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深密经》要义说(6)

一性成佛依《涅槃》、《法华》立论,为三论、天台、华严诸宗所主张,代表传统的佛教思想,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五性各别的观点与一性成佛的思想正相反,很难在当时教界立足,故祖师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明。 两个体系

  一性成佛依《涅槃》、《法华》立论,为三论、天台、华严诸宗所主张,代表传统的佛教思想,在中国有广泛的影响。五性各别的观点与一性成佛的思想正相反,很难在当时教界立足,故祖师不厌其烦地进行说明。
   两个体系的思想本就不同,我们今天学习唯识,没必要去会合它们。佛陀对机设教,教法岂能一概而论。学者根据任何一门修行,都能成就佛果。倘若对教法进行比较,在是非上下功夫,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十一、三时判教

  判教,是对佛陀一代教法按其前后次第所作的分判。在汉传佛教几大宗派中,都有各自的判教,且所见各异。如天台判五时八教,贤首判五教,三论宗辨三种*轮。至于唯识宗,则依本经建立三时判教。
   三时判教的提出,是胜义生菩萨听闻佛陀显了说明一切法无性(三无性)的道理后,回忆如来一生所说的言教,作了义、不了义的区分。《无自性相品》说:

   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于今世尊所转*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三时教理的区别,就是隐密与显了、了义与不了义的不同。在如来一代时教中,初时阿含偏说有,隐去遍计所执的空无;第二时般若教偏说空,隐去依他、圆成之有;唯第三时具显空有,说三性、三无性。因此,第三时为显了说,而前二时是隐密说。
   又了不了义者,三时中前二为不了,第三时为了义。因为初转*轮隐空说有,二转*轮隐有说空,是为不了。三转*轮显示了空有中道,是为了义。这种了不了义的分别,是根据教法显理的全面与否,并非说三时教理有浅有深。

十二、瑜伽止观

  从学习唯识理论到证得诸法唯识之理,有一个必要过程,就是修习瑜伽止观。
  如何修习止观?佛陀告诉慈氏菩萨,首先要发菩提大愿,然后依十二分教,本经《分别瑜伽品》说:

  (十二分教)菩萨于此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所善思惟法独处空闲,作意思惟,复即于此能思惟心,内心相续,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

  菩萨听闻了十二分教,到寂静处,专心一意,如理思维,相续不断,起身心轻安是名为止。经中又说:

  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舍离心相,即于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慧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

  菩萨依教理作意思维,制心一处,获得了止。同时,又对三摩地所缘境界进行观察抉择,则名为观。
  止观种类很多,从对所缘境深浅观察不同,建立三观。即于三摩地中所缘似法、似义之相分境,生起观察,为有相观;为善解了此观境故起思量推察,是寻求观;于此观察解了已,如实缘之,为伺察观。依此三观,施设三止。因众生根机不同,止观所获处所各异。从十二分教的学习,依其义理修行,为依法止观;从某善知识教诫教授修行,为不依法止观。又对十二分教总缘、别缘的不同,建立总别止观。缘个别契经或契经中个别含义修行止观,是缘别法止观;总缘一切法或缘诸法总相,作真如解,修行止观,是缘总法止观。又根据分别教法粗细有无,建立三种止观。于法相粗显分别领受,是有寻有伺止观;微细忆念教法,领受观察所有止观,是无寻唯伺;于诸法相都无领受观察,是无寻无伺止观。
  止观所缘境事有四种: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是观的境界,可以分别抉择。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界,是止的境界,令心专注一处,不起分别。三者事边际所缘境界,有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从外延观察诸法,如缘五蕴等,如所有性从内涵实质观察诸法,如缘七真如等。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是修行成就时所缘境界。四种所缘在修行过程中,前二种通地前,进入地上则有三种,成就佛果后,四种都能具备。
  修习止观是依止十二分教,所以修止观者必须知法知义。经中辨说了五相知法、十相知义、五相知义、四相知义、三相知义及三慧知义差别,几乎概括一代时教义理。值得注意的是,修行止观者不仅要掌握教理,还应在修习过程中逐渐遣除,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义相。又修空观,依十七种空除去难遣之相,如是心境俱泯,能所双亡,方能见道。
  修行止观的过程中,主要障碍有五系、五盖、五种散乱及地上十一障。五系,一、顾恋身,二、顾恋财,三、于诸圣教不得随欲,四、乐相杂住,五、于少喜足。前二障止,第三障观,后二俱障。五盖,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昏沉睡眠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掉举恶作是奢摩他障,昏沉、睡眠、疑是毗钵舍那障,贪欲、嗔恚是俱障。五散动,一、作意散动,二、外心散动,三、内心散动,四、相散动,五、粗重散动。五种散动俱障止观生起。又,十一障是障十一地。
  修行止观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要先学习教理,树立正知正见,积累资粮,到加行位修真如观,逐渐除遣诸法粗细相,证入见道。见道后,地上菩萨依以楔出楔之法遣除内相。由遣相故,除去相缚。进而断粗重缚,如炼金法,淘炼其心,乃至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十三、如来法身

  依据唯识经论修证,能成就二转依果,一是断果,即涅槃;一是智果,即菩提。二果的功德总称法身,标志着佛果殊胜。
  法身又曰法性身,是如来依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成。本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说:

  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当知此相二因缘故不可思议,无戏论故,无所为故,而诸众生计著戏论有所为故。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当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