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意义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我想,如果

    《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我想,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等待之中,他就一定能够学会等待,理解等待的现实意义。因为人生不能没有等待。在等待之中,孩子会逐渐明白: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信手拈来的幸福,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付出艰辛去追求,付出汗水去培养,付出耐心去等待。

  三岁的孩子就哭着闹着要个红色的书包。不给他买,他只要一逛街,一进商场,碰着书包,就想要。我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他说:“等你长大了,上小学的时候,一定给你买一个你最爱的红色的书包。你现在要书包闲着呢,爸爸现在是不会给你不买。”就这样,孩子要的次数多了,我解释说明的次数多了,孩子是听进去了。他每次再在商店里见到书包,不哭不闹了,只是不住地念叨:“我要书包,爸爸给我不买,等我上学了,再给我买。”有时侯,他还会说:“我都上幼儿园了,咋还不给我买书包呢?”弄得人很尴尬。他妈妈见孩子如此这般恳求,心软了,闲我吝啬,一月还有几个工资呢,孩子为要一个书包,嘴上连泡都打起来了,你为啥就是不给孩子买呢?她想不通了。我有给她又解释:这不光是给孩子买一个书包的小事,它是关乎到教育孩子的大事。孩子还没有到用书包的时候,倘若他一要,你就给他买了,他就以为他一要啥,我们都会买的。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有求必应的习惯,形成了不成文的牢不可摧的国际惯例。没准儿,到那一天,他哭着闹着向我们要我们根本就买不起的东西的时候,恐怕孩子就难以逾越我们亲手给自己的孩子无意识地筑起的那道“国际惯例”的高墙了。等到那个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再一个是节俭要从娃娃抓起。给孩子买东西,当时就用的,孩子一要,我们就买,这倒无可厚非。可是,现在不用的,过几年才能用着的,倘若孩子要的话,就不立即给他买。这就得像我们拒绝给刚三岁的孩子就急着买十八岁时穿的衣服一样去拒绝它。让孩子拒绝中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长大。这样做,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耐心,让他能够控制自己想立即达到某个目的的欲望,培养其等待的耐受力。这对谁都是有好处的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要说等待还有教育意义,这并不是我一时心血来潮,胡说八道,而是古已有之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早就有言在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话的大意是:教学生,不到他很想弄懂而又弄不懂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很想讲出来而又无法恰当表达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讲明一个方面,他却不能触类旁通,推知与此相类的其他方面,就不再教他新知识了。这是孔圣人留给我们的最经典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这一点,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可对于其中所蕴涵的等待的教育意义,问津的人就恐怕没有几个了。孔子这句话所说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说白了,无非就是一个教育等待的问题,一个教育时机的等待问题。学生“不愤”,就不能去启发开导他,就得等,耐心地去等待,等到学生“愤”了,再去启发开导他,才能恰到好处,事半功倍;学生“不悱”,就不能给他启发讲解,就得等,就得耐心地去等待,等到学生“悱”了,再给他启发讲解,还为时不晚;给学生“举一隅”,而学生“不以三隅反”,就不能再给他教新知识了,就得在给学生“温故”之中去等待,等到学生“温故而知新”了,再教新的知识,才是最科学、最经济的教学方法。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很多人并不重视等待的现实意义。学生一有问题,不假思索,拿来就问。老师也不管三七二十一,见问就讲,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行为还会大加赞赏。他们错误的把学生的懒惰和不善于思考当成了勤学好问和不耻下问。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些学生,老师刚把作业一布置,还没有等老师到办公室,他就赶来问老师布置的作业题怎么做,弄得老师左右为难,给他讲吧,他连题看都没有认真地看过,你一问他,他是个三不知,讲了也是个白搭;不给他讲吧,惟恐把他的学习积极性给打击了。那么,遇到这一种情况,老师到底是给他讲呢,还是不给他讲呢?而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拖,拖延时间,好让学生在等待之中去熟悉题,去思索,等到他想得差不多了,再给他加以适当的点拨,他就会豁然开朗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得让他亲自一次又一次地去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得让他在踏破铁鞋的过程中,凭着自己的耐心,去增长知识,磨练意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