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不可不知的正知见

正知见,学佛

在《佛说文殊师利行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尊者舍利弗准备给五百大阿罗汉宣讲佛法,即苦集灭道、生死轮回、布施禅定等修行福报,即积累资粮,为未来解脱修行,圆觉自性而打下基础。
此时文殊菩萨抢先给这一群人讲了无相大乘法,核心是人无我,法无我。
当下这一群人,目瞪口呆,纷纷离席,并且口出恶言,说我们再也不想见到文殊,任何地方也不愿意听闻文殊的讲道。
文殊听了,笑呵呵的说:“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无言无说。何以故?言说菩提,二俱空故。复次,舍利弗!汝问:‘云何名佛?云何观佛?’者,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观佛。”
此刻舍利弗很恼怒,斥责文殊说:大士,您怎么可以这样断人慧命?将这些渴望佛法的信众,因为不能受持大乘佛经,从而失去了修行解脱的机会.

这个时候,佛陀听到舍利弗的言语,就给他说:舍利弗,不要如此说,文殊菩萨所讲妙法,是对的。这些人虽然现在听不懂大乘无相法,可是他们的闻性未曾坏灭,大乘法我二空的种子,会因为今天听闻了文殊菩萨的教诲,从而种在阿赖耶识中,未来因此机缘,可以在转生中,再次听到佛陀、大菩萨讲解无上解脱密意,得此成佛。
就算是此刻,这些人因为心生恐惧,恼怒身心,诅咒佛法,谩骂尊者,未来因此果报会入地狱,偿还诽谤佛法的罪业,可是因为亲身听闻了无上大乘佛经的奥义,以此殊胜功德,可以瞬间从地狱中解脱出来。可是如果这些人未曾听闻大乘佛法,一直信受的是小乘佛法,着相修行,这些知见的种子,种在阿赖耶识中,会导致他生生世世的轮回,纵有修行的福报,终究不得解脱。

佛陀说:舍利弗!宁造五逆重罪,不可成就我人众寿阴界入见。不得以有所得心贪着持戒,着于持戒见。应知自性清净不生有所得心,即是持戒也。不得以有所得心贪着于定,着于定见。应知自性清净不生有所得心,即是禅定也。不得以有所得心依于佛,得于法,于僧断事成就身见。应知自性清净不生有所得心,即一体三宝也。

佛陀说,宁可犯下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造下无间地狱的重罪,也不能在知见上,产生“人、我、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为何?因为重罪可消灭,知见则难改。世界为众生心灵色尘之体现,生死聚合,命运起伏之觉受,是心灵习气所体验,而心灵体验与觉受,是随着思维知见而形成的,知见犹如轮船之舵,左右着轮船在大海中航行的方向。

给你们举个例子,我们从小就知道,要做一个利益别人的好孩子,要为他人考虑问题,要有爱心、同情心,要勇敢,要有责任心,不要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自私的孩子,没有人会喜欢,要做一个对于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性格光明,心态积极,向上乐观,心灵抗压的能力会很强,遇到挫折、矛盾,能够很快化解,无论身处顺逆境界,心态依旧乐观健康。这就是知见左右了心理体验,从小形成的思维,渗透在潜意识中,左右着心灵觉知,影响着情感觉受。

如果我们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们:孩子,你一定要警惕世界上所有人,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是黑暗的,很多人都是坏人,他们接近你,是为了残害你,他们无论给予你任何的帮助,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欺骗你,他们会利用你的善良与单纯,对你进行伤害,你不能够相信任何人,所有人皆是恶魔的化身。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长大的孩子,内心会充满紧张、恐惧、敌意,与社会格格不入,在一切环境中,抑郁孤独,身心冷酷。因为恐惧外界的一切,而身心极度敏感,稍有压力,如同世界末日来临,神经崩溃,歇斯底里,幼年时期的负面信息教育,直接导致成年后精神领域之阴暗,这又是知见改变身心的例子。

宇宙世界皆是众生心灵所幻化,生死命运本为因果轮回,身心世界皆是因缘聚合,妄念所现因果,一切因果核心,皆是心灵“取受”,自性幻现觉明,攀缘六根色尘,而现世间诸相,心灵深处觉明,被思维知见左右,而体验取受分别,所现善恶诸境,知见左右心灵分别,决定了世界诸相之性质,继而决定了相续因果之性质;心态是光明健康,积极向上,宽容祥和,则心灵在无始劫妄想习气相续而成的因果境界中,则能以心转物,相由心生,心转相性;心性淡漠宽仁,仁慈纯善,虽因果业障现于身心,因心善忍则皆为善缘;心灵动机转变了业境内涵,决定着因果相续未来发展的方向,心性境界之提升,根本上改变了业障轮报原有的性质,恶业因心转为善业,善业因舍转为道业,道业因空,转为觉悟,觉悟因无所得,转为自性圆觉,此为转识成智,离幻即觉;因正知见而观诸法性空,因离舍心而现身心幻灭,幻灭无所得故,寂灭现前,圆觉十方。

因知见而改变生命,根本之原因,在于众生自性从未离舍诸幻,与身心幻垢,世界尘相中,随顺生灭,相伴因果,未曾离舍,刹那彰显,如如圆觉。

 ---------------------

十法界众生世界,皆源自于如来妙明真心。“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我们就是佛陀的知觉,这一点,人们现在可能很难体会。举个例子,你的面前放了一个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桌子放杯子的这一块地方,就非虚空。当你把杯子拿走的瞬间,放杯子的这个空间,就显现出来了虚空。请问,这个虚空,是杯子产生的?还是虚空本有的?如果虚空是有自性的,是实体,那么杯子就不可能放在虚空中,能够明白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