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灵岩法要》别 序(2)

辨禅净之异,显难易之别,重信愿之真,明专杂之行,重重开显,处处指示,于知见网中为末世众生厘清径路修行之心要,欲使净土一宗经久传承不绝,众生解脱有望也。 生于乱世,大师之弘法,多为书信往来,汇集而成百万
辨禅净之异,显难易之别,重信愿之真,明专杂之行,重重开显,处处指示,于知见网中为末世众生厘清径路修行之心要,欲使净土一宗经久传承不绝,众生解脱有望也。

生于乱世,大师之弘法,多为书信往来,汇集而成百万余字的巨著——《印光法师文钞》。《文钞》之磅礴无序、浩瀚无边、随机施教,实非人人所能通入,人人可得其要。愚所编《灵岩遗旨》曾将大师思想系统整理、依序汇编成册,世出世法,通途特别,一目了然,可为了解大师之一方便也。因纲目分明,条理清晰,并示内容提要,对欲深明教理、详知大师者,可谓便捷至极。虽为选编,内容亦自不少,于专修净业者而言,仍难免有繁杂之感,于普通修学大众,更有深广莫测之叹。为显彰大师之苦心教化,为利益广大之念佛行人,今融其要义,大分八科,简编为《灵岩法要》。以因果、净土为正理,以敦伦、念佛为正行,使广大念佛行人,易得其要,易得其益。并于紧要之处,略加注释,资其易解。裨有心者,善会大师之意,通得往生之益。

大师净土思想,既融会了净土三经及古大德之要义,又契合于时代根机而深入浅出、随意发挥,可谓机理双契。虽密护诸宗,而处处指归净土;虽应机说法,而法门宗旨不变。因《文钞》多是书信往来,又零散无序,故欲系统、全面、稳当把握大师净土思想,亦颇为不易,如何透过《文钞》而识得净宗心要,于依止大师学修净土法门者,至为要紧。综观《文钞》,可以清晰了知,大师弘扬净土,极力彰显净土一法与其他法门之不同,其开显此法「简易殊胜、独特超越、微妙难思」之处,尤其值得净业行人特别注意。大师净土思想虽广,略而论之,可从以下几方面窥知其要。

一、特别法门

佛法无量门,归元虽二无,方便各不同。如何认识净土法门与其他法门之间的异同?此为学修净土者之要务。大师亦特重于此,判其他法门为通途法门,净土法门为特别法门。所谓「仗自力者,名通途法门;仗佛力者,名特别法门」也。详如下文所言: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今以喻明:

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此一分判诠释,简要明了,让人一目了知:佛法虽多,不出二门。一者为通途自力修行之法,依戒定慧断贪嗔痴而了生死,此如画山水,一笔一画渐次而成。一者为特别仗佛力之法,依信愿念佛乘愿往生而了生死,此如照山水,重重峰峦一照俱了。二法之顿渐难易,竖出横超,一目了然。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