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的修习(性空法师〕

奢摩他的修习 〔性空法师主讲〕 定的概说 〔基本的定〕 定(一境性心所)与奢摩他(samatha;止)、三摩地(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samapatti;等至)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正定的定义是

奢摩他的修习 〔性空法师主讲〕

定的概说

〔基本的定〕

定(一境性心所)与奢摩他(samatha;止)、三摩地(samadhi;三昧、等持)、三摩钵底(samapatti;等至)有关系,但不是完全一样。正定的定义是善心一境性,心没有散乱。无论是说一切有部或南传阿毗达摩的分析,定(一境性)是属于遍一切心心所。所有的心都有定,善心有正定,不善心有不正定。如果心是散乱的,就没有发达的定。

修习发达的定就是samatha。samatha中文译成“止”,特别强调身与心的轻安,依北传阿毗达摩的说明,samatha是身与心的轻安。依照南传阿毗达摩,定的功能是使其他的心所聚集在一起,如印度人用手吃饭,手捏饭使饭粒粘在一起之后,才放入口里,如果饭粒零散,就无法将它放在口里。同样地,如果没有定,其他的心所就无法与心聚合在一起。

〔发达的定〕

定有不同的层次,不善心也有基本的定。如果心愈微细,则定的功能愈明显。欲界善心较不善心微细,色界善心比欲界善心更微细,至无色界善心时又更加微细。定领导其他的心所,且能调心,使心愈来愈微细、分明、敏感。在心分明的状态下,心就能连续不断地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就能分别所有的对象。所以定是智慧的近因,有定才有智慧。如果心不分明,我们就无法分别所有法的如实相。 

关于修定的所缘,首先,修定时只能专注在一个对象上,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明显的对象。在发展定的过程中,当对象愈微细,定就愈分明,而定又让心专注在更微细的对象上,这即是定的重要功能,所以定是智慧的近因。

〔三种作意〕

不过,这里要注意修止与修观是不同的。《俱舍论》以三种作意--胜解作意、自相作意、共相作意来说明。

◎ 胜解作意

止的作意叫做胜解作意。修止时,要培育发达的定,必须要有决心专注在一个对象上,不让心散乱,胜解就是决心。不论修有相或无相禅定,尽管南北传中无相禅定的说法不同,南传无相定的所缘是涅槃,而在大乘佛教中,目标是实现真如,无相定就成了实现真如的方便。只要修止都还是要有胜解、决心,不让心散乱,让它留在一个对象上,才能成就。

以业处修定是有相的定,有相的止,要专注在适合的所缘上。若修遍处,一定要专注在黑色、蓝色、黄色、红色、白色上,如果你们是以其他颜色为业处,即使你们可以专注很长的时间,修行还是不能有成就,不能入禅定,这就是有适合与不适合的所缘的分别。

修定要专注在适合的所缘上,并决心不让心专注在另外一个所缘,这其间的道理,是因为心不能同时专注两个明显的所缘。在阿毗达摩的注解中,特别强调心不可能同时专注在两个对象上。习惯于决心且连续不断地专注在一个对象,不让另一个对象变成明显,这就是以业处修定的道理。如果依此习惯修定,那就能够成就止的修行,达到近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

◎ 自相作意

自相作意有属于止的部分,也有属于观的部分。如修四大分别业处,一定要以四大的自相作为所缘,然后连续不断地专注在四大的自相上,看得很清楚,这就是自相作意。

◎ 共相作意

共相作意只有在修观时才有,修止就没有共相作意,如果专注在共相上,这是在修观。

〔止与观--作用与相遍知〕

依舍利弗的分析,修止时,是利用止--系心于所缘的作用,即止的作用是不离开对象。因为心不离开对象,所以对这个对象不会起无明,这就是止的智慧。我们以止的智慧,透过作用的方便,强调对我们的对象不起无明。

修观的智慧,则是修相遍知(lakkhana-paribana),lakkhana是相,遍知(pari-bana)是彻底了解的意思。所以修观时,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对象,了解它的自相与共相,这样才是彻底地了解对象。修观时,虽然改变对象,但仍使心继续对修观的对象不起无明,也是对所缘的自相与共相不起无明。

奢摩他的过程

《清净道论》认为修止和修观的过程完全不一样,而《瑜伽师地论》里的说法也有异同。《瑜伽师地论》以九住心说明修定的过程,强调修奢摩他的方法,以七种作意来说明修观的过程,而七种作意中包含止、观二个部分。在了解九种住心之前,先说明《瑜伽师地论》中修三摩地的六种障碍(dosa)及成就三摩地的八种断行。

〔六种障碍〕

修习三摩地的六种障碍:(一)懈怠。(二)忘记所缘,有不正念的意思,即失念。(三)心沉下,有的译为昏沉,但二者不同,心沉下涵盖的范围较广。(四)掉举,掉举与散乱不完全相同,散乱可因外在或内在的缘而生,所以散乱是属于掉举的过程。(五)有功用行(abhoga),我们需要作意才能专注对象,西藏佛教说我们的心像奔驰的马一般,作意就像驭马的缰绳。有功用行,就是用过度的努力,专注意志在对象上。(六)无功用行(anabhoga),就是不够用力作意于对象。

在南传佛教的注释书中,也有提及修三摩地的六种障碍:(一)心缘未来:心跑到未来的对象。(二)心缘过去:心跑到过去的对象。(三)心太紧张:太紧张便掉举。(四)心太松:太松散便昏沉。(五)心有欲:即心有执著。(六)心有嗔:即拒绝对象。这都是修习三摩地的障碍。

〔二大烦恼〕

所有修行过程中的烦恼,最明显的可归纳为昏沉、掉举两方面。掉举含摄的范围非常广,杂念、散乱也属于掉举。欲贪、嗔、疑、悔虽不属于掉举,却与掉举有关,因为它们代表心不安的状态,所以也与掉举有关。掉举是心散乱、心的不安,因心散乱无法集中,所以不能专注在所缘上。心会散乱的原因是不满足于所缘,所以心会攀缘过去或未来的对象,产生希求,希求就是一种贪欲。如果心能集中,满意于当下的所缘,就不会寻找过去、未来的所缘,而安住当下,心就会产生轻安、喜、定,也不会散乱不安。所以,轻安是对身心的满意,不安则是代表对身心的不满意。 《阿含经》曾提到,我们不要追随过去的对象,也不对未来起希望,因为所有过去的法已离开,未来的法还未到来,所以要理解现在的法,让我们的心培养不动法。这里所说的“不动法”,一般是指涅槃,但定也是一种不动法。心动才会掉举,出现杂念,而感到不安、不满意。所以,修三摩地最重要的关键,就在于学习如何让心满意于当下的身心,感到修行的快乐。

修行的过程是一种昏沉与掉举的轮回。当用功时,粗重的烦恼会愈来愈微细,若以念用功,就能去掉比较粗的烦恼,使定变得明显。定的情况与昏沉、睡眠类似,心都靠近有分心。此时,可运用思来对治,思的意思就是意志,是精进的精髓,能去掉所有的不善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