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碑中对佛祖舍利的记载为:“色白如玉,少青。”这与第一枚舍利完全相符。而第三枚骨质舍利则颜色发黄,与白色带青的描述相距甚远。也足以说明古人描述的灵骨应该是第一枚舍利 另外根据《志文》碑中记载:“中有隐迹,色白如玉,少青,细密而泽,髓穴方大,上下俱通,二角有文(纹),文不并彻”来看,佛祖舍利孔中带有痕迹,二角处有纹,这些都与第一枚舍利完全相合,而不同于第三枚。再者说,第二枚和第四枚舍利也都是仿照第一枚舍利而打造的,连外表的刻痕都是一致的,在主面的两角和中间共有三条刻痕(纹)。而独独第三枚骨质舍利在主面上只有一道裂痕(纹)。难道古人打造影骨时弃灵骨而不用,偏偏仿照另一影骨不成? 对于佛祖舍利的描述,释道宣文和《志文》碑都认为“内孔正方”,“髓穴方大”,而第一枚舍利的内穴恰恰呈正方形,证诸第三枚舍利却基本上是圆形内孔。在在说明,第一枚舍利才是古人眼中的佛祖灵骨。 至于说到第三枚舍利曼荼罗银函上的铭文:“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中的“真身”应该并非指的是“佛祖的真正身骨”。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和法门寺学者梁子虽然认为第三枚舍利是“灵骨”,但他们认为“真身”一词是晚唐泊宋文士僧人对法门寺佛指舍利的特称。也就是说,那句铭文的意思不过是“为皇帝敬造法门寺佛祖舍利宝函”,因此这不能作为区别“灵骨”和“影骨”的根据。 第一枚玉质舍利是如何成为佛祖灵骨的,可以有多种解释: 一、 由于古人对于佛祖的崇拜,完全可以相信佛祖的玉石舍利是佛祖真身烧化炼成的。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还会有众多信徒毫不犹豫地接受佛祖灵骨化玉的说法。 二、 《志文》碑中记载:“洎武皇帝荡灭真教,毁焚具多。衔天宪者碎殄影骨,上以塞君命”。也就是说在武皇灭佛期间,曾经有毁灭佛骨舍利的旨意,执行者砸碎了影骨以敷衍圣命。以当时执行人的见识,很可能像第一点所说的将貌相不扬的骨质舍利误作影骨碎殄,而留下了色白如玉的玉质舍利。 三、 从拓跋育到智琮的“发现者”人人都有可能为了某种目的,或者高尚(弘扬佛法),或者卑劣(谋求官职钱财),而伪造玉质舍利号召天下。 无论是那种可能性,唐朝乃至唐前人们作为佛祖灵骨舍利供奉的是第一枚玉质舍利应该是可以肯定的。 供奉佛指舍利属于圣物崇拜的一种,从根本上讲是有违原始佛教义理的。而后来在中国兴起来的禅宗则敢于呵佛骂祖,就是要打破偶象崇拜,回复佛祖的原本教义。 唐皇迎奉佛骨的目的,于公来说是想保国护民,平安富裕;于私则是求福延寿,要佛祖保佑自己皇位永祚。同时,这些供奉舍利的主事者们则可以名利双收,从而皆大欢喜。 但历史颇具讽刺意义,除了第一、二次,其余五次唐朝奉迎佛骨都是发生在局势动荡之时,并且多数皇帝迎奉佛骨后也未能得到佛祖护佑。武则天二次迎佛骨的当年即被迫让位于李显,很快就病死;唐中宗以发代身送还佛骨,同年便被妻女毒死,一命呜呼;唐肃宗在迎奉佛骨的次年驾崩,驾鹤西归;而唐宪宗更是在迎奉佛骨的当年误吞金丹,死于非命;唐懿宗亦于迎奉佛骨三个月后去世;再其后不过三十年,数百年的唐朝便灭亡了。可惜历史的启迪至今还不能让人深省、顿悟,引以为鉴,仍有人在拾取古人的余唾,不知是在祈福呢,还是在招祸。。 佛祖释迦牟尼创始佛教,教义博大精深,其对社会和生命的阐饱含深刻的哲理。佛教传世的魅力不会因一枚舍利为真而增色,当然也不会因其为伪而稍损分毫。但愿那些假借佛祖名号,实谋一己私利的小人能有畏佛之心,不再行虚妄之事,则佛门幸甚,社会幸甚。 佛祖所立佛教戒律以欲、盗、杀、妄语为四大戒,犯此四者即摈出僧籍。本文即是遵照佛祖“戒妄”之嘱,为求取佛祖舍利真相而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