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仪规入门

佛教仪规入门 目录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入寺院(一)三门殿 入寺院(二)四天王殿 入寺院(三)大雄宝殿 入寺院

佛教仪规入门

目录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门基本常识(三)寺院起源
佛门基本常识(四)丛林组织
入寺院(一)三门殿
入寺院(二)四天王殿
入寺院(三)大雄宝殿
入寺院(四)入寺须知
敬佛(一)礼佛十种
敬佛(二)从事显理
敬佛(三)礼佛十种功德
敬佛(四)拜佛单,双用引磬
敬法(一)听闻正法
敬法(二)学习经典
敬僧(一)僧的意义
敬僧(二)僧的任务
敬僧(三)僧的种类
敬僧(四)恭敬供养
敬僧(五)依止侍奉
亲近善知识(一)明辨善知识
亲近善知识(二)善知识为三
随师行(一)内行与外行
随师行(二)十个字奉行
袍衣意义(一)袍衣起源及不表法
袍衣意义(二)衣的种类及作用
袍衣意义(三)衣的任务及殊胜
入众(一)容
入众(二)礼
入众(三)助
执事(一)勤
执事(二)惜
执事(三)诚
随众过堂(一)好处有八
随众过堂(二)食存“五观”
随众过堂(三)施食原因
随众过堂(四)随众规矩
随众过堂(五)发愿回向
随众过堂(六)示范过堂
居家、外出(一)居家
居家、外出(二)外出
睡卧、法器(一)睡卧
睡卧、法器(二)法器

   

  佛门基本常识(一)为人礼仪

  仪规是什么?

  仪是律义,规是规矩。

  律----止持,制止情欲,要求自己。
  仪----作持,崇高品德,恭敬他人。
  规----以律仪所产生的节度气质。
  矩----是表现出来的内涵及美德。

  希望大家都能学习律仪和规矩,那么社会就会得到净化,佛法就自然兴盛了。学佛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包括大小乘法,都不能离开处律仪,这是学佛的根本。

  再讲“止”的意思,是要求诸恶莫作;“作”的意思,也就是众善奉行。

  “止”要停止“身”不合规矩的举目动静“口”所讲的是是非非,亦即是不让身与口放逸去做不如法的事情。除了可以看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情。除了可以看得到和听得到的身与口外,还有我们的心“意”,也要收摄,将看不到的内心动态,思虑、情欲等都要制止,令妄念不生。

  “作”是待人处事的一切行为,要有崇高情操,符合规律礼节,表现一种良好品德。若身、口、意三业清净的话,内心会自然流露在外表上,反映出安祥的仪表,使人产生仰慕及恭敬的心。

  古人有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夫以足”。因不懂待人处事,在社会上往往吃亏立不住足,岂能成大事。俗语有云:“不学规矩,不成方圆”。佛门也说:“佛弟子不学威仪(规矩),不成法器(佛门龙象)”所谓玉不琢不成品,人不学不知理。行为若要合乎规矩,合乎节度,就一定要在学律仪的基础上产生。律是理体,仪是作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若能够在身、口、意上有所改造,止恶向善,则有规有矩的仪态与道德行为,体用达到一致。所谓生于内,形诸外,这种规矩是内心修养所表露出来的气质及内涵。别人看到便会生起一种欢喜心,所以仪规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介绍几种佛门基本的常识:

  “常”是时常、经常,“识”是认识、知识、很多时有机会碰到的。有了认识,才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与目标去做,方能显出一个真正佛弟子的行为。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意思是说,佛法不是很神秘、很高超的,只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能够做好平直心便是。

  待人----就是人与人接触时,建立的一种友谊与感情,所以做人的礼仪非常重要。无论你是甚么人,是否系紧弟子,都应遵守礼节。同时,礼节是不受时空的限制,不论中外古今,都讲求礼节。做人要有一定的人格,若做人也做不好,怎样学佛呢?太虚大师曾说:“仰止于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是名真现实”。佛法不是空谈理论,是要实践去做的。若待人接物离开了现实,就很难行得通,想在社会上有成就亦不那么容易。

  怎样才合乎做人的礼节?引用六祖大师所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是建立于“内心”“外行”两方面,内心谦下、平衡、在外表自然流露出来,待人的礼节便存在了,所谓身心一如。

  待物----应时人与事物之间,如何处理得恰当,做得圆满。做任何事情,必须有好的思维所讲三思而行,此外,做事的方法及说话的证据都很重要。赋样的一件事,休憩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人的思想和处事的方法。另外从细微的事情处理上,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条理、有计划及规律、例如看看一个抽屉内所放的东西,也可反映出那人的思路。

  宏观方面来说、人与社会之间,本着爱国爱教,维持社会秩序,同时要明因果、尽本份、守法纪。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大家才能安心用功办道。

  儒家说“五常”,倾家说持“五戒”,名虽有异,意义有相同。

  社会上犯错的人,皆因违背了五戒或五常。若遵守五戒或五常的法则,便符合佛法,又符合社会之法律。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是做到便为人有礼节,合乎人格,而学佛的仪规就是建立于做人礼节之上。

  
佛门基本常识(二)佛子威仪

  佛弟子有七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是出家众,后二众是在家众。

  佛,是慈父,子是要学父亲的为人,佛子更要学习佛陀的觉悟,待人接物,威仪动态。所讲有三千威仪、八万四千细行,那是从比丘250条戒计起。由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每一项都有250威仪,所以250×4=1.000(威仪)。再乘以菩萨的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1.000(威仪)×3(聚净戒)=3.000(威仪)。

  以上所谓的三千威仪是“粗”的,详“细”分起来还有八万车千细行,计算如下:

  七支“即身三(杀生、偷盗、邪淫)与口四(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有贪、嗔、痴,加上等分(即贪行、嗔行、疾行等烦恼),合共有四。7(支)×4=28。

  最后将3.000(威仪)再乘以28(3000×28=84.000),便产生八万四千细行。

  无论是“粗”的三千或“细”的八万四千,都是从我们身、口、意三业产生出来的,如何收摄身、口、意三业,首先要学威仪。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从“威仪”这个方面做起,我们举目动静便有分寸。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