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观思想是佛法的精髓,佛法与众不同的特色都可在其中找到,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两千余年来一直发挥着辉煌的生命力。 空观思想强调一切现象或事物(法),并不是有些是空,有些不空,而是“一切皆空”。这套思想起源于佛陀的“缘起说”,龙树继承之并将其系统化。然而什么叫做“空”?为什么“一切皆空”?它的论据何在?笔者将予简短的说明。 依据龙树在《中论》一书的论点,一个事物之所以“空”,乃是因为这事物是“缘起的”,因为是缘起的,所以这个事物没有自性(实体),事物没有自性故说之为“空”。“空”的定义是“没有自性”,因之,事物之所以“空”(没有自性)是根据“缘起”的。 “缘起”又是什么呢?佛陀在观察万物时,发现一切事物皆是依赖各种因缘条件而生起。因缘条件发生了变化,事物也就产生变化;因缘条件消失了,事物也就不存在(消灭)了。说有某种事物是“不空的”(有自性的),就是说它不是缘起的,它的产生或存在不必依赖因缘条件。这样的一种存在,必然地包含着如下的性质:1、完全的孤立性或独立性(不依于因缘),2、恒常不变性(没有生起与消灭,互古常存),3、主宰性(不依因缘,就能完全地自己主宰自己)。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宗教哲学体系都主张这种“不空论”,例如主张 有“上帝”(婆罗门)、“灵魂”(神我)、实体(不论是一元的、二元的或多元的;精神的或物质的)、理念、极微等等,这些思想在佛法看来都是“戏论”,经不起缘起的考验,即使佛教中人有主张“涅槃”是恒常自存、非缘起的,也为佛陀和龙树所破斥。 这种“一切皆空”、“一切皆缘起”的思想具有什么样的永恒性意义呢?下面几点可以说明: 一、缘起的思想反对一切“恒常性”的存在。佛陀对万象无常的体验和“缘起说”密切相关,一切事物都在生起与消灭的过程中,而事物的生灭必有其因缘条件,这是有广泛的经验作基础的,从现实的经验和以此为基础的推理寻思中,找不出任何超越经验、形而上的实在。每一件事物都在演变中,同时又不是孤立而封闭的存在,从这一意义言,缘起性空思想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开放(open)系统。 说“一切皆空”意味着一切都是开放的、可变的。以人的烦恼言,如果主张人性必然含藏烦恼,则此烦恼也因此必然不可改变,那么再如何精进修行也不能将烦恼消除,这样一切宗教活动皆变成不可能而且毫无意义了,反之,正因为烦恼没有“定性”,才有可能解除,人人也因而才有成佛得正觉的可能性,所以龙树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这种开放性的思想,允许人类去掌握或创造一切可能的因缘,以改变自己及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