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六度和职场修行

作者: 杨子 工作就是一种修行。 佛法修持讲究“六度”也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到彼岸”的意思,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作者: 杨子

    工作就是一种修行。 

    佛法修持讲究“六度”也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到彼岸”的意思,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1、布施。布施就是施舍和给予。“布施”,即是要懂得舍。世界上只有一家银行永远不会倒闭,就是功德银行。布施就是在储蓄功德。其实我们在职场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啊?不管在职业发展的什么阶段,一个懂得给予的人,懂得施于别人的人,总是受欢迎的。市场经济下,职场氛围驱向于竞争,人与人之前的关系变得现实,淡漠。在这种职场环境中如果将索取看的更重,而忽视付出,那或许最后只会被现实淘汰出局。无论是对你的上级,还是你的同事,懂得去布施,去付出,就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位“傻根”式的士兵,能够牵动千万人的心。一个简单的目标“人要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然而就是这有意义的事,让他在本能中付出,给予他人太多的直诚,或许,现在的职场,大家在呼吁着“许三多”精神,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多一点真诚的付出,真诚的给予,少一些苛求,我们的职场才会更精彩。

    2、持戒。持戒就是防非止恶 清净身心。 佛欲涅槃时,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其中一问便是,佛住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何为师?佛答:以戒为师。持戒可以生出真正的定功,可以对治无始妄想,烦恼,习气,任何佛教宗派,任何修行法门,都须以持戒为基础,就好比打好地基一样,持戒对学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职场中,不管你是基础员工,还是一名高管,遵守职业操守,遵守规章制度,遵守所有成文与不成文的规定,都是必须去做的。要想获得更高的自由,唯有先遵守,才有可能实现。只有先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者,才有基础成为优秀者,成为卓越者。

    “操守”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准绳,约束我们的道德行为,创造有序的社会环境,提供良好、公平、合理的生存竞争环境。作为职业经理人,其首要的素质和价值之本也正是职业操守:不违背与损害公司现实和长远利益、对客户负责、对员工尊重并公平待人;敢于并勇于承担责任;精心使用公司资源,维护和增加股东的投资价值等。引申出来,无私、无畏与拼搏就是职业操守中最关键也最基础的。

    职场中的“逐利性”可能导致“短期行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要想成功,首先,也就应该学会驾驭自己的内心,控制自己的欲望,否则,未等到修成正果可能早就因为贪而误入歧途了。

   “无欲则刚”,往往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把好处尽可能多的让给身边的人,你就会得到身边人的拥护,否则,谁都不会为你效力,结果,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而孤家寡人毕竟是可悲的,要想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去实现梦想,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持戒,可以让你成为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你的腰板就会挺得很直,说起话也铿锵作响,掷地有声。所以,就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身边人的爱戴。

    职业经理人肩负的是公司的信誉、名声和盈利,要把职业操守作为说话与行事的真正标准,作为规范、有效的经营管理的标准,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

    3、忍辱。忍辱即安忍、安于忍耐,就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忍受毁骂打击,以及饥寒等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不放弃救度众生的志愿。忍辱可以消除业障、培植福德、修清净心、有利于持戒、得定、“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最终度到无烦恼的生死解脱的彼岸。

    “忍辱”,忍包含宽容,辱包含低位。凡情最难忍受莫过如侮辱,辱若可忍,心就修得宽容。忍辱,不但是忍别人所给予的辱,还要忍内心的烦恼、身体上的饥寒热痛,同时要忍自己所处的环境。

    “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这是周总理的座右铭。他把忍受屈辱当作培养意志和才干的手段之一,他曾自勉勉人地指出:“我们在政治生活中要锻造得能听完使自己最难听的话,不可因为触及自己的痛处,就面红耳赤,马上辩解,打断人家的话。在学习生活中要修持得能听完自己认为平淡无奇的学术报告,要把应该的但自己感到最枯燥的书读完。”

    1958年,周总理的政治生命遭到一次严重的挑战。这年一月的南宁会议上,因为过去在经济建设上反冒进,受到毛泽东在众人面前的严肃指责,在这严峻时刻,周总理没有争辩,而是在大会上作自我批评。同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前夕,周总理将其秘书范若愚召去,说自己要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作个发言,主要是反省自己“反冒进”的错误。因为是作检讨,所以要由他口授内容,范若愚整理成文。据范若愚回忆,周恩来讲着讲着就进行不下去了,由于内心有矛盾,他几乎都要哭出声音,最后只好分阶段地进行,周总理讲一段,范若愚回去整一段,依次循环,直到完成。检讨稿写好后,总理看到上面有他与毛泽东“风雨同舟,朝夕与共”的叙述,他生气地对范若愚说:“这不对!1945年后才是这样。1945年以前我和毛主席意见并不总是一致的”,“这说明你对党史知识知道得太少。”他讲这话时,双眼变的无比湿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