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供(斋)僧:为何作为施者才应感谢?(2)

‘ 这样看来,僧众的确是人间最高尚最伟大的人了! ’ 从这以后,便时刻发心想出家修行。 在《经典禅语》公案: 日本的诚拙禅师主持镰仓圆觉寺期间,法席大盛,因此需要资金扩建经堂。江户的富商梅津听说此事,便决
这样看来,僧众的确是人间最高尚最伟大的人了!从这以后,便时刻发心想出家修行。

在《经典禅语》公案:日本的诚拙禅师主持镰仓圆觉寺期间,法席大盛,因此需要资金扩建经堂。江户的富商梅津听说此事,便决定捐献五百两黄金。一天,他亲自带着这笔捐款送到诚拙禅师的手里,禅师接过钱,随口说道:好罢,我收下了。梅津对大师这种态度十分不满。三两黄金足够一个人过一年舒服日子,而他捐的是五百两黄金,却连一个字也没有得到。梅津于是暗示说:大师,那只袋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啊!诚拙依旧平淡地回答:数字你已经对我说过了。梅津被禅师的平淡激恼了,愤愤地说:大师!即使我是个富翁,五百两黄金对我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呀!诚拙禅师听后淡淡一笑,问:梅津先生,因此你要我向你致谢是吗?”

梅津脱口而出:那当然了。大师不由得板起面孔,说:我为什么应该感谢?施者才应该感谢!

这绝对不是摆架子!

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南北朝的僧稠大师,有一天,齐国的文宣帝特地来拜访他,他却坐着不肯到门外迎接,弟子们就对他说:今天来的是皇帝,请师父屈驾到门外去迎接一下吧!僧稠大师仍然坐着,连动都不动一下,齐文宣帝并不因此而责怪僧稠大师。
皇帝走了以后,僧稠大师说:告诉你们,并不是我喜欢在皇帝面前摆架子,不去迎接他,因为过去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因为到门外七步去迎接优填王,致使优填王失国七年,才又恢复王位。我身为人天师范,我不愿出去迎接齐文宣帝而使他损了福德,我坐在这里,祈求他国基巩固,对他已经是太尊敬了!现在的泰国,不管你身份如何,只要出家披上袈裟,虽是国王将相,也要对你顶礼致敬;同样的,假如地位尊贵如僧皇的出家人,只要脱去袈裟,也就跟平民一样了。从僧稠大师不迎接帝王的事迹,及佛教国家信徒恭敬三宝的行为看来,我们在家学佛的居士,也就不必要求出家人对我们的礼敬了!

化缘,是大德度化的殊胜方便

佛陀和一些高僧大德为了让众生积累资粮,有时候也会采取各种方便。

梁武帝曾问志公禅师:僧道修行,信是好事,如何又要去化缘?志公说:我佛释迦如来,有大慈大悲,悯念众生,犹如赤子,平等救度。。。若是好僧道人,早晚之中,务要勤参三昧,苦下殷勤之心,勿起懈怠之意。看见常住淡泊,或是庵堂佛像朽坏,应当发起勇猛精进之心,募缘修整。。乃是化缘者之功德也。古人云:难行能行,难做能做,方是出家之佛子,学道之好人。是以天宽地阔,男女善心者多。若不去化他,纵有钱米,他也无处下手作福田,乃是僧道有过,枉在空门,为人无慈悲心,不肯引他出苦。僧道善人,化到你家。汝若悭吝不舍,是自己当面错过了也。

在《百业经》中记载:以前有一位施主供养世尊甘美的食物,一个婆罗门童子看到后,飞快地跑到佛陀面前祈求:把它给我吧!佛陀对他说:你说一句我不要,我就给你。婆罗门童子迫不及待地说了后,佛陀就慈悲地将食物给他了。事后,诸比丘问佛:为什么世尊初时不给他食物,要他说我不要后再给他?佛说:此婆罗门童子的贪心很重,在过去的百千世中,无论他见到什么食物都说给我吧,从来没有说过我不要。今天他说了一句我不要,以此善根,将来他会在山王如来教法下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前华智仁波切也曾以各种方便让贫穷的人积累资粮,如在举行极乐法会时,他老人家经常让参加法会的乞丐们去乞讨,并要求将乞讨得来的饮食供养他。华智仁波切并不是无法得到供养,而是为了让这些乞丐积累资粮才这样做的。

僧众把供养的财物都用上了,这对施主是非常有利的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