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福德,你只会是个近乎佛教徒。 缺乏福德,你甚至没机会积聚福德,宗萨仁波切说过:福德仰赖于福德。由于福德匮乏,你根本不会认真对待那些能够让你积聚福德的方法。你没有足够的福德推动你去做这些能够积聚福德的事。 缺乏福德,你会乐于搜集佛法,你会为自己又学习了某个菩萨的论或接受了某个殊胜难得的灌顶而沾沾自喜,你会收集很多法教却从不实修,你会把佛法当做知识,当做摆在客厅的战利品,你告诉别人的佛法也完全来自书本而非自身的体验,你会陶醉于收集更多的法教和灌顶。你的“自我”也非常鼓励你这么做。因为这样对它没有威胁,知识性的佛法对“自我”毫无威胁,它可以在你丧失觉知的时候把这些全部转化为它所用。 缺乏福德,你会在了解显宗之前接触密法,并且在接触密法之后还不懂显宗,比这更糟的是,你丝毫也不认为有了解的必要。 缺乏福德,你会缺乏虔诚心。 缺乏福德,你会缺乏信心,即使释迦牟尼佛来到你面前,你也生不起丝毫的信心。 缺乏福德,你会缺乏悲心。 缺乏福德,你甚至不能真正听懂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话。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无常有感。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老师的悲心有任何触动。缺乏福德,你甚至不会被感动,不会悲伤。 缺乏福德,你无法看懂也无法认同上述内容。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灵山居士文章简繁体,中英文版权归“灵山居士”所有,请尊重智慧版权,也请尊重自己的人格,转帖请注明作者,原文网址,不进行任何修改(不得修改的范围包括:作者名,标题,正文内容,以及标点符号)。无法做到以上要求者,请不要转帖。转帖而未注明出处作者会被我们视为剽窃。我们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原文地址:
阅读须知:如同怙主宗萨钦哲仁波切在《不是为了快乐》中所说:本书的对象并非那些全然新进的佛教徒而是针对那些对佛法至少有些概念,而且不论花多少时间都愿意理解佛法语言的人,或是那些强烈希望地渴望修持的人所写的。灵山居士的文字也是如此,它不适合对佛法一无所知者,阅读者应该是已经开始修持一段时间的人,有较高的阅读水准,并且最重要的一点他应该具有相当的福德,缺乏福德,你永远无法看明白这些看似浅显实则无比深邃的文字所蕴含的真意,缺乏福德,你会做出错误的解读,正如同很多人对金刚经做出的错误解读一样。福德与你理解佛法的能力相辅相成,它们总是携手并进。增进你的福德,你才可能真正读懂这些甚深的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