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业清净,自然有功德效用产生(2)

若生地狱中,铁钩钩舌出,烊铜灌其口,昼夜不解休。 若当生为人,口气常腥臭,人见便不喜,无有和悦欢。 常遇县官事,为人所讥论,遭逢众厄难,心意初不安。 死还人地狱,出则为畜生,辗转五道中,不脱众苦难。 又

若生地狱中,铁钩钩舌出,烊铜灌其口,昼夜不解休。

若当生为人,口气常腥臭,人见便不喜,无有和悦欢。

常遇县官事,为人所讥论,遭逢众厄难,心意初不安。

死还人地狱,出则为畜生,辗转五道中,不脱众苦难。

又说:

人心是毒根,口为祸之门,

心念而口言,身受其罪殃。

佛陀说因为众生内心有瞠心、嫉妒、骄慢等烦恼,因而易犯种种口过,由于口犯种种过失,导致今生有所言说,人不喜听、亦不信受;乃至后世贫穷下贱、容颜丑陋。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清净自己的口业,一定不要挑拨是非叫人家彼此不和,也不要在没了解真相之前就说长论短,也不要嘲笑他人的短处或者对他人的过错津津乐道,更不要不懂装懂还偏要指手画脚,把自己弄得像个先知先觉一样。

佛陀是“真语者、实语者”,佛所说之言,不唯是善语,更能令众生解脱烦恼,得大自在。经云:“持口如佛口,常说诚实语……,若生于世间,谓诸香庄严,犹如香山水,流人涅盘河。”佛陀有三十二相好庄严,其中一相为“梵音声”,就是真正做到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所感得的果德。佛不只三世,乃至三大阿僧只劫,都修六波罗蜜,口业清净,所以佛的舌头,一伸即能覆面至发际,称为“广长舌”,这也表示佛说法广大无碍,无远弗届,无人能及。这些都是佛在因地修行时,口业清净所感的殊胜果报。

古德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足见一句话的影响甚大!常说是非,口业不净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真诚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一个家庭里,姑嫂、妯娌或兄弟姊妹之间,彼此不和,产生嫌隙,这个家庭必定无法和乐兴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经常互相攻讦,这个社会必定乱象频仍。若是人人都能净守口业,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称赞他人的长处,这个社会就能充满和谐。

倘能学佛,口业清净,常说正语利益众生,即能口出妙香,咸令闻者欢喜信受,亦能同登自在解脱的涅盘圣地。修行若能远离四种口过,未来即能感得如佛的清净梵音声,说法度众无有障碍。此外,口不犯四过,以真诚心待人处世,不但能得人信赖、尊重,念佛、持咒、诵经也会有感应,因为口业清净,自然有清净的功德效用产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