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忍尊者:改变困境的方法:转念

堪忍尊者,困境

第一章 生命的目的

人身贵在能利有情

珍贵的人身

拥有珍贵人身的目的,并非只求达成自己的安乐而已,还得帮助他人离苦得乐。这才是人生的目的。拥有此八有暇及十圆满的珍贵人身,是为了有利益有情。

众生耍的是安乐,不是痛苦。但众生要的这种安乐,并不仅是暂时的安乐而已;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无上的安乐,即证悟的究竟安乐。这就如采购物品般,人们要的是最美好,最耐用的物品。同样的,人们要的是最持久,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有所不同,因此会各自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最高快乐。

若有任何人不想证悟的唯一原因,无非是欠缺佛法的智慧。事实上,任何会接触佛法,知晓有某种快乐,例如解脱业、无明的缠缚,以及止息所有障碍,圆满所有了悟的无上快乐的人,都会想要得到它。

既然众生需要的是成就正觉的无上安乐,那么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大利益,就是引导他们成就正觉。但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遵循成佛之道。因此,我们应当指引他们成佛的途经。但是,为了揭示此一途径,我们必须能够完全而且确切清楚他们心识的每一种特质。由于众生各具有不同的特性及智慧层次,需要施予各种不同的教法。因此,必须毫无差错地通晓各种方法。但因为只有一切种智才能洞悉众生的每一种特质、智慧层次,以及所有的对治方法。

因此,自己必须先成就一切种智无上正觉。

大乘转念法门

为了成就一切种智,就得遵循成就一切种智的途经。必须修持成就正觉的全部次第,即菩提道次第。菩提道次第包涵了整个佛法的精髓,佛陀的八万四千教法。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五浊炽盛、极度违逆的时代,修行佛法有许多障碍。由于内在和外在的障碍倾盆如雨,因此即使接触到了佛法,我们也会发现要持续及圆满修行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能圆满修持菩提道次第的闻、思、修,以便成就一切有情的利益与安乐,首先必须修持大乘转念法门。也就是说要利用任何所经历到的难题,在内心激发起成就菩提道的了悟。这样,难题不但不会形成困扰,反而可以帮助发展心智和持续菩提道上的修行。若未能修持转念,则不能圆满佛法的修行及内在心智的拓展。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在这里解说“运用苦与乐入菩提道”的原因。

在遇到难题时,可运用的菩提道次第禅修方法,种类繁多。此简要教诫乃多祝羌仁波切,根据龙树菩萨的《实行王正论》及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所作的。多祝羌仁波切,又名吉美·滇佩·尼玛(Jigme Tenpei Nyima),是一位成就极高的宁玛派喇嘛,其圣洁之心臻密乘极高证悟,对宗喀巴大师的教法也有深入的研究。其教法在内容上并未超出怯喀瓦格西(Geshe Chekawa〉的《修心七要》及朗日塘巴(Langri Tangpa)的《修心八偈》,或其他有关转念的教法;只是吉美·滇佩·尼玛运用菩提道次第的修行在难题和障碍的经历上,有其殊胜之处。这殊胜的转念修行,可分为两部分:运化苦为菩提道,及运化乐为菩提道。本书中,我将说明如何运化苦问题为菩提道。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面对困境时,应自然地生起涌现欢喜的念头;
就像面对冰淇淋或音乐时,
自然的心生欢喜般。

在此末法时期,众生特别被苦、困难及不快乐所折磨,这是因为他们脆弱的心智无法把所经历的困难及伤害视为有利,甚至视为安乐的因。人们无法认识到这点,而且无法训练自己的心智在这种认知上。

与其视所有由众生及无生命的事物所引起的伤害为苦,不如养成一种习惯,将所有这些苦视为正面、有利的因素,使自己安乐的因素。先尝试将小伤害视为有利的,逐渐习惯后,就能将严重的困难视为好的,甚至是愉悦的,安乐的必要条件。最终将能把所有干扰自己的事视为不可或缺的。将困难情境视为有害且不如意是很平常的,而你却能将它视为是使自己安乐的极大助益。

转念的修持并非要去止息困难,而是要使自己能运用所经厉的困难,发展心智以成就菩提道次第。这并不意味着现在或将来,不会再受到敌人或疾病的伤害,只不过意味着将不会受到它的干扰罢了。这些困难将不再干扰我们修持佛法,及成就菩提道的了悟。事实上,困难并不干扰人,它甚至可以帮助人发展心智及持续佛法的修持。

困境是如何帮助佛法的修持呢?必须在两种思维上训练自己的心智。第一,必须停止对苦的排斥心,第二,必须欢喜地面对困难。当达到这种遇到困难,不再感到不快乐的境界时,困难就不再是自心了悟菩提道的障碍了。

只见问题负面的缺失(即过患,毛堃录入时注)

我们都会遭受过,如暴风雨之类,有生命或无生命物质的伤害。倘使我们的心习于视这些经验为苦难,那么将只会发现周遭的人物或环境,变得越来越困扰自己。连最微细、最不起眼的事物都会使我们的心感受到极大的痛苦,因而变得极容易生气。然而,这问题的根源,都是我们的强烈自私心。

一旦将每一件事物都当成难题,那么即使别人为你准备的食物稍凉了一点,也会造成你心中极大的不悦;某人的穿着或装扮有点不对劲,不合己意,也会成为痛苦的因。若夜晚有人或有动物制造噪音,吵醒了你,你也会生起无名的怒火,第二天就会整日埋怨,“唉!我昨夜一夜没睡,因为……如何……如何。”于是,没有睡好就成了不可思议的问题,不可言喻的痛苦。

睡觉或静坐时,即使是一点点微细或极不起眼的东西,如跳蚤爬过你的脚,咬了你,此时,若不能生起安乐的心来面对它,则这轻轻的一咬,会变成不可想像的大问题。有些人,花了数千元旅费去外地旅游,在待了一个晚上之后,只因不能忍受这类的不舒服,次日即束装而返。

习惯于用某种方式看待事物是心的常性,若养成将任何不完全合乎利己心所期待的微小事物看做是问题的话,则会把小事情夸大成为大麻烦。如果将小痛苦视为大麻烦并为之恼怒的话,将会永无休止的被沉重、不快乐的心所奴役。最后将难以忍受任何困难。触目所及皆成怨敌。对每件事物都会觉得不满,任何所听到、看到、尝到、闻到或触摸到的东西都会使自己不快乐。心夸大问题,使得人生充满苦恼、沮丧、偏执及精神崩溃。如果不断的被毫无快乐的心所奴役,那么别说是一天,甚至一小时的快乐也很难有了。

如果没有任何事物能让自己欢喜起来,或让自己满意的话,将无法体验快乐。在这种心境下,不管尝试什么,不管去到那儿,每一件事都会使自己不愉快。由于不明白这是自身的问题,不明白自己的心已习惯于这种思维模式,所以就会将一些外在事物,其他的人或物,视为问题根源。越认为自己的问题源自于外在的人或物,则会越愤怒。就像火焰般,油加得越多,火焰越猛烈。怒火越大,所造的恶业越多。然后会对所有的每一件事物,如房子、周遭的人,任何感官所触及的事物生气。这就是所谓的“触目所及皆为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