因为他内心已经非常脆弱了,经不起任何的干扰。所以呢,这两件事情都是非常严重的伤害。这都是只图世人好看,不计贻害亡者,就是说,我们今天身为一个旁观者,在外面的人,我们只重视世人好看,你看我把父母亲化妆得很漂亮,我站在他们的面前哭泣了,表现了我的孝心。那么我们只是考虑到自己的立场,我们没有考虑到这样子做,对一个临命终的人产生一个无法弥补的伤害。 所以说,不念佛者,且置勿论,既志切往生,临终遇此眷属,多皆破坏正念,仍留此界。假设一个人,他内心当中对来生没有任何的规划,那么这个当然就是平常,心思散乱,随业流转,这个我们暂且不论;就算是这个人平常正念分明,他来生有明确的规划,求生净土,那么遇到这种愚痴颠倒的众生啊,给他在面前悲痛哭泣,把他身体动来动去的,这样子往往多皆破坏正念,把他心中本来已经成就的正念啊,因为我们的哭泣,因为我们对他身体的干扰,结果他的正念就破坏掉了,那么就留在三界当中,也可能会生起恶念而堕落到三恶道去。这个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临终处理的一个重点。 我们再往下看,那么这第二段,就是把这个临终的正确的关怀跟不正确的关怀的功德和过失做一个比较。先看正确的临终关怀,那么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临终正念昭彰。假设我们今天能够做正确的临终助念,帮助他提起正念,而不是去破坏他的正念,那么就讲出一个譬喻,好像一个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就是他这个人本身没什么善业,善业力薄弱,如果是正常情况,他一个人上山是爬不上去的。但是幸有前牵后推,左右扶掖之力,有一个人在前面牵着他,后面有人推着他,左右两只手有人扶着他。他本身虽然没有力量,但是我们正确地做临终关怀,可以使令他因为我们的帮助而达到高峰,那么达到正念的分明而往生善处。就是如果我们适当地处理,能够在他的心中培养一个善念,由善念的因缘去引导他的善业得果报。反过来,假设我们被这个魔眷爱情搬动等破坏者,譬如勇士上山,自力充足,而亲友知识,各以己物,令其担负,担负过多,力竭身疲,望崖而退。假设我们今天只考虑到自己情感的发泄,只考虑到这个亡者的身体是不是化妆得很漂亮,那么这样子就好像是勇士上山,自力充足,他本来善业力很强,他不但是善业力强,他心中还有止观的修行,每天这样地用功,有一个正念的。他本来有力量爬上山,但是亲属把自己的东西都交给他,使令他负担过多,结果呢望崖而退,就退下来了,破坏掉。这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心念,当然一个人正念分明,有一半的因素是他平常的用功,就是他平常参加共修,他有一些静坐的定课,他培养一个正念,但是有一半的因素就是临终的环境。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猎人,这个猎人他到山中打猎,捉了一只六牙白象。古时候,这个六只牙的白象是象中之王。一般的象你用箭射它它会害怕,但是六牙白象它的特色,无所畏惧。你用箭射它,它无所畏惧,这个象一直往前冲的,除非它死掉为止,不管身上中了几支箭,它无所畏惧。那么这是一个宝物啦,这个猎人就把六牙白象供养给国王,国王很高兴,就赏给猎人很多的珍宝。国王就把这个白象当作打战的前锋,就是这个白象先冲锋,后面才是军队。那么平常的时候呢,这个国家里面有一些死刑犯,国王就把这些死刑犯丢到这个白象的房间里面去,白象看到人,一脚就把他踩死。后来有一天啊,这个白象住的处所起火,这个白象是保护这个国家重要的军队,就赶快把这个白象救出来,就搁置在一个临时的地方,这个地方刚好是在一个寺庙的旁边。那么当然也按照过去的惯例,有这个死刑犯就丢到这个白象的房间去。但是这个白象看到人啊,不是过去把他踩死,过去用鼻子闻一闻他,拍拍他的肩膀,就走了。那么这个养象的人就感到很奇怪,就跟国王报告说:“国王啊,这只象以前的时候个性很暴躁的,看到人就把他踩死,现在怎么看到人,鼻子闻一闻,拍拍他就走了?”国王听了就感到很害怕,因为这个白象是保护国家的一个重要军队,如果这件事情让邻国知道了,这国家就有危险了。那么国王就召集大臣来讨论这件事情。那么大臣有的是读书人,读书人就有智慧。有一个大臣就说啊,他说国王啊,以前这个白象它这个性情是暴恶的,那么因为火烧的关系,现在搬到这个寺庙旁边,整天听到寺庙的早晚课诵经的声音。那么听到这个诵经的声音,暴躁的心念就消失了,就起了善良的心思,是这样子的,心随境转,环境造成的。那国王说,这件事情不行啊,这样下去我们国家就有危险啊!那么大臣就说很简单,把这个白象移一个处所,移到那个杀猪杀羊的地方去,屠宰场去。那么国王就把这个大象移到屠夫的旁边去,就整天听这个杀猪杀羊的恐怖的声音,噢!它的暴躁的心念又恢复了,你把这个人丢进去,它还是把他踩死。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