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的修习(性空法师〕(2)

〔八种断行〕(注一) 《瑜伽师地论》提到成就三摩地的八种断(胜)行,即信、欲、策励、轻安、念、思、正知、舍。八种断行可对治六种障碍,以信、欲、策励、轻安对治懈怠;念对治失念,即对治忘记所缘的情况;思对治心

〔八种断行〕(注一)

《瑜伽师地论》提到成就三摩地的八种断(胜)行,即信、欲、策励、轻安、念、思、正知、舍。八种断行可对治六种障碍,以信、欲、策励、轻安对治懈怠;念对治失念,即对治忘记所缘的情况;思对治心沉下与无功用行;正知对治掉举;舍对治有功用行。

《清净道论》中亦有对这八种对治法的分别解说。

(一)“信”的相是信、信任;作用是净信;现状是不玷污、不迷惑,因有信,所以不迷惑。而信也与定有关。信的近因有八种所缘,即佛、法、僧、过去五蕴、现在五蕴、未来五蕴、缘起及涅槃。《殊胜义注》里将“信”比作英雄,好比有很多人要渡江,江中充满危险,信能领导众人渡江。信是第一个善心所,是所有善心法的基础。在《俱舍论》中,对“信”的定义是宗教的爱(prema)(注二),生起的爱是一种善法欲,没有信仰的爱是有贪欲的,而善法欲能对治懈怠。

(二)“欲”在北传的阿毗达摩有四种分别:1.碰到对象的欲,2.不离开对象的欲,3.寻找所需要对象的欲,4.决定对象的欲。“欲”是寻找对象且不离开对象,所以探索对象、决定对象都属欲。在修定的过程,“欲”非常重要,要有法欲,否则昏沉会变得明显,在修习禅定上都需要此四种欲。

(三)“策励”与精进相近。在北传的注解中,策励有四种方面:1.四正勤就像盔甲,防止不善法生起,2.不觉得难过,没有恶作,3.不离开所缘,4.不觉得满意,因自以为满意时,修行会退步(注三)。

(四)“轻安”的说法,北传与南传有些不同。南传阿毗达摩的说法中,轻安涵盖的范围较小。“轻安”可分为身轻安与心轻安二种,身轻安是指心所的轻安,心轻安则是指心的轻安。《清净道论》中轻安的相是寂灭身心的不安;作用是破除身心的不安;现状是身心的不颤动与清凉;以身心为近因。有轻安就没有粗重的烦恼,所以所有的善心里都有轻安。轻安又会与五种相近的心所(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练达性、正直性)同时生起,这五种心所也同样有心、名身(kaya;相应心所整体)二种,故所有的善心也都包含这十二种轻安。北传《俱舍论》对轻安的定义不同,范围较广,其定义即适业性、轻快性。获得轻安最重要的条件是放松身心,有位法师曾问:“如何知道他人有禅定或无禅定?有修行或无修行?”我的看法是就看他的“相”,定的相就是轻安,禅定愈高,轻安愈明显,所以,能以轻安来衡量禅定的功夫。

(五)“念”的定义是不忘失我们所修的善法,不让心离开对象,念是修行的重要资粮。《清净道论》说念的相是使心不离开所缘,例如葫芦会随水流摆荡漂浮,而念如水中的锚,能定住不动,“念”不让心离开所缘(对象),心稳定地住在对象上。念亦如掌管国王财物的人,他与国王有密切的关系,每个星期都要向国王报告财物状况。所以,“念”是不忘失对象或法,在修定时,不忘失业处;修观时,不忘失自相、共相,让所有的善法不忘失,《俱舍论》里也有同样的道理。而念的现状是守护心与所缘,就三摩地来说,心与对象是在一起的,让心的对象稳定而明显,即是培养心的定力。“念”的近因是坚固的想或四念处、八种善知识。至于“念”为什么能对治懈怠,那是因为念的意思是不放逸,所以念与懈怠不会同时存在。要成就所有的修行,不论是修止或修观,“念” 非常重要,特别与四念处有关,因有念才会有稳定的相、作意。

(六)“思”是策励,当对象不明显时,对修行就会感到无聊、无趣,心就没有力气、沉下,即是昏沉,是一种无明,要用思(意志)与正知(了解、智慧)才能对治昏沉,当有智慧时就没有无明。七觉支中的择法、精进、喜觉支与思也有关系。尤其是择法觉支,强调正思惟,它的精髓是寻,正思惟就是寻的意思。思如缰绳,拉我们的心朝向对象,所以思最重要的方面即运用在择法觉支与精进觉支。

(七)“舍”,六种障碍中的有功用行(abhoga)是用过度努力专注于对象上,如果太用力,心很容易产生掉举,这时要以“舍”来调适。此处的“舍”是指行舍的“舍”,而非受舍的“舍”,虽然行舍与受舍有密切的关系,但两者不同。当不够专注在对象,就是无功用行时,容易昏沉,应以“思”来调适。所以,有功用行、无功用行不算是烦恼,但却可能会产生烦恼。

(八)“正知”,正知有四种,就是“行处正知”、“适宜正知”、“有益正知”和“无痴正知”。正知能对治六种障碍中的掉举。

〔九住心〕(注四)

《瑜伽师地论》中,九住心说明三摩地从最初到最后的自在的过程。

(一)建立心在所缘上(sthapayati):初学者如果对修三摩地没有经验,必须先了解所缘,然后再安止心于所缘上,当所缘不明显时,多半会落入昏沉。如果不了解对象,勉强作意,心还是不在对象上,而且昏沉会变得很明显。

(二)放心跟所缘在一起(sajsthapayati):这时已大略知道对象,但还是模模糊糊的,虽能勉强地安止心在所缘上,但散乱还是比寂止的时间长。

(三)近住(upasthapayati):此时已能专注在对象上一段时间,寂止的时间比散乱长,但作意还不是非常任运自然地让心在所缘的附近。在近住时,还是会丢掉对象,不过能觉知对象丢掉了,所以丢掉对象的时间不会很长,在上一个阶段,失念的时间会很长。此时失念的时间已缩短许多。

(四)下住(avasthapayati):让心稳定在所缘上,这个阶段如果丢掉对象,能立刻知道,而且可以马上处理,无须太过用力地勉强专注在对象上。这时,掉举变得比较细,不过昏沉还是粗,作意会变得较任运自然。

(五)调顺(damayati):是驯服的意思。专注于对象,就像用绳子将野生的小牛绑在柱子上,使它安定下来,刚开始时,小牛会跑来跑去,渐渐地就会安住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心已能驯服粗的昏沉与掉举,因已远离粗的烦恼,剩下微细的昏沉与掉举,乐会变得明显。此时,要用正知来检查,警觉喜乐的无常性,因为喜乐是靠所缘而生起,当对象不见时,它也会随之不见,故不可执著。

(六)寂静(wamayati):至此,心变得更敏感,作意变得任运自然。当对象改变时,马上可以觉察,虽然也有其他的所缘,但不会干扰对所缘的作意。无聊、无力气的感觉不再出现,自己能用功且持续不丢掉所缘。但在这一阶段,太用力时,偶尔还是会出现掉举,可是昏沉不会再出现。

(七)最极寂静(vyupawamayati):警觉变得自然,无须太用力,掉举也不再现起。

(八)专注一趣(ekoti karoti):已没有昏沉、掉举情况,能无间自然地作意,在最极寂静时,还得用一点点努力来支持警觉,到专注一趣时,已不用努力,可以完全自然地作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