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寂法师:成佛必经之路 三(2)

菩萨国王因累世舍身时,均做此观想,而能坚定利益众生—内布施的慈悲行为。 乙、菩萨修行到何种程度才能行内布施? 而且菩萨深入‘内布施’,实践为度众生而燃烧自己生命的大悲行为,更不是一般捐献器官者在脑死后


菩萨国王因累世舍身时,均做此观想,而能坚定利益众生—内布施的慈悲行为。

乙、菩萨修行到何种程度才能行内布施?

而且菩萨深入‘内布施’,实践为度众生而燃烧自己生命的大悲行为,更不是一般捐献器官者在脑死后遗爱人间的义举所能媲美。

因为菩萨累劫以来,在利生道上不断地实践与佛道相应的‘外布施’,而坚固了禅定的修持。到了进入色界禅定一心不乱的功力,便开始以具有坚固度生行愿的大悲正定行‘内布施’—活生生地用五官、内脏甚至身命惠施众生,并非要等到遇上意外事故发生脑死现象,或者于临命终时,才捐献器官。

就如大智度论说:‘唯有一心不乱,才能尽摄诸善法,深重佛道,令一切烦恼折薄,对众生深加慈心,能自以身命布施众生。’

由此所说,即可明白菩萨行内布施的修持程度,不是一般人学布施所能做到的。一定要经过禅定的修持,与不断地接受大悲心的熏陶,以及在无数劫中不断对众生行外布施,才能坚固地进入‘内布施’的学习。

丙、凡夫众生能够行内布施吗?

而一般的凡夫众生,在还没有达到禅定心(至少证二禅,断嗔火心),与大悲心坚定的程度,就冒然进入‘内布施’—身命施的阶段,站在长远的修行立场及‘临终心念’的问题来看,来世是有丧失人身危险的。

如舍利弗在宿世修行时,曾经发过成佛道心,放六十劫中,发心行菩萨道。当时他的发心感动了天帝,于是天帝化作一位婆罗门青年,来试探他。

青年来到舍利弗跟前,哭泣地向他乞讨说:‘我母亲患了绝症,需要一种难得的珍品,才能治愈她的病。’

舍利弗当即发大施舍心对他说:‘你需要我帮忙什么,尽管说,不论我的身体和财物,都可以布施给你。’

青年回答说:‘我不需要你的身体和财物,只需要你的眼睛做药引,为我母亲治病。’

舍利弗即刻不慌不忙地发欢喜心挖出一眼给他。不料青年沮丧地说:‘医生吩咐过我,母亲需要的是右眼才能治病;你挖的却是左眼,怎么办呢?’

于是舍利弗又忍痛挖出右眼给他。青年捧著他的双眼,居然用鼻子闻了一闻,便丢弃在地,又用双脚践踏,气愤地责怪他说:‘你的这双眼睛又腥又臭,怎能给我母亲做药呢?’说罢掉头就走。

舍利弗感受到这种情景,真是又气又愤,当时大发嗔怒之心,深深地体悟到:如此愚痴之人,实不可度也,不如自己了脱生死,自修自度算了。于是从那一世开始,他使退失菩萨道,回入小乘。而且这桩屈逆的境界,使他终生耿耿于怀,死前终被嗔怒的业火所困,堕入畜生道中,为蚖蛇之类。(智度论)

这是警惕我们:凡夫俗子,若是自己的悲愿心与禅定心尚未到达‘内布施’—身命施的‘大施舍心’程度,最好不要勉强而行,否则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丁、捐献器官的省思

而在脑死后‘捐献器官’也是属于身命施’内布施的一种。站在‘一世往生’的立场及长远的修行道路上来衡量,凡是属于身命施的义举,都是值得再三勘酌的!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认为今生行身命施—捐献器官,正是让凡夫众生种下培养大施舍心的最好机会,而且因施舍身命而产生的‘嗔痛心’,不一定会挟带‘恨意’,并且在断气后,只要不再于嗔痛的回忆中,惋惜自己的色身被人割截的痛苦,‘当下心念清净’,就能因今生发大悲心行内布施—命终捐献器官的因行所感,上生天界。或者求往生的人,若能在捐献器官断气之后,仍然能在中阴身中,‘自忆于发愿求往生之事’,便能因此发大悲心于命终行内布施的功德所感,往生净土,莲品增上。

事实上,‘临终之前的心念’,及死后的‘中阴身中的心念’,对末法中业障深重又修行功力不够的凡夫众生来说,绝对是难以控制的。换句话说,行身命施的义举,是有其生前的修行条件与临死前的助缘以及死后荐拔条件的。如果你发心在今生命终时或遭遇意外死亡前,以有用的器官行内布施,利益人类,就请从今天开始精进培养菩萨的悲愿心和禅定力量,否则还是先求往生净土,有足够的定慧力量,再回入五浊恶世中行身命施吧!

戊、菩萨行内布施的实例

我们看真正够资格行身命施的修行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悲心条件,才能行身命施?

据六度集经所载:在无量劫前,有一位菩萨,宿世因布施福德所感,投生为一国之君,名叫长寿。他育有一位太子,叫做长生。菩萨国王,仁恻怀心,经常悲愍众生,誓愿济度。因国王所作所为,均以仁道治国,杜绝杀戮,而使臣民团结,对王无怨,因此招感风调雨顺,宝谷丰沃,受到邻国小王的嫉妒,于是兴兵讨伐,欲夺其王位,劫其宝物。

菩萨国王不愿为保一己之王位,令百姓受到伤害,于是与群臣会议,将王位交与太子,深夜踰城入山,改名换姓,隐居山野。

贪王攻入其国,知国王逃遁,于是发出通告,欲用黄金千万两悬赏捉到国王的人。

长寿王到了山中,在大树下静坐禅思:愍念众生,世世轮回生死,为欲所惑,以苦为乐,犹不能觉悟此身是苦、是无常、是无我、是空的道理。正在感慨万千之际,远国一位梵志,闻王好施济众,千里迢迢来到长寿王国,刚巧经过这条山径;见到国王在树下休息,便与国王畅谈起来。梵志听王陈述本末,居然失望至极地说:‘我现在已经老迈,原本想来贵国向王乞施,以存余命,而今大王亡国,我的希望落空了。’说罢又哀恸逾恒。

长寿王随即安慰他说:‘你不必难过,虽然我现在已经亡国,身无分文,无法惠施你,但是现在新王以千万两黄金,悬赏能砍下我的头的人,你只要取得我的头,便可获得重赏。’

梵志不愿,长寿王又开导他说:‘有生必有死,谁能常存此身呢?你若不取我的头,我已老朽,不久的将来必然化为灰土,不能利益众生。如果取得我的头,你还可换得千万两黄金,济贫行善。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愿你满我所愿,继承我普渡众生之志,赶快砍下我的头去济贫度众吧!’

梵志为王悲心所恸,与王一同出山,将王系缚在城门,令人传报。于是新王将黄金赏赐梵志,再将长寿王系于城门口活烧示众。百姓哭声震天,为王哀悼……。

太子长生获知父王在城门被活烧示众,佯装樵夫,走到父王面前,含泪望著父王,一心想替父王报仇。但是却仿佛看到父王奄奄一息地对他劝导说:‘儿啊!诸佛以四弘誓愿慈润众生,德韬天地。我若怀一己之私,只为保全自身性命而杀生害命,不愿舍身济世,则必违菩萨利生本怀;何况以怨报怨,对众生行报复之举呢?儿啊!万万不可违父遗诲,内心含凶怀毒,积蕴重怨,欲报吾仇,恐怕将招来杀生之祸呀!若违父诲,则非孝子;不替我报仇,可谓孝矣!切记!切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