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相(2)

” 的幼虫,将它哺育长大,以此传宗接代。因此 “ 螟蛉 ” 在古代汉语里成为养子的代称。这就是异质相成,非想有想而成。非无想,这一类是怀怨、抱恨而来的,如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又称不孝鸟,这就是十类外众生。
的幼虫,将它哺育长大,以此传宗接代。因此螟蛉在古代汉语里成为养子的代称。这就是异质相成,非想有想而成。非无想,这一类是怀怨、抱恨而来的,如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又称不孝鸟,这就是十类外众生。内众生就是自己,叫自己不要执着自己,老是想着一个我,我的利益,我的喜、怒、哀、乐。也不要去执着其他的外众生,事物总是在变化的,佛教讲是无所住,寿者相就是众生的生、老、病、死的前后不同成为寿命,叫寿者相,生、老、病、死你也不值得人去执着,也要想得开,这叫无寿者相。“无相”就是一个人成佛的高度修养,你要成佛,首先要降服自心,做到明心见性,如何降服自心呢?就是没有我和一切私心杂念的平静和安定,不去迷惑自然界的一切,回到你本来我这个性情上来。就象婴儿的原始性情,没有主观的喜、怒、哀、乐。所以不着相才能够真正成佛。

  有相是无相的并称,即有形相者,称为有相,有相也是指物与物之间的形状区别。佛学大词典上说:有相,语sa^ka^ra。有形相之意。为“无相”之对称。有相,又称有为法。《金刚经》中讲到佛有三十二相,这三十二相就是“有相”,也叫有相佛。佛有三身,即报身,化身,法身,这三十二相就是报身。有相也就是指肉身,这个形状毕竟显现在我们面前,就象《金刚经》第一品:“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就是展现佛的“有相”。就象我们一般人的相貌,各长各的不一样。

  随着佛教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早期的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发展,小乘佛教一般主张 “法有我无”,只否定了“人无我”,而不否定“法无我”。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什么是“人无我”和“法无我”呢?

  “人无我”,是说一般人都会执着一个我,我的身体,我的感觉,我的一切,小乘佛教认为执着我就是烦恼根源,人是五蕴诸法所成,所谓“五蕴和合,假名为人”。我是虚妄不实的,如房屋有梁柱瓦椽形成,离开梁柱瓦椽,无房屋可称。有情众生也一样,只是五蕴诸法所成,只是假名而已,没有一定的实体,故说“人无我”。

  “法无我”,是说世间上一切事事物物都是依靠因缘和合而成,空无自性,如幻如梦,因此叫法无我。 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没有独立的,不变的我这个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无自性,无自性即“缘起性空”,要正确的了解佛法,必须明白诸法无我的道理。

  大乘佛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大乘佛教对“法无我”的理论分析,也形成两大派:一是初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一世纪至五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在我国称为大乘空宗)。它主要阐发诸法“性空假有”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诸法)都是因缘(各种条件)而起,是无自性的,因而是空。但这种空又不是虚无,其假有的现象还是有的。所谓假有是针对小乘认为诸法在概念上是实有的理论而发的,也就是说诸法只是一种“假名”而已。龙树、提婆认为,用这样的理论来分析诸法,既不着有(实有),也不着空(虚无的空),这就是所谓的“中道观”,也叫“看空不空”。二为中期大乘佛教(约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由无著、世亲创立的瑜伽行派(在我国称为大乘有宗)。它主要阐发“万法唯识”的理论,即认为一切现象均依“阿赖耶识”(亦称第八识,藏识等,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八识。)缘起,阿赖耶识能发生一切法。也就是说,他们认为一切法都存在于认识之中,认识无非是心意识的分别作用,因此整个宇宙除了各种不同的认识外,再没有什么实体了,因此叫做“万法唯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