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记者:范光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高贵叫文明。
2006年8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通讯《谢延信:一诺至孝三十载》,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阅后批示:“读了这篇报道,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大孝至爱的谢延信,以其崇高的道德境界揭示了做人的真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06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新华社《矿工谢延信32年照顾亡妻家人感动矿区》一文上批示:“媒体应予宣传!”
2006年11月8日,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向谢延信同志学习的决定》。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诸多媒体迅速行动起来,对谢延信的感人事迹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
2006年11月14日,接到采访任务后,记者不忍心打扰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谢延信,独自来到他居住多年的中站区朱村街道办事处西苑社区,连续一周挨家挨户走访谢延信的老邻居和工友们,希望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一下老百姓眼中的谢延信。
历史回放谢延信
1973年4月16日,21岁的安阳市滑县青年刘延信与同乡姑娘谢兰娥在家乡喜结良缘。
1974年7月,谢兰娥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40天后因产后风离开人世。为了爱妻临终时的嘱托,22岁的刘延信毅然改名谢延信,把多病的岳母、呆傻的妻弟接到自己的家中供养。
1979年春天,在原焦作矿务局朱村矿上班的岳父中风住院,成了瘫痪病人。27岁的谢延信带着岳母、妻弟、幼女来到矿上,一边伺候岳父,一边抽空到附近的砖窑场、建筑队打零工,补贴家用。
1983年,31岁的谢延信顶替岳父成为朱村矿的一名矿工,一边下井采煤一边支撑残破的家庭。
1984年,32岁的谢延信赢得了同乡女子谢粉香的爱慕,两人重新组建了家庭。之后,谢延信继续在朱村矿上班、照顾岳父母和妻弟,谢粉香在老家种地、照顾几个孩子和公婆。
1989年春,谢延信的岳父又先后患上了肝硬化、癫痫等症。谢延信每天坚持背岳父出来晒太阳,为老人读小说、洗脚、按摩、擦屎洗尿,直到老人去世时,瘫痪18年的岳父居然没有生过一次褥疮。
1990年,38岁的谢延信因长期劳累过度和营养不良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病,为省钱靠吃醋泡花生米治病。
1996年8月,69岁的岳父走了。临终前老人放心不下,谢延信对老人说:“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俺娘和弟弟饿着。娘百年后,我上班,让弟弟跟着我;我退休了,就让弟弟跟我回老家,决不让弟弟受一点委屈!”
2003年,51岁的谢延信因脑溢血住院,虽经抢救脱险,但落下了行动迟缓的后遗症。他妻子谢粉香从老家赶来,从丈夫手中接过了爱心接力棒……
为啥出了个谢延信
“谢延信这个典型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他是一个平凡之中见伟大的平民楷模,他用32年的默默奉献为我们诠释了人间真爱的丰富内涵。借用我们集团公司董事长杜工会的一句话,谢延信的事迹是百年焦作煤矿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生动体现,他是知荣辱、明是非、重美德、讲良心的光辉典范。”谢延信的同事、焦煤集团鑫珠春公司政工部长何延生说。
据何延生介绍,谢延信作为敬老爱老的典型,早在1997年就已经被《焦作日报》和《焦作矿工报》报道过。在他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中国农民善良朴实的传统美德,又能看到焦作矿工顾全大局的责任意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八荣八耻”价值观的大形势下,谢延信以大孝至爱的崇高道德境界赢得全社会的赞扬和关注,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如果说何延生的介绍侧重于理论层面的话,那么与谢延信同乡的老邻居冯翠玲的解释就更形象一些:“啥环境出啥人。小亮(谢延信的小名)他家从老辈传下来就讲究孝道,弟兄几个都可孝顺。小亮来到矿上上班,伺候瘫痪的岳父最尽心啦,左邻右舍谁见谁夸。咱这一片都是农转非过来的,都可看重孝道,谁家孩儿们不孝顺,媳妇都说不上。”
“也在个人品行。”年届七旬的王建华老人谈了自己的看法,“照常理说,前妻亡故后,当女婿的就没有赡养岳父母的义务了,但人家小亮一照顾就是32年。他岳父家要钱没钱、要房没房,他图个啥?要说找媳妇,到哪儿不能找?当初他可没想到自己今天会出名呀!”
“人都是讲感情的。”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兰英自有一番理论,“谢延信对前妻的爱,决定了他对岳父母一家无法放弃。岳父母也是相中了他的品行,才不顾自己侄儿们的反对,硬是让谢延信顶替岳父到矿上上班。延信重感情,岳父母也可亲他呢。延信下井那会儿,他岳母做好饭等他,热了又凉,凉了再热,别提多上心了。不是听人家说,我可不知道他是个女婿。”
记者与李兰英一起来到谢延信家探望老太太,听到记者一口一个“老谢”时,耳不聋、眼不花的老人家一肚子不乐意,半嗔半怪道:“不能给俺亮儿叫老谢,再叫都叫老了!”
邻里们咋说谢延信
对于谢延信的事迹,老邻居们的评价很直白:“小亮那人,没说的。亲儿也做不到人家那一步。”“小亮好心眼儿,是个长远人呢!”“一心一意对老人好,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曾经在朱村矿招待所当服务员的李海莲老大娘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见证孝道的大杨树”。
1979年,谢延信的岳父中风后,矿上在招待所给谢延信一家解决了两间九平方米的住房。由于岳母有病不能沾凉水,给岳父、彦妞(谢延信妻弟的小名)洗洗涮涮的活儿都落在了谢延信身上。“当时招待所是两座楼,大门口是个公用水管,邻居们成天见小亮搂个大盆子守着水管洗衣服。他家住在南楼中间,门口南边有三棵小杨树,小亮就在树上系了两根细铁丝晾晒衣物,一直洗到他岳父去世之后。”李海莲说得两眼泪汪汪的,“尤其他那个傻弟弟,胆小得很,不敢上公共厕所,乱屙屎,弄得身上到处都是。小亮可没少给他洗呀,后来又专门在自家菜地里给彦妞弄了个小厕所,这才好一点。如今招待所拆掉了,建成了西苑社区的篮球场,但那三棵杨树还在那里,已经长得很粗了。”记者找到这几棵大杨树,只见深嵌树身的两道铁丝印儿历历在目,好像正在向人们述说那段悠悠难忘的沧桑往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