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观思想的永恒意义(2)

二、缘起性空的思想,是和人类古老传统的思维方式──形而上──神道的封闭思想完全不相融的。 这可从佛陀及龙树当时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上帝)及 “神我”的猛烈抨击看出来, 一旦根本上否定了任何形而上“实
二、缘起性空的思想,是和人类古老传统的思维方式──形而上──神道的封闭思想完全不相融的。这可从佛陀及龙树当时对婆罗门教的“婆罗门”(上帝)及 “神我”的猛烈抨击看出来,一旦根本上否定了任何形而上“实在”的思想,它们的尾巴附属品──宗教、封闭的道德、僵化的政治社会制度也就失去其立足点了。就当时的社会背景而言,佛法这种新思潮可说是划时代的革命性创举,人类成熟理性所开创出来的无比光辉与果实。这种开放的思想,本来就隐含着对任何封闭僵化制度的批判,可惜后代佛教思想家并不努力发扬光大这方面的蕴含,这无疑是值得惋惜的。现代佛教徒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恢复佛法原有的激进性,对各种不合理的制度或社会现象加以批判,毕竟这是实现“人间净土”的必要手段。  

三、缘起性空思想既主张宇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而吾人对现象发生的因缘条件的追寻也是一个无止尽的工作。换言之,人类知识的进展是一个无止尽的过程,这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佛法教示我们如实地正观万物,如实地找寻因缘条件,回归现象本身,而不依赖形而上实在来解释一切,这是佛法被称为“理性的宗教”的根本原因,佛法“世俗谛”可以包容一切合理的科学思想与政经制度。世俗谛经过无限的扩充与修正,将有助于“人间净土”的实现。四、佛法这种积极追求事物生灭因缘条件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发现了“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这使得佛教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四圣谛是佛法的真谛,在任何时空下都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各式各样的烦恼纠缠,佛法指出人们的烦恼是有其因缘的,而这因缘是有方法去消灭的,最终人可以获得自由自在的解脱境地。 依佛法的观点,烦恼的原因是贪嗔痴三毒,而三毒的根源来自对“自我”的执著(我执),由于这种我执,人们倾向于把世界分成“我”和 “非我”两部份,以自我为中心去主宰“非我”,并变成我的所有物(我所),这样的我执就是“无明”(痴)。人们妄想自我是孤立自存,不受外物影响,可以自由主宰一切的存在,这种妄想即是把自我视为“自性”的有实体的存在,推而广之,即形成形而上实在(神、绝对)的思想。  

缘起性空说指出这种思想的虚妄性,从而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偏狭心态及行为,进而彻底解决贪嗔痴三毒,人心从此不受物役,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纯净开放的心灵与一切事物应对,逍遥自在无所畏惧,这就是佛教所要达到的人格理想──涅槃境界。佛法这种解脱观,既是宗教的又是哲学的,没有丝毫不可捉摸的神秘性可言,它既具有合理精深的内涵,同时又是平易近人的生活实践,佛法何以能在两千多年来始终散发着惊人的“魅力”,根本缘故在此。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