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时佛经串讲27--华严经解分19十地品之一(选)(17)

“ 何因缘故,宜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 ” 佛说: “ 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能修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
何因缘故,宜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佛说: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能修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这说明菩萨修六度前后次第的密切关系,也就是因戒生定,由定发慧的连续而不间断的三无漏学实践过程。

 

在从初地至二地直至佛地的过程中,对于我们的实际修证来说,也不是不存在险难,就象在长江中行驶的船,从上游的重庆出发一直飘流到下游的上海,在这个行驶的过程中,是有暗礁潜伏着的。大家看江面上那些用作浮标的小船,就是为了指示其下有暗礁存在,提醒我们开船就要绕过这些暗礁而行,才能做到安全行驶。所以,经文中说:佛子,彼大商主虽未发足,能知道中所有一切安危之事,善以智慧筹量观察,备其所须令无乏少,将诸商众乃至安隐到彼大城,身及众人悉免忧患。佛子,菩萨商主亦复如是,住于初地,善知诸地障对治,乃至善知一切菩萨地清净,转入如来地,然后乃具福智资粮,将一切众生经生死旷野险难之处,安隐得至萨婆若城,身及众生不经患难。是故,菩萨常应匪懈勤修诸地殊胜净业,乃至趣入如来智地。在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修证过程中,怎样才能选择一个顺顺利利直达彼岸的修行方法呢?佛菩萨和祖师大德们,早已为我们精选出了一个稳妥安全的法门,这个法门就是净土的念佛法门,以念佛法门度一切险滩度一切苦厄,一路顺风地到达阿弥陀佛的极乐彼岸。

 

其后,金刚藏菩萨又说:

 

  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入菩萨初地门,广说则有无量无边百千阿僧祇差别事。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豪贵自在,常护正法,能以大施摄取众生,善除众生悭贪之垢,常行大施无有穷尽。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同行菩萨,不离念菩萨行,不离念诸波罗蜜,不离念诸地,不离念力,不离念无畏,不离念不共佛法,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为殊胜、为妙、为微妙、为上、为无上、为导、为将、为帅,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是菩萨若欲舍家于佛法中勤行精进,便能舍家、妻子、五欲,依如来教出家学道。既出家已,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三昧,得见百佛,知百佛神力,能动百佛世界,能过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众生,能住寿百劫,能知前后际各百劫事,能入百法门,能示现百身,于一一身能示百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

 

这就是说,大乘菩萨修一切行,不管是主修六度,还是内修四无量心,外修四摄,还是常护正法等等,这所有一切修行,在自己的内心当中,时时刻刻都不离念佛,不离念法,不离念僧,不离念诸波罗蜜,乃至不离念无上菩提。省庵法师在其《劝发菩提心文》中,引用了华严经中的一句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