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新证 第四章 积善 (1)(2)

事例一 北方某市的农村,有一个人姓郭,平素里郭某老实任干,家里盖起了几间平房,日子过得很不错。他经常在矿山轮大锹,很能干,一天装卸个二三十吨没有问题。他也有妻子儿女,工作中他见矿上的男人,女人都三班倒

事例一

北方某市的农村,有一个人姓郭,平素里郭某老实任干,家里盖起了几间平房,日子过得很不错。他经常在矿山轮大锹,很能干,一天装卸个二三十吨没有问题。他也有妻子儿女,工作中他见矿上的男人,女人都三班倒,男人常不在家,女人下夜班常一人独行,于是心生恶意。从2005年开始,常在晚上抢劫强奸妇女,然后照常生活上班,没有一点异样。三年间他一个人就做案27起,终于在20067月被布网的民警捉住,郭某一直以为自己很隐密,但作恶必得恶报,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事例二

林义在北方一个乡做民政助理,一干就是几十年,几乎成了终生职业。在农村乡镇,民政助理是一个实权人物,手中掌握着钱物。但林义在工作中,不存一分私情,他对全乡的优抚对象,帮扶对象十分熟悉,经常到家中了解情况。一次,他到贫困户张某家看望,发现他住了几十年的房子不行了。过了几天下暴雨,林义半夜起来,想到张某一家,不知房子怎么样,就冒雨前去探望,半路过一条河时差点被水冲走。等到他赶到张某家时,那一家老小还在睡觉,他急忙叫起他们,让他们赶紧到邻居家避雨。张家人刚出屋走了十几步,就听“轰”地一声,房子塌了。张家人一见,跪在雨中感激林义。过后,林义又张弄着帮张家盖起了新房,张家将他视为救命恩人,感激不尽。几十年来,林义为上百户优抚和帮扶对象盖了房,为几百户人家解决了困难,但他手中的权力始终公平利用,没有向亲友倾斜一分。他的姑姑去世前,求他给姑夫办个优扶本,好有点固定收入。他知道姑夫不附合条件,没有给办。他的一位亲属办优抚证时,与他同期办理的人明知道他的亲属条件比他们优越,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助,还是商量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到上级去告状。所以拿到证时,他们争着看他亲属的补助是多少,当得知和他们是一个标准时,顿时哑口无言,心服口服,一致称赞他办事公正。林义几十年如一日地热心工作,受到群众的拥戴,在退休前被评为市精神文明标兵,受到市政府的奖励。家中子女也都读大学出去工作。

事例三

陈阳是一高中教师,她一心为了学生,全力做好教学工作。他班上有一个贫困生,父亲病故,母女相依为命,不但没有钱买学习资料,连吃饭都困难。陈阳知道这种情况后,就出钱给她买资料,并且天天打饭给他吃。学生不好意思接受,他就说老师食堂饭菜便宜,才几角钱,让学生每月交三十元钱就够了,实际上他每月都要花一百多元钱,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到那个孩子考上大学为止。还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优秀,父母离婚后,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陈阳从生活上关心他,在思想上教育他,使他能够面对现实,重新振作起来。十多年来,陈阳所带的高考班,每年都排在全市第一位,他所教的学生,98%都考上合适的大学。2004年,他有二个学生分别考入北大,清华,其中一人高考成绩排列全省第二名。陈阳是一个好老师,做为母亲却无暇顾及女儿,女儿上下学由丈夫接送,他更没有时间对女儿辅导,一切由女儿自己面对。另一方面,对于不附合标准的亲友的子女,他们要求通过她的关系进入重点校,陈阳都是劝他们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没有开过一次绿灯。为此,亲友说他六亲不认,连自己孩子都不管。但是陈阳在学校,却成为一个热门老师,许多家长托人把孩子送进他的班级,他们说,把孩子交给他放心。

正文:18德累19

译文:我们积德就象积聚钱财,渐渐地增加,渐渐地多了。累功就象筑墙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地筑,慢慢地就高大了。

分析:

如果我们不注重修身,不去积德,德就不会崇高。如果我们不去累功,功就不会增大。首先,积功累德要有一颗至诚的心。我们知道,因果不虚,作恶得苦报,行善必得福报。商人赚钱,是由少到多,我们积德累功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件一件的善事,没有一年一年的坚持不懈地行持,就没有福德的增长。俗话说,春种一粒种,秋收万颗子。积功累德也是这样,只要你肯做肯行,必将舍一得万报。

积功累德要有持久心。《太上感应篇》说,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如果我们发心积功累德,每日三件善事,一年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千三百善。如果对这件事有畏难情绪,认为难以完成,或者主观上不去思考,不去行动,就一定会有许多客观的困难,一定会完不成。所以,积功累德关键的一点是要有持久心,不能发心不做,或者半途而废。所以,凡是遇到了一切善事,都要欢喜去做,不要因为吝啬钱财而中止,不要因为怕人耻笑而情疑,不要习惯于安逸而不够奋发,不要被私欲所牵绊而影响决策,不会因为事情大而生畏难情绪,不会因为善小而忽略,不会以事情忙碌为理由而推诿,不为了自己的利益或个人的名节而不救患难,这才是真正的积功累德。

积功累德在逆境中要有勇猛之心。人生之路并不是处处美景,我们大多数人会遇见逆境和不顺心的事情。如果想走出逆境,积德累功更需有勇猛之心。如果想出离六道轮回,首先的一点,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在行持中,要将自己想成是患重病的病人,事业受挫或家人不顺是种种症状,而因果不虚的理论是能治疗我们病患的妙手回春的医生,积德累功就是能治我们病症的良药。要想到,自己是重病的病人,需要大剂量用药才能除病,要想化逆境为顺境,则必须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所以,逆境中行善,更需要勇猛精时之心。同时,还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勉励而行,定会得到真实的利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