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经云:凡所有心起动念之境相,皆为虚幻的妄念,都不是实在的。幻境没有固定的形相,所以诸法无常;只要不执取任何心中尘染镜影的相貌,这就是圣人般若空性的道理。所以经云:远离一切心起动念之相(境界),即能见到自性本心的诸佛清净之境。 ◆ 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是外道,总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又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及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若知诸法从心生,不应有执,执即不知。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若夜梦见楼阁宫殿象马之属,即树木丛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一念乐着,尽是托生之处,切须在意。临终之时,不得取相,即得除障。疑心瞥起,即魔摄。 译:弟子问:为什么不能礼拜十方诸佛菩萨?师回答:天魔波旬、阿修罗皆能展现神通,幻化为诸佛菩萨身形和相貌,更能做出各种不同神变之境,这些皆为外道(因为外道喜欢执着内心一切妄念之境)都不是诸佛之境。佛乃指自性本心的觉性,所以别拜错了有形有相的妄念佛。佛乃西方印度文字,东土称其为觉性。「觉」又称之为灵魂的悟性,举凡思绪流动、接物或扬眉、瞬目合眼或六根的一切运作,都是自心灵明之觉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这个字并非凡夫和圣人所能体悟。又说:明心见性称之为禅,若不能明心见性就不能称为禅了。假使说遍千经万论,若是不能明心见性,终究只是凡夫一个,不能称之为佛法。无上菩提心灵之道高深莫测,无法用语言来解说,所有经典文字的教理又凭什么能让人明心见性呢?若要明心见性,就算一字不识也能得到。见性即是佛,圣人之体乃指本心,本来就清净无有尘埃。所有世间言语的说法,都是圣人从心中思考之后才说出来的,圣人的舌灿莲花名言绝句说得再好,也无法和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教义相比拟,凭什么就能谈论出真道。「道」不须修正、自然圆成,亦非声色微妙难见,就像如人在喝水,是冷是热只有自己知道无法对人说,只有见性的如来能了知,其余人天众等心境之人,都无法觉悟﹙曾经喝过的人才能体会﹚。世俗众生清净智慧的本心无法彰显,只因被颠倒无知蒙蔽,所以才会执着心随境转,不能了知自心本如虚空清朗空寂犹如镜面般,心随镜面所照的一切景象(心境)而转动妄执之相,就会被一切法所障碍。若当下心起动念的去执取,就会立即堕入心外求佛、心外求法背道而驰的作为中(乃指执着镜面中的景象)。若是了知诸法皆从心入从心出就不会去执着取尘影之相,「本心」若还会执着,那即代表自己尚处迷惑无知的状态。 若是能洞悉自心即佛性,那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教理,都是多此一举的闲文雅字,所有千经万论只是为了让本心能明白这个道理,所有的至理名言都是他人的体会和感受,实在无法去形容「道」为何物,「道」是无法用言语所能形容的,若是能说得出来也只不过是一堆闲言妄语加油添醋的东西罢了。 如果在夜间睡梦中,梦到楼阁宫殿、珍贵动物、峻耸林木、池塘凉亭这些梦境,不可在本心之中生起一念的喜乐,若是贪求好境,执着梦境,都将是轮回转世的凭借,切记!切记!临终之际,万念不起无求无为立即就能解除一切业障,若是疑惑之心稍稍动念,立刻就会被外境所缚而遭魔摄。 ◆ 法身本来清净无受,只缘迷故,不觉不知,因兹故妄受报。所以有乐着,不得自在。只今若悟得本来身心,即不染习。若从圣入凡,示见种种杂类,自为众生,故圣人逆顺皆得自在,一切业拘它不得。圣成久有大威德,一切品类业,被它圣人转,天堂地狱奈何它。凡夫神识昏昧,不同圣人,内外明彻。若有疑即不作,作即流浪生死,后悔无相救处。贫穷困苦皆从妄想生,若了是心,递相劝勉,但无作而作,即入如来知见。初发心人,神识总不定;若梦中频见异境,辄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从外来。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音。唯自知,不可相说。或静园林中行住作卧,眼见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静暗中行住坐卧,眼睹光明,与昼无异,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显。或夜梦中见星月分明,亦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得向人说。梦若昏昏,犹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亦自知。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若多嗔恚,令性转与道相违,自赚无益。 译:法身(譬如镜面)本来清净不受外境所染,只因为执迷,无法觉知事实的真相,所以才会让外境迷惑,而沾染尘垢产生妄念罪报。故若有喜乐(着相)皆不能得大自在。当下若能转迷成悟觉察本心本来就像光洁的镜面,即能了知镜面是不会执取外境的。若从圣人的觉悟之心来观照镜面的景象(凡夫境)时,只会看到各种外境的形形色色之相貌,那就是众生无明的妄念心境。所以圣人看到镜面所照的景象,无论是逆境或是顺境皆不为所动,故常得轻安自在。所以镜面一切的因缘和合、镜花水月都无法动摇其清净的本心,故拘他不得。若是用圣人的悟性来观照三世无常的业缘,都应该如如不动心如镜、镜如心,久而久之自然就能成就大威德的智慧定力,所有各类心境的因果业力,都被明心见性的圣人从无知转为有知,连天堂、地狱之境亦奈他不得,因为心不起动念,不起善恶分别妄念所以天堂地狱无门可入。世俗凡夫的神识昏沉阴暗不同于圣人的内外光明,若有疑惑就立即无所作为,若有作为即堕入历劫流浪的生死苦海,后悔莫及。 若见贫穷困苦之相,须知皆从起心妄念中所生出,若是了知本心互相劝勉(心灵自我对话),只要无为、无相而行,即能进入自性清净如来的真理知见。初发求道之心的人临终神识总是闪烁不定,若是在昏沉迷梦中频频见到奇怪的景象时,勿须生出疑惑,这些都是从自心业力妄念所生起的幻相,绝对不是从心外进来的。梦中若见到无量光明超过日光时,所有的因果业报习性立即消失断灭;法界的本心若是见到如此殊乘的光明景象时,即是代表成道的征兆,但是只可自己知道就好,不可以向他人诉说,否则会掉入傲慢自大的魔性中。若是在安静的花园树林中行、住、坐、卧时,眼睛看到无量光明有大有小,切记!别告诉他人,自己也不可以执取,这正是自性所放射出的光明。若在深夜安静的黑暗中行、住、坐、卧时,眼睛看到无量光明与大白天一样,不要大惊小怪,这是自心快要明心见性之境。若是在夜梦中梦到星星和月亮格外分明的夜空,这代表自心的各种因果业缘即将熄灭,这种境界亦不能向他人诉说。作梦时,若是感觉昏沉恰似在阴暗中行走,这是自心烦恼业障深重,要有自知之明立即精进忏悔。若是能明心见性就不需要去读经念佛,否则学再多也无益处,只会让自己的神识从清醒状态中转入昏沉、颠倒罢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