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仪家庭伦理讲演录(4)

性如棉者,如棉花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软,性子不许暴躁;如棉花之温暖,待人不冷淡;如棉花之绵长,不要退志,任何事皆可做,没有挑选,没有分别心,这是性如棉的道理。 志为根,就是立志不争不贪。立志孝

  性如棉者,如棉花之洁白,守身如玉;如棉花之柔软,性子不许暴躁;如棉花之温暖,待人不冷淡;如棉花之绵长,不要退志,任何事皆可做,没有挑选,没有分别心,这是性如棉的道理。

  志为根,就是立志不争不贪。立志孝双亲,敬哥嫂,爱护侄男侄女,家中一切的事务,都帮助工作。志向立住,不为贪心所动摇,这就是志为根的道理。

  遇着家中婆媳偶有不和,一面在嫂子面前安慰她的心,提到平日母亲的好处,以解除其怨怒心,一方面在母亲面前说嫂子的好处。因为姑娘是母亲的心,姑娘说话,母亲一定爱听,两面劝解,免得一家生闲气,不和顺。如此在母亲跟前尽了孝道,哥嫂面前尽了悌道,嫂子感激小姑的好处,便相亲相爱。每逢犯了过错,依靠小姑救护她,有意无意中,在丈夫面前夸小姑的好处,哥哥当然也喜欢妹妹;遇着妹妹有需要的物件,哥哥想不到,嫂子必告诉她丈夫说,咱妹妹需要什么给她买点吧。小姑不用要,比要还强得多呢。所以说:不争不贪,福禄无边。

  倘嫂子活计多,姑娘要替嫂子做活,把母亲的衣服等活,着嫂子去做。因为亲娘眼里有影碑,见姑娘做活,心里疼爱,姑娘给她娘做了衣裳穿在身上,有人问谁给你做的,便说我的姑娘呢,我不着闺女,我就穿不上啦。若叫媳妇听着这话,能乐意么?其实姑娘不错之中,倒有错了。所以姑娘不争功,不要好,处处替嫂子做活,着嫂子给母亲做活。父母见到儿媳殷勤孝顺,心中欢喜,必夸奖儿媳好。嫂子感念妹妹替我做活,着我落个好名,那能心里不感激呢?如此在亲戚朋友面前,必说她小姑贤慧,传到四乡里,人人都羡慕这个好姑娘,一定找个好婆家。这样姑娘人人爱见,家庭中一定和睦,这便是天堂家庭,真可说是提满家的贵星。

  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一定能当好媳妇,能助夫成道,恭敬丈夫,和睦妯娌,孝敬翁婆,全家喜欢,真正是喜星临门。后来有了儿女,自然会教子成名,能为良母,老了一定会当老太太,也能兜满家,为一家的福星。

  因为女子是世界的源头,欲世界好、国家好、社会好、家庭好、必从姑娘身上好。欲当好姑娘,可是必须明白姑娘道。若不明白姑娘道的,在家中好多嘴多舌,遇着嫂子或弟妹有错便跑到父母面前告诉,使嫂子生气,母亲能不生气吗?这等姑娘直接是送毒药丸给她母亲吃,母亲吃了毒药丸不知道,还说多亏姑娘告诉我,不然我怎么会知道呢?你想,这样婆媳如何能和顺?嫂子受了气,当然恨小姑。姑娘依仗母亲,嫂子则依恃丈夫,往往因着婆媳不和,连累母子也不和,间接连累父子也不和,使父母落个不慈、哥嫂落个不孝的名。一家之中,种下这种恶因,将来不定惹出偌大的祸患。母亲本来偏向姑娘,什么布角线穗啦都愿意给姑娘,这虽是些小事,可是早被嫂子暗中看得明白,口中不说,心里却不愿意,自言自语说: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姑娘,有活可不叫你姑娘做。无形中对婆母孝道上渐渐差迟,起初是心里恨,常了嘴里就说出来啦:“你指着你姑娘养你老吧。”一家不和睦的病根,就起在姑娘身上,这样能提满家吗?简直成了“踢满家”了,把全家人心都踢散了,及至出阁走了,哥嫂如同去了一块大病,哪能按四时八节去接送呢?!因此婆媳仇恨更深了,闹得一辈子享不着儿媳的福。这样糊涂的姑娘,在家不懂孝道,出阁哪能会尽孝道呢?因此不得翁婆的欢喜,使她母亲添上心病,终日如同在苦海地狱里一般。究竟姑娘何尝愿意她母亲受苦呢?不过因为不明白道的缘故。考其总根,当父母的就根本不明白道,不会教训姑娘,以致自己受苦恼,姑娘也受苦恼,一生不能出苦。还有一种原因,禀性不化,决不会当姑娘;媳妇当不好,婆婆当不好,总之当姑娘的时候就错了。

  姑娘为世界的源头,姑娘道讲明白了,是正本清源。所以王老善人才倡明“妇德女道”,首先办义务女学,诚得治世之本也,使天下的姑娘,皆能性如棉、志为根、能提起满家的和乐,为一家之贵星。在家能当好姑娘,出阁必能为贤妻,将来更能为良母,自然能教育子女,成为好国民。现在想要国家太平,世界大同,还得从女子身上好了起头,况现在天时世运,应该女界度世化人。出苦得乐大放光明的道运来到了。女界诸位同人或诸姑姊妹,千万注意才好。

  当媳妇的,身界要实行,心界要知众人的好处。性如水,是要常乐知足;意为根,是要始终不改其乐,如受屈打屈骂的时候,也必定要说他是为我好,心里没有我那能打骂呢?这样想便能知足常乐了,这便是妇女的真道。当媳妇的侍奉愚笨的婆母,必须侍奉明白了,才算尽孝;譬如照吃饭人数下米,约略相当数目,再去问她,数次后,婆母也就知道了;裁衣服的尺寸,也是约略数目,再去问她,几次后她也晓得了,日久婆母必然感激你佩服你,婆媳还有不和的吗?

  从前研究姑娘道,是女子立身的根本。姑娘道明白了,立下一辈子的根基。媳妇是姑娘变的,当媳妇的道,和当姑娘的不一样:在家庭中,要上孝翁姑,中和妯娌,下教子女,还得助夫成德,必须自己守住本分定住位,才能尽道。媳妇当性如水,意为根,托满家,为一家的喜星。

  在性子方面由如棉而变为如水。“如水”云者,如水之柔和,不生急躁性;如水之就下,没有高傲的行为;如水之随圆就方,合味合色。丈夫家无论为士、为农、为工、为商,先助夫尽孝悌之道,然后按着他的职业,助夫成德:如丈夫是读书人,当助其勤学好问,志在希圣希贤,立身行道,扬名显亲;丈夫是农人,当助其勤俭治家,早起晚眠,尽力耕田种地,使五谷收成的多,好奉养老人;或丈夫是工人,助其工作精良,以利百家,不要做虚做假,工业方能发达;丈夫是商人,当助其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以义为利,才是商人道德;丈夫是作官的,助其忠于职务,爱护人民,省刑罚,薄税敛,以厚民生,而恤民命。这就是性如水,随方就圆的道。

  意为根者,以乐为主,无论境遇如何困难,命途如何不顺,心中总是快乐,不可面带愁容。丈夫或性情愚鲁,相貌丑陋,或是贫贱残疾,皆要认命,并屈己事人;在翁姑面前,和颜悦色,对妯娌皆和睦,待侄辈以慈爱,此意为根以乐为主的道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