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默自察焉,其一自觉为生理之弱点。肝阳常旺,若火之炽,阴液枯竭,神失其养。此在西医,名曰神经衰弱。以其失血液之滋养也,故病在内躁而心不能定静也。其二自觉为贪欲之时发也,贪欲万端,不外饮食男女功名利禄四者。各人以夙世所熏习之异,而其贪欲发展之向不同,或多于此而少于彼。庸常之人,饮食男女利禄皆其所贪;知虑稍高之人,略知节抑肉欲,而功名心与好奇心则所不能除去,遂由此心发生欣、羡、骄、嫉、忿、怒、悲、怨等念,此佛家之所谓嗔毒而实亦发源于贪也;贤智之人,嗔念亦多,不必尽出于私欲为我之贪,然难免于功名有我之贪。而况不学如予,并私欲为我之贪而未能免者乎?故每一静坐,试调心息,则万缘俱起。求一呼吸间之定静而不可得,盖多生以来,时时刻刻贪欲熏染不稍宁静之所致也。 所谓生理之弱点。使内躁而不得定静者,亦同此一原因而已。而此时之内躁神昏,又与贪欲妄念,互为因果,互相纠结。故欲除内躁,须息外缘。二者同为一病,同赖一药。其药维何?定静去躁,克己去贪。克己,戒之事也;克已复礼,庶乎定矣。千圣垂教累千万言,胥为此事,盖皆因病投药而已。然世人之病,虽不离贪嗔二者,而至深浅粗细,则无有不同:浅者易治,深者难拔;粗者易见,细者难察。吾常读《金刚经》得于心者,有二语焉:其一曰:“度一切众生已,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即非菩萨。其二曰:“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盖菩萨以无相行布施,内不见其有我,外不见其有人,中不见其为有功德,自然无贪着与骄矜之意矣。 古人言盖世功劳,当不起一个矜字,予当取此言以释经意。夫度尽一切众生,非盖世之功劳乎?然有一骄矜自得之意,则其人无可称矣。经所以言菩萨有我度众生之相在其心中,即非菩萨也。贪着福德,亦即一个矜字也。此矜字最难去,何以故?我相人相众生相最难除故。此相不除,则贪着福德之心犹在。推而究之,则即贪功好名之心也。此其贪虽异于饮食男女之欲,而其为众苦之源烦恼之本则同,且深而难拔。细而难察,尤甚于饮食男女利禄之贪也。又由此一念而招嗔致痴,故躁即嗔痴之见端。观躁之发露,而知三毒之备具于一身矣。因是而形为不正之知见,不智之行动,而其源则由于一矜字。矜之弊害,有如此者。此佛所以为发大乘心菩萨谆谆再三言之也。 夫盖世功劳,犹当不起一矜字。而世之具片善微劳而沾沾自喜汲汲自见且因人不已知而愠者,抑何多也?此易所谓躁人者也。予当默自体察,觉躁矜二字时时发露,生心害事,屡惩不能改,因常诵古人释躁平矜一语以自警策,又当求治之法。而区之为治标治本二者,治标之法,观照妄念以修禅定;治本之法,忏悔念佛以消业障然皆以持戒为第一要义(持五根本戒,避十恶业),而副之以布施(身亦可舍,何有于身外之物,乃须一切有功德、一切名誉,无不舍者,是为布施之极则,所以医贪也)、忍辱(忍辱无相,庶几能化除功德名誉骄慢之心,所以医嗔也)、精进(恭敬心是也。不懈不慢,自然定静。曾文正公有言:“静从敬出。”)之功。做圣成佛道不外是也,因推演其说,以告世之同病者、志学之士,悦而绎之,庶几于存养之道,有小补为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