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知过(73)不改,知善不为 译文:有的人明知道自己有过错,就是不肯悔改,即使有能力有机缘做好事,就是不肯勇敢地去做。 分析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古人有日三省其身,知过必改者。正人君子日日发愤改过,绝不文饰自己的过失。善恶相杂的人,犯了错误而不明白,需要善知识指点才能知道。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是一种罪恶的行为,还千方百计辩解,找众多的理由为他的过失做合理化的解释,或者掩蔽隐藏,不让别人看到,好象这样自己就没有做错事一样,如此下去,日积月累罪业就会越积越大了。 人造业通过三个途径来实现的,哪三个途径呢?即身口意,身口意即可造善业,也可以造恶业。总起来说,人的过失也可以归纳为十种,首先是身的过失:杀生、不与取、邪淫。从杀生来讲,自做或者教他做,杀害命根没有断绝的存活的有情,即是杀生。依佛语可知,杀业的后世果报是十分可怕的,以杀生业会在三恶趣中辗转转生,时间长达一个中劫,相当于人寿二百亿年,脱离恶趣后,还要偿还五百次生命,投生为人以后还将感受多病、短命的灾难。从不与取来讲,或自做,或教他做,未得物主许可令财物远离彼处,都叫不与取。这里包括以势力劫夺和暗中盗窃,不论是平民百姓的东西,还是公家的东西都有果报,尤其是三宝之物,果报十分严重。从邪淫来讲,在不应行淫的对境,不应行淫的部位,不应行淫的处所,不应行淫的时间行淫,是邪淫,非配偶行淫更是邪淫。邪淫的果报是十分严重的,会毁坏现世福报和智慧,后世将堕入三恶道之中,再投生为人也会眷属不圆满。 其次是口业。口业有四种:妄语、离间语、粗恶语、绮语。生活当中,人们为了谋取名声、地位、财富人们会隐藏真实的一面,说虚假的语言,这样心口不一都是妄语。离间语是对和顺有情乐意他们乖离,或对不和有情乐意他们不和合的欲。粗恶语就是呵斥、漫骂他人,绮语是爱乐宣说无关系的迷乱话语。这些都是用语言来造的恶业,不要以为我们说几句话没有什么,一不小心就会造下很大的恶业,为此,善人一定会慎言慎行。 第三是意业。意业有三种:贪欲、嗔恚、邪见。贪欲是对别人的东西的一种决定希求,愿这个财物成为我的财物。嗔恚心的等起,或者由其它因素,或者自己损失财产,或者自己受到伤害,为此嗔恨对方,希望对方遭受杀害、伤害、系缚等。十不善业中的邪见是专指断见,这种邪见将善和不善业观为无,认为人只此一生,死亡后什么都没有了,没有前生后世,持这种观念的人常会有恃无恐地造恶业,没有一点畏惧之心。 十黑业生起的根源,同是贪嗔痴三毒烦恼。人们如果认识到恶业对自己今生和后世的危害,就能从作恶转到行善上来了,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就立即改过忏悔,绝不姑息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知过不改,那是他不知道恶业的危害性,如果日日行恶,人身很快就会断送了。 事例一 妙胜是一个修行的人,但是他的嗔恨心特别重,并且一直改不掉,每遇到境界就会发嗔心。有时他的嗔恨心会让别人生病,他了知道对众生不利,对自己不利。因为一嗔烧毁功德林,但就是改不过来,总是明知故犯,过后后悔。一次,他与一位出师父交往,买了出家师父的法物,出家师父为了考验他,给他邮去一堆旧衣服,他立即发起嗔恨心,去找师父讲理。当知道是考验他之后,不禁自己生起真实的忏悔之心,他决心以后再不发嗔恨心。于是,他天天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让自己改掉嗔恨的毛病,久久行之。开始,当他要发嗔恨心时,想到与师父之间发生的事就能控制,后来能自觉行事,面对侮辱也不起一念嗔恨。于是他又决心改掉盗窃的毛病,因为他在单位经常用单位的电话打私人电话,经常用单位的本写自己个人的文章。用单位的电脑上网,写博客。他认为这是上班族最容易发生的盗窃,但就是改不了,总有一种不用白不用,别人都这样的心理。当他发起改过心之后,还是祈祷诸佛菩萨加持,别人笑他傻也不在乎,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做一个真正的持戒的人。 再析 《了凡四训》中说:从前伯玉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自觉前日所做的不是,而把它都改掉了,到了二十一岁,才知道自己以前所改的,还没有完全改尽其所有。乃至二十二岁,回顾二十一岁,还象在梦中糊涂过日,错误不少。这样,他年复一年,年年都改过,到了五十岁是时候,还认为四十九年来所做的不对。古人对改过作为一种学问,就是这样认真去做的。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了过错,马上改过,则是君子所为。 人生在世,方便第一,助人为善,是人们乐行之事。如果见到善事,为自己的种种私心杂念所阻,而不去行。这人不但愚痴,而且是自甘堕落。什么是善呢?善行共身身口意三类,十种。身业三种: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口业有四种:一、不妄语,二、不说离间语,三、不说粗恶语,四、不说绮语。意业有三种:一、不贪,二、不嗔恚,三、不邪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