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演艺界十大孝子候选人事迹(7)

李丹阳一直对父母的健康很是关心,特别希望父母到北京和她一起生活,但是考虑到父母在成都生活了大半辈子,怕父母来北京后不适应。“那里有他们的邻居,他们的朋友,他们会更快乐些”。李丹阳的语气中含着无奈。父

  李丹阳一直对父母的健康很是关心,特别希望父母到北京和她一起生活,但是考虑到父母在成都生活了大半辈子,怕父母来北京后不适应。“那里有他们的邻居,他们的朋友,他们会更快乐些”。李丹阳的语气中含着无奈。父母不能来,李丹阳工作很忙,但她经常创造机会多回家看看父母,照顾照顾父母。比如,只要是在四川本地或是周围的省份演出,无论多远。只要有空闲,丹阳都是努力抽出时间回家看看父母。

  明星孝语:不管现在做儿女的有多么忙有多么累,尽量的抽出时间来,尽可能地多陪陪老人是最重要的。


王劲松:生母继母都喊娘

  人物档案:王劲松,1968年生,哈尔滨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著名影视演员。主要作品:《没事偷着乐》、《红灯停,绿灯行》、《谁说我不在乎》、《有爱的日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末代皇妃》等作品。

  入选理由:继母这个让无数家庭和子女难以接受的字眼。他却将对母亲的爱全部倾注到继母身上,让父亲和继母一起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人物故事:

  王劲松把继母喊作——娘。  他说,娘是上苍派来照顾我爸爸,照顾我们这个家的。

  王劲松自幼体弱多病,生母对他呵护有加,母子俩感情很深。然而,上世纪90年代初,母亲因脑溢血去世了。

  1995年,在王劲松的支持下,父亲再婚,老伴叫张秋宾。一开始,王劲松叫她张姨。他像对待生母一样,对待继母。他甚至对父亲说,张姨来照顾我们,不容易,咱们要好好待她。

  1997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年夜饭,早已商量好的王劲松和妹妹站起身,来到继母跟前,规规矩矩地鞠了一躬,王劲松叫娘,妹妹叫妈妈。张秋宾揽过2个孩子,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王劲松对继母的孝顺,不仅喊在嘴上,还装在心里。那时,他们还住在哈尔滨。有一次,继母顺道北京去海南岛出差,正在北京读大学的王劲松设宴招待继母。席间,继母说,包在路上被小偷偷了,丢了别的还不太心痛,可惜相机也在包里。继母不经意间说的话,王劲松却深深地记在心中。当继母上火车时,前来送行的王劲松拿出一个崭新的数码相机送给她。继母感动得热泪盈眶。

  每年继母生日,王劲松都会赠送礼物。2005年,他送了一件小小的玉坠:布袋和尚。他对继母说:娘,送你一个欢喜和尚,愿你笑口常开。

  明星孝语: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是起码的要求。不孝的人,行善也是伪善。这种人是不能共事、不能做朋友的。


常宽:生父继父都是爹

  人物档案:常宽,北京人,著名歌手。主要作品:《奔向爱的怀抱》、《这一年过去了》、《简单生活》、《未来一切会很美》等作品。

  入选理由:生父、继父都是父。孝敬的天平不偏不移。浓浓的爱倾注在两端。

  人物故事:

  常宽1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子欲孝而父不待’啊!”回忆起父亲,常宽一脸伤心,“我现在习惯枕头边放一杯白开水,其实,这是爸爸生前的习惯。” 父亲去世后,常宽一直鼓励母亲再找一个。但母亲放不下对父亲的爱,直到6年后才再一次结婚。

  常宽的空余时间很少,但一有时间就回家陪继父廖伯伯聊天。“呵呵,我定期给廖伯伯汇报思想的。” 常宽是继父的铁杆粉丝,经常听继父讲他的革命史。别看两人年龄相差挺大的,却成了难得的忘年交。而且继父和母亲共同生活了8年,这八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母亲还是继父都是快乐的。

  继父八十多岁的时候也去世了。每年清明,常宽都会去八宝山烈士公墓拜祭父亲、继父。常宽怕母亲感到孤单,尽量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着母亲,和母亲说说话,给母亲做点好吃的。今年母亲不小心把股骨头给摔坏了。听到这个消息,常宽第一时间赶到医院,那段时间常宽跑前跑后地照顾母亲,掉了不少肉。现在母亲出院了,但是还不能下楼,常宽怕刺激妈妈,总是鼓励妈妈。有时有事出去,都是上楼先和母亲拥抱一下,才出门,这时妈妈就会特别高兴,特别欣慰。常宽由衷地说,“现在,我就想让我妈妈尽快好起来!以后的业余生活也尽可能的丰富起来,做一个快乐的老太太。”

  明星孝语:不管是生父还是继父,他们都是我的长辈,都得好好好地爱他们。


谢雨欣:900多个日夜 贴心守侯

  人物档案:谢雨欣,著名歌手。主要作品:《花街》、《穿裙子的季节》、《步步高》、《将爱情进行到底》、《和我一起飞》等作品。

  入选理由:她是妈妈的“小拐杖”。为了照顾尿毒症的妈妈,她放弃了许多。三年的无微不至,三年的酸甜苦辣,她把对母亲无尽的爱化作生命的年轮,她在报答三春之晖。

  人物故事:

  在谢雨欣戏校毕业前夕,母亲因糖尿病恶化转变为尿毒症。 一听噩耗,谢雨欣来不及思考迅即离了学校,往医院赶去。当时谢妈妈已经全身浮肿,视力严重退化。那时谢雨欣如果待在学校拿到毕业证书,就会有工作。但是,为了照顾母亲她放弃了这个即将到手的毕业证和工作。并说服了爸爸。当同龄人还在由妈妈包办生活起居的时候,谢雨欣却已为妈妈撑起了一把温暖的伞。

  天气暖和的时候,谢雨欣就会带着妈妈去公园走一走;转一转。后期妈妈的视力下降的厉害,只能感觉一点光亮。每到一处,谢雨欣就绘声绘色的给母亲描述,常逗的妈妈呵呵的笑。;回到了家,谢雨欣总想方设法地给母亲做可口的点心,让母亲身心舒畅,也暂时忘了病痛。但毕竟已经到了晚期,到了最后,伴随各种并发症,母亲往往浑身上下疼痛难忍。谢雨欣索性陪着母亲睡。晚上谢雨欣合眼的时间很少,耳朵一直竖着。每到母亲疼得厉害,控制不住呻吟的时候,谢雨欣就赶紧起来,这里捶一下,那里捻一下。“妈妈也不知道哪里疼,我觉得这是一种治疗,知道身边有人,妈妈心里就会好一点……”三年风风雨雨,一刻不停、全心全意照顾妈妈,但恶疾是那样地不留情面,一点点蚕食母亲的生命……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