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式的同门师弟灵鉴将《念诵仪》增补分为七科。 第一、设坛场供养 要求国王、大臣、豪富尽可能在极清净处修建新的堂宇。如为一般贫穷百姓,则不必特求净地,在其住所选取胜处即可。正面供养释迦像,以文殊、普贤、观音等为胁从。四方供养护世四天王像,坛中佛前供养忿怒明王。供养物应尽力使其精美,穷人也应尽其所有悉以供养,不得有隐惜之心。 第二、示方法 如依经说,凡至心受持、读诵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则可消灭一切灾难。并可顺利成就八万种吉祥事。 第三、拣众清净 须拣选精通律范、定慧兼修的僧人入道场(旧行清净)。入道场后须威仪严肃,不得担心衣食沐浴等事,不得因推测信施多少而喜怒,不得无节制要求非时汤果,不得对饮食挑三拣四(入道场行清净)。 第四、诵咒法 众僧依照仪轨诵咒时,必须在礼佛前后念诵一百零八遍。中间不许与人交谈,务需满数。在坛中,除礼佛及饮食外,必须不间断地诵咒。并称近来有些僧人不知不觉地犯于此戒,随便谈笑、出入无度、饮食无节制。耳目不禁声色、身心有欠节度。这不仅会成为自己的障道因素,而且会给施主带来灾殃。近年这种弊风不断增长,应予变革。 第五、三业供养、礼请陈意 此分三业供养、奉请三宝、赞叹三宝、作法咒持、礼佛、忏悔、行道旋绕等七项,并详述其仪轨。在奉请三宝项中,以召请释迦牟尼佛、过去沙罗王佛、过去七佛、弥勒、贤劫干佛开始,召请忿怒明王、曼殊师利、普贤、观音、势至等诸菩萨、诸天善神后,继续召请这样一些神祇: 一心奉请,阎罗王界十八狱主主善罚恶一切灵祗行 病行药行灾鬼王一切圣众。 一心奉请,此所住处护伽蓝神守正法者。 一心奉请,此一境邑灵坛社庙五圣王子城隍神等一 切圣众。 一心奉请,施主宅内护宅龙神方隅禁忌坊务库店守 护神众宅中长幼宫宿元辰除灾注福一切神众。 这里反映出在宋初的佛教仪式法会中已经包含有道教的因素。由此可以理解为何它后来发展成为据传是志磐制作的水陆仪轨的基础。 忏悔项中有为施主疏告的愿文,愿文中有发露众罪、归命诸佛贤圣、消除一切不吉祥、求大吉祥等内容。此外还有变灾为福皆得吉祥、富足钱财充盈眷属、饮食丰盈寿命长远、六亲和睦围苑滋荣等内容。与今天的水陆法会大规模地祈求延寿增福的内容可以对照相合。 第六、释疑 这里对以往的若干疑问进行解释:如谈到孤山智圆在《请观音记》中所说的不可以梵音诵陀罗尼,说这与华梵两音功力不殊,僧传十科翻译为首的意义相同。谈到无论释典、儒宗,都有变灾为福应报说,如孔子也说“吾祷久矣”。所以排佛的人,实际上是自破儒宗。 第七、诫劝檀越 该文在《金园集》卷下亦别出,着意于劝诫施主及斋僧。 文内提到沙门本名“世间眼”,是世人盲冥时的引导者。近来有些施主自恃豪富,放纵矜高,恭敬三宝之意多疏。如真设法筵,应先庄严坛场,洁斋身心,具奉名香、异华、珍果、美食,殷勤接待众僧,虔请十方三世众圣入我家,, 1.法会中应长幼同心,断食酒肉五辛。施主应每日随僧礼佛忏悔。 2.遇僧斋,施主应请僧上座给侍,不得放纵谈笑。 3.佛前供养应倍于僧。 4.应将自己珍爱的东西供养佛僧,不能不管东西好坏随便供养。 5.无论道场忙闲情况怎样,不能随便指使僧人。 施主应该注意的诸多事项中,上述五条必须遵守。 <炽盛光道场念诵仪轨)的内容大体如上。我们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到它与后代水陆法会的相似性。当然,水陆法会并非仅从上述仪轨导出,遵式的(施食正名)这样说: 施食一经,凡两译共三名。一曰救面然,二日救拔焰 口,三直云施饿鬼食。今吴越诸寺多置别院,有题榜水陆 者,所以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谓也。世言施 水陆无主孤魂者,理出诱俗,言不涉教。 这说明当时吴越等地诸寺已经设立水陆堂。而所以称作“水陆”,与其他施饿鬼仪轨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只是从施食的对象命名而已。据注记可知,俗称水陆法会乃施水陆无主孤魂,这一说法并非水陆法会的真义。也就是说,水陆法会本来不过是一种施食,后来这一仪轨在诸多施饿鬼的仪轨中显示出特殊的发展,一直到明代。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某种东西,它反映出施食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三、宋代的水陆法会 原为知礼门下,后辞别知礼,师事遵式,又成为后山外派的仁岳(992—1064)撰写了《释迦如来降生礼赞文》、《释迦如来涅槃礼赞文}、《南山祖师礼赞文》等,反映了宋代礼忏的盛行。他在<施食须知}中记叙现在的施食以《涅槃经梵行品》、《南海寄归传受斋戒轨则章》、《焰口经》(实叉难陀及不空译)三者为基础。其要点在于劝导人们无论在家、出家,都要遵守佛制。应常行法食之惠,故意不提梁武帝与水陆的故事。 据传水陆法会是梁武帝时,由于宝诗的劝勉①,开始启建,陈隋时隐没不传,后由唐代长安法海寺道英复兴。端拱元年(988)所撰的《宋高僧传》卷十八中有道英传。传中道英生卒年不详,谓其以戒德而知名长安。传中有这样的内容: 1.咸亨中他在所住寺庙见鬼物。寺主慧简询问,回答说该鬼物是秦庄襄王的使者,因饥虚甚久,而来乞食。 2.以多杀知名的白起、王剪,以虚诈知名的陈轸都受他供养。② 尽管后代谈到水陆法会起源时,必定提到秦庄襄王、白起、王剪、陈轸,但在《宋高僧传》本文中,只看到普济的形态,丝毫没有涉及水陆法会本身。因此,可以说当我们考察水陆法会起源的各种说法时,这个故事应该看作是其年代的上限。景德元年(1072)撰写的《景德传灯录》中有“宝志录”,列举了许多神异故事,同样丝毫没有涉及水陆法会。 ’ 蜀地东川的杨锷因撰写《杨推官仪文》而知名。这部《杨推官仪文》是在四川十分盛行的水陆法会的仪轨。杨锷的生平不详,但收入《施食通览》中的《水陆大斋灵迹记》有“熙宁四年(1071)二月一日谨记”这样的话。与《宋高僧传》及前述《念诵仪》相比,可以看到该《灵迹记》更早地完成了较为典型的水陆故事的形态。《施食通览》还将“初入道场叙建水陆意”、“宜白召上堂八位圣众”、“水陆斋仪文后序”等作为“出杨锷水陆仪”收入,使我们略知现已不存的《杨锷水陆仪》的概略。 根据《灵迹记》,梁武帝与宝志谈话的中心是阿难遇焦面鬼王,并建立平等斛食。《灵迹记》把这个故事作为水陆法会的起源。但讲述焰口恶鬼故事的经典——《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不空译)、《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实叉难陀译)的翻译都远晚于梁代,因此,水陆法会起源于梁武帝说自然是后代的附会。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