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的修习(性空法师〕(3)

(九)等持(samadhayati):即禅定的情况,没有杂念,作意已能任运,禅定自在。 〔十种安止善巧〕(注五) 《清净道论》中提到十种安止善巧,可帮助禅修者生起安止定。 (一)令事物清净:例如修剪指甲,让身体、衣服、坐

(九)等持(samadhayati):即禅定的情况,没有杂念,作意已能任运,禅定自在。

〔十种安止善巧〕(注五)

《清净道论》中提到十种安止善巧,可帮助禅修者生起安止定。

(一)令事物清净:例如修剪指甲,让身体、衣服、坐垫等干净,才能用功,因外在事物清净,能使内心稳定清净。

(二)使诸根平等而行道:五根要平衡,信与慧平衡,定与精进平衡,念包含于其中。如以七觉支来说,其与五根的道理一样,属于定的方面是定、舍、轻安觉支,慧的方面是择法、精进和喜觉支。为什么喜觉支属于慧?因有智慧的人不会感到无聊、讨厌。五根与七觉支一样,都有定、慧这两个部分,来克服所有的烦恼。

(三)于相善巧:即未能成就心一境性的相,使其成就善巧;已成就的相,持续修习善巧;已得修习于相,令守护善巧,使心稳定在所缘之相上。

(四)当策励于心之时,即策励于心:这非常重要,要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策励心。昏沉接近定,如果昏沉明显,一定要以慧调治,透过择法、精进、喜觉支来对治。昏沉时,如果强调舍或轻安觉支,反而不容易处理昏沉的问题,因舍、轻安觉支属于定,所以,应该强调慧,而非定。这即是策励心,如此诸根才能平衡。

(五)当抑制于心之时,即抑制于心:这是说明当我们过度精进,会令心生起掉举的情况,这时则要修习轻安、定、舍觉支以平衡之。在《杂阿含》一二四七经里,佛陀说明修定的过程就像炼金,要知道什么时候加热,什么时候加水。在《清净道论》里亦引《杂阿含》七一四经加以说明,如果我们要灭大火,而在大火上加干草或干木头,只会让火烧得更旺盛,如果以小小火,想让它燃烧起来,却不加些木头或草,那火很快就会熄灭。所以当掉举的情况产生时,不要修择法、精进、喜觉支,应修轻安、定、舍觉支才能对治掉举,就好像要灭大火,不应再加入干的草或木头。

修行的过程是从最粗到最细,在得到层次较高的定时,昏沉会变得明显,此时要以精进、思去掉昏沉。当精进一段时间,因用过量的思,反而会造成心产生掉举的情况,此时反而就要用轻安与定。思要与定、轻安在一起才能除去掉举。当去掉最粗的掉举、昏沉时,心会变得比较平衡,但较细的烦恼还是存在,所以还会产生无聊、讨厌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知道如何令自己的心喜悦。

(六)当喜悦于心之时,即喜悦于心:《清净道论》中提到,当信心很弱时,可以用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等来令心生起喜乐。如思惟我是出家人,出家是为了解脱,令心生起出离,这都是帮助我们离开无聊感觉的方法。所以,要清楚地知道在十种安止善巧里面,什么时候当策励心、抑制心、喜悦心。

(七)当舍心之时,即舍于心:此时禅定已经到达某一程度。《清净道论》中有个譬喻,就像一匹良马,马夫不用鞭子,当马看到鞭影自然就会跑。好的修行者也是如此。当我们的心愈来愈敏感,就能愈快发现昏沉或掉举的现象。对修行过程的了解,也会愈来愈微细,这细微的了解是指对有功用行、无功用行情况的察觉,什么时候当舍,什么时候该给它一点点推力。

(八)远离无等持的人:即远离不曾在出离之道上精进的人,操作甚多事物而使心散乱的人。

(九)亲近等持的人:即时时亲近行在出离之道上且得定的人。

(十)倾心于彼:即让自己倾心于定,尊重定,趋向定,往修定的方向迈进。

《阿含经》中,佛陀曾以四种马的譬喻来说明,我们刚开始修行时,就像一般的马必须要打它,直到流血,它才会跑;当修行进步的时候,一打它马上跑;接著再进一步时,当鞭子碰到它一点点的皮肉它就跑;最高的修行,是看到鞭影,马自然就会跑。如果有修行的智慧,能知道烦恼的过患,当看到烦恼的影子,就能很快地警觉与对治。所以,要知道八种断行的次序,以及其与九住心与六种障碍之间相互的关系,才能了解这整个过程。

好的修行者,信根随时都在,不需要策励,随时也都会有轻安。依照阿毗达摩的说法,所有的善心都有信。去掉懈怠、失念,则我们的正知、念,就会愈来愈明显,当正念变得明显,对无功用行、有功用行的察觉,就会愈来愈敏锐,烦恼也就愈来愈不明显,任何情况都能入禅定、修行。

〔七种作意〕

《瑜伽师地论》有很多相关修习奢摩他的说明,多半是在三摩呬多地或声闻地。我们以无著菩萨的七种作意的道理,帮助了解修习安般念的过程,它与《清净道论》的九种知长出息、入息的方法也有些类似。除了七种作意以外,还有四种作意,也称为四种专注(注六)。将七种作意与四种专注、九住心同时对照了解,对于奢摩他的修习会更清楚、更有帮助。

(一)了相作意:了解“相”非常重要,如果不了解所缘,则修行不会进步。

(二)胜解作意:了相作意与胜解作意可合称为随顺作意,主要在培养稳定、任运地作意的过程。佛陀的功德中有一项是完全地禅定自在,因为佛陀的心能不断地任运作意,完全不用勉强,所做的行为完全地自然、圆满。所以,佛陀的止观是完全地任运自在。

随顺作意是先勉强安止心在所缘上,并了解所缘。初学者一定要先习惯安止心在所缘上,且了解所缘。如果曾经修习过禅定,便可以很快地经过这个过程,突破所有的问题;如果过去修习禅定的缘不明显,则需要一段时间习惯了解对象、安止心在所缘上。由于不习惯了解所缘、安止心于所缘上,所以,开始先要勉强用力,强迫自己安止心在所缘。随顺作意属于四种专注中的“强迫专注(力励运转作意)”。如果我们用胜解、决心、精进,安止心在所缘上,那么对于所缘一定不会模糊,也才能远离粗(下品)的烦恼。

(三)远离作意:在这个阶段,已经没有需要刻意安止心在所缘上的问题。在了相作意与胜解作意的阶段,时间多半是在打妄想。在远离作意的阶段,则心多半是已远离烦恼,且留在所缘上的状况,只是所远离的是粗或细烦恼的差别。有杂念的时间,比在定中的时间短,烦恼会变得愈来愈细,在未得到禅定自在前,仍是会出现微细的烦恼,但它们不会造成心连续不断地系在所缘上的障碍。

(四)摄乐作意:此时已远离粗的烦恼,细的烦恼变得明显。所缘微细,则心微细,那么息也会变得明显。当息变得明显,心自然更容易留在所缘上,烦恼自然又变得更细,这时就能够远离中品烦恼。

(五)观察作意:观察作意是《清净道论》九种了知长出息、入息方法中“舍”的道理。如果继续用功,观察了解到息是无常的,而不执著在息,则自然能够“舍”。这个息还不是禅定中的息,因为它是因所缘而生,所以是无常。若能做此观察,不执著在息,而能够“舍”,就可以去掉上品烦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