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禅师: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2)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则体现了百丈禅师禅净双修的思想。作为一名禅门巨匠,百丈禅师没有门户之见,他认为修禅得顿悟,需要有利根之人才可修证。对于末法时代的修行者来说,最方便直截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在百丈禅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则体现了百丈禅师禅净双修的思想。作为一名禅门巨匠,百丈禅师没有门户之见,他认为修禅得顿悟,需要有利根之人才可修证。对于末法时代的修行者来说,最方便直截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在百丈禅师生活的唐代,禅宗比较兴盛,很少有人修念佛法门。百丈禅师推崇念佛法门的主张,是后世禅净双修理论的源头,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习禅者念佛的兴趣。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两句,告诉我们持戒与养生的方法。百丈禅师认为一个人要想精进用功,首先要持戒。戒律是佛教兴衰成败的根本,历来为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所重视。佛陀在入灭前,弟子阿难受众僧之请含泪问佛:“佛在世时,大众以佛为师,佛灭度之后,大众以何为师?”佛告诉阿难:“佛入灭之后,以戒为师。”由此可见,佛陀对戒律的重视。对于戒律,许多佛教经典中都有论述,《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戒律是一个修行人圆成佛果的基本前提,也是保持僧团纯洁的保证。因此,修行人应当十分重视戒律的持守。

生老病死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任何人的一生中都难以摆脱疾病的困扰。虽然疾病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合适的方法减少疾病带给我们的痛苦,使自己早日康复。百丈禅师在此提出了减食是疗治疾病的最好方法。作为养生之道,健康人在饮食方面也不能过饱,特别是晚餐,更应当少食,这对于健康非常有益。作为病人,本来生理机能下降,如果减少饮食量,便能够减少消化功能的负担,对疾病的恢复是有一定益处的。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这两句告诉人们对待忧愁烦恼和人我是非应当采取的正确方法。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有可能遇到各种令你烦恼的事情。这种烦恼有来自自己内心的,也有来自外力强加的。导致一个人烦恼的因素很多,受别人的气会烦恼,看不惯别人的言行也会烦恼,所求不如愿也会烦恼……当我们遇到各种烦恼的时候,应当找到消除烦恼的方法。当我们通过努力也不能消除烦恼时,就应当学会忍辱,让自己能够在忍辱中成就。《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忍辱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炼,我们看看世出世间凡是有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从忍辱中来。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人活在世上,谁都免不了被人评价,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一个人在评论他人时,有的是站在公平的立场上,但更多的人是在评论别人的是非。还有的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无中生有地造谣中伤,以达到发泄私愤的目的。还有的人整天就喜欢说东家长,西家短,仿佛在他眼中别人都一无是处,只有他自己是世上最完美的人,这些人说出的话都是是非之语。古人云:来说是非者,定是是非人。为了避免人我是非,我们尽量要做到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当听到别人说我们的是非时,应当像百丈禅师所指出的,不去辨解是非,这样你就可以远离是非。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这两句是对丛林中待人和执事做事态度的论述。在丛林中,迎来送往是必不可少的应酬接待,特别是对那些担任寺院知客职务的人来说,对待客人谨慎稳重,常会给人谦虚有礼的感觉,这样会使来寺的宾客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热情,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寺院的文明程度。所以,百丈禅师说,“留众以老成为真情”。

百丈禅师的“执事以尽心为有功”,是丛林中最常用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警示那些在各大丛林中担任执事的僧人,一定要踏踏实实为常住服务。百丈禅师认为,看待一个执事是否对丛林和僧众有功,关键要看他做事是不是尽心。执事是大众推选出来的,应当能够为大众利益着想,做到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常住的发展尽心尽力。如果一个执事在其位不谋其政,那么,他不仅不会得到大众的拥护和尊敬,而且还要承担敷衍塞责的果报。百丈禅师的这句话也应当引起现代丛林中的执事反思。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两句,旨在劝诫世人减少语言,尊老爱幼。中国有句俗话“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意思是说,人生的很多灾祸都是因口舌引起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吃不净的东西引起的。我们都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说话很多,而又口无遮拦,那么他说出的话很多都是是非之语,这些是非话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我们周围类似这样多话引起悲剧的事例很多,应当引起人们的深思。父母带给我们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要多听,多看,少说。我们民间常说“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也是告诉我们要少说话,说好话。为了避免语言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应当在平日生活中做到,可说可不说的话尽量不说,必须说的话要思考后再说。佛经中认为,言多有四过:一、言多必失,患得患失。二、无意中伤及他人。三、坏己德行。四、人天不喜近。百丈禅师正是看到了多言对人的危害,因而劝人要减少语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