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2)

《普贤菩萨行愿品》取自华严经,导归极乐,乃一切佛法之最终归宿,故殿后为第五经。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称赞,称为中本华严,把《无量寿经》的地位提得跟《华严经》一样高,中本华严。大本华严是什么?大本就是

《普贤菩萨行愿品》取自华严经,导归极乐,乃一切佛法之最终归宿,故殿后为第五经。古大德对《无量寿经》的称赞,称为中本华严,把《无量寿经》的地位提得跟《华严经》一样高,中本华严。大本华严是什么?大本就是我们现在念的《华严经》,八十卷《华严经》。《无量寿经》称为中本华严,小本是《阿弥陀经》,《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所以《华严经》到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特别是《无量寿经》一开端,就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些菩萨们,几乎每一个人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遵是遵守,修学普贤大士之德。普贤大士之德是什么呢?就是十大愿王,因此我们念佛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的人,对于十大愿王要重视,要努力地来修学,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到普皆回向,一定要修,这是什么?这是上品。上品上生的统统都修十大愿王,所以这部经加在净土四经后面,成为五经,很有道理。

八、关于净土五经的编法提出者印光法师

有人认为,印光老法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我们看他一生的行谊,的确很像大势至菩萨,他这一生的行持非常像,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所以他把原来的净土三经加上《楞严经》、《华严经》中的两个章节,变成净土五经。

附:印光大师《净土五经》跋

戒、定、慧三学,为学佛及修净业者之根本,而戒尤为重要。故《观无量寿佛经》,开示净业三福:一则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则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则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初、二多属戒学,三则三学圆具。具此三福,则净业大成,往生上品。故于《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及《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以期净业行者,于律仪戒之执身不作,进而得定共戒之制心不起,及道共戒之超情离念、断惑证真。然纵得定共、道共二种实益,犹当兢兢业业,执持律仪戒,以为自利利他、维持法道之轨范。则空解脱人,无由以大乘藉口,而因之以坏乱佛法、疑误众生也。

附:印光法师文钞之净土五经重刊序

净土法门,甚广甚大,上中下三根普披,利顿众生全收。九法界众生(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若舍此法,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若离此门,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净土流出;一切行门,无不还归净土。何以见得?
一切法门,皆从《华严经》流出。华严是佛初成正觉时,在菩提树下,甚深禅定中,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断尽见思二惑、明心见性之菩萨。四十一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第四十二位次妙觉,就是佛位)所说的一生成佛之法。

在华严末后之「入法界品」,善财童子参访诸位善知识后,最后来到普贤菩萨座下,蒙其威神加披,所证境界已是等觉菩萨。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导善财以及花藏世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此举表示:往生西方是华严「归宗结顶」之法。所谓「一生成佛」之法,正是求生西方。

净土法门之玄妙,唯有法身大士与菩萨根性的人能接受,声闻、缘觉等小乘圣人都无法接受,何况六道凡夫?因此,佛在其四十九年的教化中,头十二年「阿含期」,只讲小乘经论,并无提及净土。待得弟子们的根性提升了,在接下来的「方等期」,才说出净土三经,使一切凡圣,同事修持,以期现生就能出离娑婆恶世,登彼极乐莲邦。

无量寿经

首先,佛宣讲无量寿经,说出阿弥陀佛最初的因地:弃国王位,出家修行,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经过长时间的依愿修行,终于福慧圆满,得证佛果。所感得的极乐世界,庄严无量,妙莫能名,十方诸佛咸共赞叹。十方世界的菩萨、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以及具足惑业的凡夫,只要肯往生,咸得往生。

观无量寿佛经

其次,佛宣讲观无量寿佛经,重点有三:

净业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声闻缘觉之福,第三大乘菩萨之福,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想要修行成佛者,所须具备的条件
十六妙观:使一切修行者悉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的正遍知海,是从心想生。若「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则众生的烦恼业海,也是从心想生。果然深明此义,谁肯枉受轮回?当然是拼命想佛念佛,以期作佛
九品因果:说明西方极乐世界各个品位的正因,以期人人皆求上品往生

阿弥陀经

最后,佛宣讲阿弥陀经,描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妙果,令闻者生信、发愿、执持佛名,求生净土。信、愿、行(执持名号),是净土法门的纲领宗旨。具此三资粮,不论是毕生执持而现生就得「一心不乱」(非常深的禅定境界,已达生死自在,能自行决定何时往生),或临终方闻而只称十念,皆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弥陀经摄受力甚广,因此连佛教其他七宗派(天台、华严、法相、三论、禅、密、律),也奉为日课。以上三经,专门讲述净土。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

其他大乘经,有带说净土的,不胜枚举。《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实在是念佛法门的最妙开示:果然能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故此章列於三经之后,为第四经。《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导归极乐,乃一切佛法之最终归宿,故殿后为第五经。

另附:净土往生论

往生论

往生论是天亲菩萨(佛灭后九百年顷,生于北印度健陀罗国之富娄沙富罗城,婆罗门种族之家)修学净土法门的心得著述。对于净宗不可思议的事理、因果、性相,与佛境界的状态,和盘托出。从此论,可以窥见古印度纯正的净土教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