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是如来通过漫长时间修习六度、真如观,断除二障已,所成就的身相,它没有生灭,远离戏论,与声闻独觉所证解脱身截然不同。 如来依止法身能显现无量化身,而解脱身不能。经云:
世尊,等无加行,何因缘故,如来法身为诸有情放大智光,及出无量化身影像,声闻独觉解脱之身无如是事?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譬如等无加行,从日月轮,水火二种颇胝迦宝放大光明,非余水火颇胝迦宝,谓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诸有情业增上力故……如是缘于无量法界,方便般若,极善修习磨莹,集成如来法身,从是能放大智光明,及出种种化身影像,非唯从彼解脱之身有如斯事。
如来法身是如来功德智慧所成,能显现无量化身。声闻解脱身但断烦恼所显,所以不能。 化身依法身而起,但化身与法身又有区别,经云:
一切如来化身作业,如世界起一切种类,如来功德众所庄严,住持为相,当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无有生起。
化身有生灭,而法身没有生灭。释迦牟尼的八相成道就是化身相,化身作业与凡夫作业不同,它是无心的,如世界生起一切种类。 本经只说到法身、化身。后来,唯识论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身说。《摄大乘论·彼果智分》说:
彼果智殊胜云何可见?谓由三种佛身,应知彼果智殊胜: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变化身。此中自性身者,谓诸如来法身,一切法自在转所依止故。受用身者,谓依法身,种种诸佛众会所显清净佛土,大乘法乐为所受故。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33
三身是智果,故三身又摄四智。三身中,受用身、变化身皆依自性身而生起,这点与本经是一样的。所不同者,经中没有提到受用身的名称。 唯识宗的核心论典《成唯识论》对三身有着更明确的说明。论中以佛果殊胜总称法身,如是法身有三相别,即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受用身又分两种:一、自受用身:是如来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资粮、无边真实功德生起的色身,圆满清净,周遍法界,湛然相续,尽未来际。二、他受用身:是如来依平等智示现得净微妙功德身,属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现神通,转*轮,决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成唯识论》的三身,比《摄论》更详尽了。
十四、结 说
综上所述,可知《解深密经》在唯识宗的重要地位。经中一切种子心识、诸法唯识、三性、三无性等明所观境,瑜伽止观辨能观行,净土庄严、如来法身显所得果。唯识宗的教理行果尽摄其中。今天我们研究唯识,除学习历代论典,更应探究本经,认识每种理论建立的背景和本义,才不至偏离佛陀设教的本怀。
注释: 1.《佛地经论》卷一,《大正藏》第二十六卷二九二页中。 2.《摄大乘论·彼果智分》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五一页中。 3.《大乘法苑义林章·佛土章》卷七,《大正藏》第四十五卷三六九页中——三七四页中。 4.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三,金陵刻本一——三页。 5.圆测《解深密经疏》卷六,金陵刻本二页。 6.《大毗婆沙论》卷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七卷七十三页上。 7.《因明正理门论》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二卷第八页下。 8.《摄大乘论》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四0页上。 9.《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九页下。 10.《瑜伽师地论》卷一,《大正藏》第三十卷二八三页上。 11.《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大正藏》第三十卷五七九页。 12.《摄大乘论·所知依分》卷一,《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三五——三六页。 13.《成唯识论》卷三。 14.《中边分别论》,《大正藏》三十一卷四五一页中。 15.《大乘庄严经论》卷五,《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六一三页下。 16.《摄大乘论》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三九页上。 17.《成唯识论述记》卷四十。 18.《成唯识论》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十二页中。 19.《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大正藏》第十六卷五一一页中。 20.《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四,《大正藏》第三十卷七0四页下。 21.《成唯识论》卷八,《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六页中。 22.《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八页中。 23.《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三十卷四八八页中。 24.《辨中边论》卷二,《大正藏》第三十一卷四六八页下。 25.《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第九卷第七、八页。 26.《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第九卷第七、八页。 27.《摄大乘论》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五一页中。 28.《大般涅槃经》卷七,《大正藏》第十二卷四0四页下。 29.《大般涅槃经》卷七,《大正藏》第十二卷四0七页中。 30.《入楞伽经》卷二,《大正藏》第十六卷五二六页下。 31.《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四七八页。 32.《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四七八页。 33.《摄大乘论》卷三,《大正藏》第三十一卷一四九页上。
刊载于《内明》第243、244期 2007年11月修订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