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 后身(一) 赞西方者,记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苏轼),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某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岐王子。又其次,善旻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御女。又甚而雁荡僧为秦氏子桧,居权要,造诸恶业。此数公者,向使精求净土,则焉有此?愚谓大愿大力,如灵树生生为僧。而云门三作国王,遂失神通;百世而下,如云门者能几,况灵树乎?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展转下劣矣。即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后身(二) 或谓:‘诸师后身之为名臣,犹醒醐反而为酥也,犹可也,为常人则酪矣,为女人则乳矣,乃至为恶人则毒药矣!平生所修,果不足凭仗乎?则何贵于修乎?’是大有说。凡修行人二力:一曰福力。坚持戒行,而作种种有为功德者是也。二曰道力。坚持正观,而念念在般若中者是也。纯乎道力,如灵树者置弗论,道力胜福力,则处富贵而不迷;福力胜道力,则迷于富贵,固未可保也。于中贪欲重而为女人,贪嗔俱重而为恶人,则但修福力,而道力转轻之故也。为僧者,究心于道力,宜何如也?虽然,倘勤修道力,而更助之以愿力,得从于诸上善人之后,岂惟恶人,将名臣亦所不为矣。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后身(三) 韩擒虎云:‘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荣之也。’不知阎王虽受王乐,而亦二时受苦;盖罪福相兼者居之,非美事也。古有一僧,见鬼使至,问之,则曰迎取作阎王。僧惧,乃励精正念,使遂不至。昔人谓行僧不明心地,多作水陆灵只,虽未必尽然,容有是理。下生犹胜天宫,天且弗为,况鬼神乎?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 莲池大师《往生集》卷二 愚闻之。古德云。士大夫英敏过人者,多自僧中来。然尝疑之。迷而不返者什九。不负宿因者什一。其故何也?五浊恶世,多诸退缘,贤者所难免也。故戒禅师后身为东坡。青禅师后身为曾鲁公。哲禅师后身耽富贵。多忧苦。夫东坡最为亲近法门。而曾公已不之及。彼哲老之后身。其迷抑又甚矣。古今知识。所以劝人舍五浊而求净土也。然则刘遗民而下诸君子。所得不既多乎 禅师转世的教训 《龙舒净土文》卷七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七 国学进士王日休撰 参禅者多不信净土,以谓著相。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说甚善,然极不易到,反成弊者多矣。今故详言参禅之弊,且引事迹为证。与诸修行不知其要者,并举而言。故此卷名“指迷归要”。 青草堂后身曾鲁公 宋朝有二青草堂,在前者,年九十余。有曾家妇人,尝为斋供,及布施衣物。和尚感其恩,乃言:“老僧与夫人作儿子。”一日,此妇人生子。使人看,草堂已坐化矣。所生子,即曾鲁公也。以前世为僧,尝修福修慧,故少年登高科,其后作宰相。以世俗观之,无以加矣。虽然,此亦误也!何则?此世界富贵不长久,受尽则空,又且随业缘去轮回,无有了时。不如且生西方见佛,了生死大事,却来作宰相。故虽入胞胎中受生,此一性已不昧。所以虽在轮回世界中,已不受轮回,而生死去住自如矣。今未能了生死,乃念区区恩惠,为人作子,则不脱贪爱,永在轮回。其失计甚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