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钦老和尚行持语录(一九八一年)(3)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殿工地后,便离去。传某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达,参学的人可真方便,古时的人要参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殿工地后,便离去。传某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达,参学的人可真方便,古时的人要参学,就得万里行脚跋涉,沿途还要忍冻受饥,有时还遭盗寇的侵犯,到了寺庵,还要受到诸多的挑难,可是,他们却不以为苦,道心反而更坚固,像‘一梦漫言’中见月老人参学的过程就是这样。”
老和尚说:“以前的人求法,虽然受尽辛苦,但却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做为他们日后担负弘法度众的资本。师父年少时,参学行脚四方,也是历尽饥疲,加上病魔缠身,也是这样磨练过来的。只要有实际的修持,自然有诸天护法的拥护,否则,师父整天在这里闲坐,又凭什么每天那么多的信众上山礼拜?”
传某师道:“见月老人后来能得三昧老和尚的重委,扶树戒幢,广传律法,任劳任怨,实在得力于当初参学时的磨砺。”
老和尚说:“不错,我们参学,并不是在参别人能给予我们什么厚待好处,是要从吃别人的亏中去参,才叫做参,不吃其亏,参不到东西。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劳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别人怨恨我们,我们还得用一句阿弥陀佛跟他结善缘。只有能忍辱,才能启开大智慧。”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圆某法师与信众十多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学佛门路。
老和尚说:“念佛。”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还是以念佛为根本。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会念得索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简单的事。”老和尚又说。
八十四岁的林坦平居士,曾于去年五月间身体不适,一度心脏休歇四十多秒,全身失去知觉,又复苏醒,自谓死而复生,上山请求师父指示人生之道。
老和尚回答说:“像居士这般年纪,实应放下身心,一心念佛,不要再留恋这个假壳子。”
居士说:“当时,我是都放下了。不过,我现在还有个愿,在无量寿经里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说,凡一切有情众生,不论飞走兽,只要临终时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便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认为念佛靠佛力超离娑婆世界,比那些靠自力的禅宗等,更来得稳当、速捷。因为,我对无量寿经中的弥陀四十八愿很有研究,所以希望能把它写出来,这样,我便能放下,安心地走了。”
老和尚说:“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回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回。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既得人身,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解脱的路,则成佛作祖靠这人身来修,不知道要修,还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么三恶道中、四生之内,也有我们的份,所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折点,是个人身劫。”
居士说:“我一向是念佛,希望能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
老和尚说:“念佛要有愿力,西方怎么去?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没有这个愿力,是不会达到的,但是,你不要以为西方是在多么遥远的地方,其实西方是很近,就在我们的心头,否则,西方那么远,要怎么去?临终念佛,那句佛号就在我们的心头。”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七日 地点:承天禅寺 年龄:九十岁
清晨,有一位衣着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老和尚入大殿,即正面对老和尚说:“你就是广钦?”老和尚点点头。
“我远远一望,便知道你是广钦,听说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不会看相,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
“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脸。”女士答。
“噢!写在脸上!”
“你看我像什么?我的命好不好?”女士问。“你的命很好,像有钱人的太太。”“凭什么看?我的脸?我的气质?”女士问。“我由你的衣着。”老和尚答。
“我的衣着?衣服是外面的东西,怎可凭据?那我这套衣服给你穿,你也变成有钱人的太太!”“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
“为什么你不说,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而是太太?”
“我看你不像。结过婚没?”
“我是学生,在德国念书。”女士说。
“你不像学生的样子,学生应该是像她那样。”老和尚以手指向正在会客室看书的中学生。
“好!不过老和尚,佛法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但是空中还有一个妙有。”说完即起座,昂然向门外走去。“懊!你也谈心经?喂!空即妙有,空是………”老和尚语未竟,来客已无踪影。在旁侍候的弟子,见此情状,颇为来客的踞傲而愤愤,就说:“这位小姐真是狂傲,目中无人……”老和尚马上以手制止说:“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承天寺对面的南天母正在开发,起造别墅社区,某某师恐日后社区繁荣,人烟密集,承天寺遂成观光地区,而破坏这修行道场的宁静,镇日周旋在游客间,不得安宁,向老和尚说:“等此处成观光区后,我便要往深山迁移,另觅清净道场修行。”
老和尚说:“此处繁荣尚须四、五年的时间,将来若成为观光地区,对我们修行不但没有妨碍,反而更能成就我们的苦行。修苦行的人要有气魄、有愿力,不怕吃苦,各种境缘,都须亲自从其中历练出来,才晓得实际的情况,智慧才能明朗,遇事才能无碍,否则,没有愿力,怕吃苦,畏首畏尾的,身心都被束缚住了,智慧如何能开?”
“此外,我们还必须有不怕别人批评的气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别人走歪,也不会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别人批评,见人私谈,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为人家在说他什么,那是没有见识、没有出息的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