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山:运用佛法重建社会与身体的底线

向世山,佛法

川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向世山

我们一般认为:儒家治世,道教治身,佛教治心,把佛教的功能看作是最根本的治疗术。这是源于佛教对世间有更有穿透力的看法,配合佛教对社会发展状态的分期,如正法、像法、末法的划分,使人们对社会与人生自然有更通透的态度,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在人生的进阶上,愈成熟愈倾心于佛教。

在佛门中,蕴藏有许多对当代有益理论与技术手段。以“禅”为统领的各类禅法就是一个宝藏。以禅法来修炼色身,以禅宗来磨练心;以禅法来增强本钱,以禅宗来提升境界。我们可以化繁为简,避开庞大的史料、繁杂的体系、众多的门派、精细的说法,聚焦于大势,速写时把握,与当下流行的禅茶风气相辉映,来个直截了当的言明,叙述佛门中滋养身心情智的简捷功效。

一、从色身的幻相到四大皆空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贵生病身。相伴而生的现象是:一是惜容惜身,爱护自己的身体,投在美容健身的费用全国高达几百亿元。二是爱物追物,疯狂追求物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二的国家。三是百病丛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险的食品卫生,环境大污染,高昂的医药费,令中国人体质与健康状况逐渐下降。

所以,当今人第一大弊端就是把身体执为实有,然后追逐各种物质东西,占有物质东西,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或炫富的虚荣。对于这一时代病的诊治,佛教应该是最拿手的,就是观四大皆空。

要破除对身体的迷恋,用“四大皆空”来对治比较好。佛教认为,万物与人的身体皆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和合而成,称四大。分别具有坚、湿、暖、动四种性质。就我们的肉体而言,皮肉筋骨属“地大”,汗血津液属“水大”,体温暖气属“火大”,呼吸运动属“风大”。四大不调,百病丛生。这是色身层次,养生的手段就是医药、饮食、睡眠、作息时间的调理。但是,佛教是“空”的学问,最根本的在于思想、意识层次上的调节,即把生物组织要“空”掉,认识到四大皆空原因在于聚合性,更进一步,佛教学说彻底破除对身体的执着,要无我。

二、从心的实有到心的透明

现代社会有个显著特征:就是心灵虚无。相伴生的现象是:一是心谤腹非,全社会不讲信用,合同难以执行,暗箱操作,潜规则盛行,良知缺失,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法官判词还支持这种丧失底线的行为。二是心浮气躁,没有规划与理智,而是冒进,不计成本,损失巨大也不心疼,只讲超越世界一流的速度,不要人身安全的最低保障。三是暴戾满腔,崇信暴力与实力丛林法则,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个人,以暴力解决问题有蔓延之势,而传统的温良恭俭让和慈悲助人济世传统和美德在社会上愈来愈少见了。

所以,当今人第二大弊端就是屈从于身体的需求,而漠视内心的存在,以致于精神疾病暴增,内心的力量、良知都被丢失。那么,对于这个时代病,佛教如何来对治呢?很简单,用“平常心是道”。  

在中国传统学说中,对心的重视大大超过对身体的重视,文化程度越高这点表现越突出。后来儒家发展出来更简约的学说,即“天理良心”。若从养生角度论,平常人可以不要去理会以唯识宗为代表的对心的复杂说法,而是在禅宗所谓“平常心是道”和密宗“八叶肉团心”用力,这样切近人的日常生活和平时感知。

但这还是境界层面,要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禅意。养生实际上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妙道禅意,换言之,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养出生命的滋润。

三、从万般欲望到断除烦恼

现代社会有个显著特征,就是消费社会。相伴而生的现象是,一是挥金如土,因为支撑消费就是人们的欲望。欲望的释放刺激了经济发展,但是,若没有适宜的道德和价值观,欲望的泛滥又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危害小的是购物狂,损伤的是自己,危害大的是“三公消费”,伤害了全体纳税人。二是盲从广告,丧失了自主性,被广告牵着鼻子走,不断的去消费,掏空了腰包,刷爆了卡也在所不惜。三是丧失底线,为了追求金钱利益,或者是政绩,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草菅人命、杀人越货、声色犬马、情妇盛行等等像瘟疫一样爆发流行,把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准则也公然蔑视。

所以,当今人第三大弊端就是放纵欲望,追求感官享受,而且不计后果,不顾道德,抛弃责任。对于这种大众深陷其中,深受其苦的时代病,佛教的对治方法就是,斩除烦恼。自古以来,佛教就被中国人认为是控制欲望最好的一种学说。

首先,要从感官下手,做到六根清净。用自己清净的心摄持六根,而不使其向外攀缘,逐于六尘。凡所有见,皆能以平常心对待就是养生。 

其次,通过禅定修炼,身、息、心的调节与训练,把内心的欲望之“瘾”和“根”一点一点消磨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