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说情想习气与善恶轮回的因果义理(7)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 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视恶知见如同无底深坑,一旦误入即不能出。菩萨见一切虚妄偏执邪见,如临毒壑,跌下去就会丧失法身,伤害慧命,所以都远远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恶见。同名见坑。菩萨见诸虚妄遍执。如临毒壑。 

因此十方一切如来,视恶知见如同无底深坑,一旦误入即不能出。菩萨见一切虚妄偏执邪见,如临毒壑,跌下去就会丧失法身,伤害慧命,所以都远远就离开。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如谗贼人。逼枉良善。 

九者是枉屈。因宿世好嫁祸他人,犹有余习,发为现行,再加现习,冤枉诬告,以是心中就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等意向。犹如谗贼奸徒,压迫善良,冤枉无辜,使人含冤不白,走投无路,受尽冤屈之苦。

二习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衡度诸事。 

宿习和新习互相掩护,枉害不止。故临命终时,神识就招感合山合石地狱。因为生平喜欢压迫人,自己就受山石所压迫。这都是自作自受。还有押、捺、捶、按,以及蹙其身于囊袋,压之而洒其血,挂其身于权衡,秤称轻重等苦刑。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视怨谤谗言,如同猛虎。菩萨见枉屈的事,如遭霹雳。霹雳是迅雷击物的声音,令人魂飞魄散。

十者。讼习交谊。发于藏覆。如是故有鉴见照烛。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十者是争讼。以宿生好讼,犹有余习,故发于现行,再加现习,交相宣诉,我说我有理,你说你有理。又如夫妇,各执己理不坦白,终至争讼闹离婚。如果双方能忍让包涵,则相安无事,化干戈为玉帛。犯此罪者因不坦白故,喜欢掩护己过,隐藏罪恶,所以就有鉴镜烛明,使其不得隐藏覆盖。犹如在光天化日之下,不能覆藏曲直之影。

二习相陈。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对验诸事。 

宿习与现习争讼交陈,因此临命终时,就有恶友作证,业镜当前,平生所作罪业都于业镜上显现,如电影一样,一幕一幕映现出来。又有火珠能照穿心中伏藏之阴谋,使所造之恶业完全暴露,俯首无言而受果报。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覆藏。同名阴贼。菩萨观覆。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所以十方一切如来,视覆藏己过,有如自己家里有阴贼,终必为害。菩萨视遮盖罪过,有如头顶著高山,愈戴愈重,足踏在巨海,愈溺愈深,怎能得出?

云何六报。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所招恶报。从六根出。 

上面说十种习因,故要受六交报,六交报所犯的罪都有连带关系。譬如眼根对色尘,见为罪魁,耳鼻舌身意则为帮犯。本来佛说:成佛是六根,堕地狱也是六根。如不能用,就成帮凶。从如来藏性,依真起妄,一念无明生三细,三细为缘长六粗。由六粗而起惑造业,造无量罪业。不能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反随六尘境界转,乃做不得主,而造种种恶业。

怎样叫六交报呢?阿难!一切造恶业众生,都离不开六根和六识,因无根则识无所依,无识则根无所别,所以六识造业,所招的恶报都是从六根出来的。

云何恶报从六根出。一者。见报招引恶果。此见业交。则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坠乘烟。入无间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