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心是世出世间都必须的一桩事情

世出世间,大至了生脱死之法,小至谋衣食之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点:收摄心神。我和一个朋友聊打坐时身心调整的一些基本要领,他提到带学生的一些心得与此类似。现在的研究生不好带,他一般都要

世出世间,大至了生脱死之法,小至谋衣食之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点:收摄心神。我和一个朋友聊打坐时身心调整的一些基本要领,他提到带学生的一些心得与此类似。现在的研究生不好带,他一般都要求学生们静静的坐几分钟,把以前所学的东西全部放下来。就像一个杯子,要装水之前,不管里面以前装的是咖啡还是清茶,都要倒掉,倒的干干净净。这种授课方式取得的效果比那种妙趣横生、口若悬河的方式更好,更容易融入学生们的创作。在我的印象中,上小学时老师上课之前都会要求调整一下身体坐姿,要求安静。学习一些技能,同样如此。如果心不能沉下来,总是东飞西散,无着无落,恐怕本来一天能学会的东西要花很久时间也难以掌握。西方一些人文学者更直接:专注是一种能力。

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对此就有更高的要求了。千经万论,诸佛诸祖,归结起来,都是以戒、定、慧三无漏学为基本方向。戒定慧是方向,也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因戒才能得定,因定方能发慧。实际是三而一的事情,说起来有三桩,行起来只一件。定和慧都是自然显发,求之则反。唯一能求能做的就是戒。可惜后来行人多都畏难,害怕拘束,总想走捷径。不用说守戒,一听到戒就下意识的想绕开。却不知道欲速则不达,西方有句谚语说的很好:迷路时,我们往往跑的更快。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以幽默、俏皮释放压力,去不知这种释放的最深处包涵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实质也是一种逃避。当然,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处世之道,而自身自有着落者另当别论。不过这种方式总体上讲,容易让人心飞神散,为物所滞。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甚至整个教育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实质也是这个问题,方向反了。《三字经》里面有这么一句:教之道,贵以专。。。。。。以前的教育首先是让孩子专注一个方向,一个老师带,等到孩子有了定力了,再让孩子广学多闻。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唯恐孩子学的东西不多,唯恐孩子的心神不够伶俐。却不知心浮则气躁,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脾气普遍都很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心为物滞,即为物役。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叫他超脱?又如何奢求他能获得真实的智慧?

佛法为真实的息心之法,很多学佛之人吃亏就是吃在这个地方上。不知道息心,连世间的事情都会出问题,何况出世间非大丈夫不能承担之事?着魔发狂,求升反堕都是这其中的典型。如何息心,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灵活掌握。当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针对的是不同众生的根性而说。医生看病,也是因病与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把心息下来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对此有最真切、最直接的开示:摄心之法,唯反闻最为第一(实际这是观世音菩萨成道之法:反闻闻自性......念一声佛号,听自己念佛的声音。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金刚持、默念也是如此听去,因为心中起念,就有声相,自己耳,听自己心中之声,明明了了)。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个前提,恭敬。心不恭敬,欲摄无由。一个飞扬轻佻的人,他的心不可能摄得住。印祖讲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随便讲的吗?这是过来人的真言实语,剖肝沥胆的肺腑之言。我们拜佛,恭敬师长是他们需要我们恭敬,需要我们拜吗?佛已成就,拜也好辱也罢,毫无增减,其损益在我。我们真诚,恭敬能将我们飞扬跳脱的心神从纷扰的尘缘中收摄回来。越恭敬,收摄的越彻底。古德拜佛,一拜之下天地为开,乾坤相转(心力狭小之人以此为虚,笑而讽之。如同幼儿之不畏悬崖之怖,不识珠玉之贵,因果报应,极乐世界真的有么?不知极乐世界和我们脚下的地球一样,是真也是幻。说是真者,苦乐宛然,历历在心;说是幻者,诸有非实,也就是现代物理学讲的物质是人类的错觉。真者言事,幻者说理,不可事理颠倒理事相废)。能真诚恭敬,心还没有收回来,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用种种方便了,一定是把心摄住。再然后种种方法中择一适合自己根性的法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透不止。很多同修心没有定下来就开始走博学多闻的路子,不知道这条路走到极处也就是苏东坡和梁启超的程度,与了生脱死毫无关系,难以得到真实的利益。佛所说的世智辩聪,八难之一诚可为一切学人之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