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仪规入门(8)

禅宗二祖慧可亦斩臂求法,古人舍身求法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实在是我们的好典范。 敬僧(一)僧的意义 前两讲已介绍过恭敬三宝中的敬佛与敬法,今讲介绍僧。僧是三宝之一,是僧伽的简称,

  禅宗二祖慧可亦斩臂求法,古人舍身求法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用崇高的情操去求法敬法,实在是我们的好典范。

  
敬僧(一)僧的意义

  前两讲已介绍过恭敬三宝中的敬佛与敬法,今讲介绍僧。僧是三宝之一,是僧伽的简称,意译“和合众”,必须四人以上生活在一起,并具以下两个条件,即“理和合”与“事各合”。

  一、理和合者,大众同聚会,个个学无为,以如来涅槃解脱为目标。

  二、事和合者,愿为佛教事业,奉献终身而出家,身为佛子,当行佛事,护持合一,精进修学,断承佛教优良传统,利乐众生,证菩提果,登涅槃城。

  所谓六和合的精神是:1、身和同住;2、口和无诤;3、意和同悦;4、戒和同修;5、见和同解;6、利和同均。

  实际而言,无论是僧是俗,处于只要能做到以上六种精神,便即是清净僧了。

  敬僧(二)僧的任务

  僧人的任务是荷担如来的家业,即是挑起弘扬佛法的担子,代佛宣扬,推动*轮,为人天师表,给众生种福田,续佛慧命,绍隆佛种,令正法久住为已任。

  敬僧(三)僧的种类

  僧是清净意思,然而自古至今寺院的僧人,可谓龙蛇混杂、凡圣参差。

  太虚大师说:“僧教不振,学义空疏,近代佛门,有养无教,直正学佛而出家弥得上焉者的,真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中焉者的读几部梁皇忏等佛事,算是顶瓜瓜了。至下焉者

  的,全不知出家为何事,经典具可义。今日出家。明日受戒,到处挂单吃饭,属有养地无教”。(扎太虚大师全集)。所讲也就是真正发菩提心,动机纯正,出家摆脱世俗,投身

  佛门为出三界及无明之家,又能勤修戒定慧三学,善于说法,具有慈悲喜舍心者,实如晨星硕果,少之又少。一般普通的出家人虽然能安守本份,但未必善于说法,若懂得做法事领众,所谓以俗勾牵,令种福田,如是者忆算是难得了。

  有此出家人专门以赶经忏为营业,国称之《经忏鬼》,又名“卖唱僧”。此外有此出家人既不识讲经,亦不懂做经忏法事,只能做此如煮斋等的工作,用斋菜去招徕信众,现在吃斋的人多,拜佛的人少,此都是属于佛法衰落的现象。上述所讲的是僧人类别。

  僧人类别虽有不同,作为一个佛弟子,不论是对哪类出家人,只要他是剃除须发、身穿方袍圆顶,现比丘(尼)相的,都不能起分别心,这才合乎自性清净平等。是名真佛弟子。

  敬僧(四)恭敬供养

  要如何去敬僧?可分恭敬供养和依止侍奉两方面来说:

  一、对出家僧侣要有恭敬心

  1、台遇到僧人时要合掌,若迎面碰上,要让路侧立。
  2、乘车时要让座。
  3、请教僧侣时要有称呼,一般都能称“师父”或“法师”。
  4、若要问师父法号,应该说“请问师父上下”。佛门内对各宗德高望重者都有德称:律师(律宗)、禅师(禅宗)、上师(密宗)、法师(讲经说法师)、大师(对各宗都通达)。长老、大德、上人、某公(戒腊老,道行高)等等。出家人的戒腊是由受戒贤的时间计算,夏腊是结夏安居为岁数。在家居士切勿直呼僧人名号,至少要加上“某某师”,或“某师父”,通常就称“师父”。
  5、若问出家人的居所,该问“师父的定刹在哪?”
 
二、自称:

  1、在家信众应通称弟子、不肖或末学等。
  2、若有人问你皈依师父是信,该答是“上某下某师父”。

  三、顶礼:

  父或法师礼拜也要看时间、地点、场合和环境,有些情况是不适宜礼拜的:如师父在用功、念经、经行、打坐等等便不要拜;师父在用膳、剃头、刷牙、入厕、休息、有病时都不宜拜。拜时要说“顶礼师父三拜”,若师父说“一拜”,则顶礼拜。师父说“问讯”或“免礼,则只问讯或免礼不用拜,同时答“阿弥陀佛”便可。这是所谓“恭敬不如从命”。

  四、供养:

  有四事:包括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要有恭敬心。举一例,供养师父或法师红包时,该说“请法师接受弟子果仪(供养)”,或“供养法师”,双手拿着红包供上齐眉。

  五、告假、消假、接驾、送驾:

  1、离开师父时要说“弟子向师父告假”。
  2、外出返回要说“消假”。
  3、若有大德法师来,要顶礼接驾,要说“弟子某某向法师接驾,顶礼三拜”,若人多可由其中一人代表说。(法师可能说“一拜”或“问讯”)都要从命。
  4、法师临走时,要说“弟子某某众等向法师顶礼送驾”,如上。

  对僧侣都要普同恭敬供养,是培植福德。若要依止师父时,当择明师,为长养慧命故。

  敬僧(五)依止侍奉

  要依止师父必须选择。师父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又善于说法,并具大慈悲心,开我智慧,长我善根,师父给我慧命,成就道业,是法身父母。同样,师父亦会考验弟子,是否能成才之法器。要有成就,更加要磨炼,常随师学者要把身心全部交给师父安排。这样师徒才能相长。

  有了依止师父,喻是登堂入室,要好好侍奉师长,起居饮食等。

  1、要入师室,扣门三弹指,不得闯入。师命进方可入内。

  2、侍奉师父起居,如折被、抹桌、扫地、拿不净器等等,要有条理。

  3、持师饮食,用双手,待师食毕,记得收具。

  4、问法时,要发恭敬心,侧立合掌、请教、谛听,师父若命坐才可坐下(身略斜向而坐,身微弯)。

  5、师有事或疲倦,要你出去,不得不欢喜,一定依师父的意思。

  6、师父对自己若有批评,要虚心接受,不可辩驳;做错事不隐瞒,即向师忏悔。

  7、师你吩咐的事要及时去做不要马虎。

  8、若有事外出或奉师父命到别的道场,有问必答,对不必要的问题,以善巧方法辞之。

  总之,依止师父要奉献自己,做任何事对师父都要有恭敬心,求法是要从恭敬中央,这才能得法益。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

  前一课讲敬僧,所讲对出家僧人都要恭敬心;但对依止师,必须要选择。

  今日讲题是说亲近善知识。“亲近”也是依止的意思,将我们的慧命交给(依止)善知识。

  善知识以甘露法水灌注我们,令法身慧命增长,现世为万福之基,将来成成佛作祖,这皆从亲近善知识中得。以下详细阐明之:

  现先介绍“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是“恶”的反而。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差,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认识明辨何谓是善知识。今日引用省庵大师所说的八个字邪、正、真、伪、大、小、偏、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