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21句至29句)(2)

【颂】四大天王察善意 统领鬼神日巡逻 祸福无门人自召 因果迴圈莫怪他 【解】这句文是说的四大天王,他们常来视察人间,谁做善,谁做恶都记下来,不止单单四大天王来巡逻,他们统领的很多鬼神,也来察善恶,不止有

【颂】四大天王察善意  统领鬼神日巡逻

祸福无门人自召  因果迴圈莫怪他

【解】这句文是说的四大天王,他们常来视察人间,谁做善,谁做恶都记下来,不止单单四大天王来巡逻,他们统领的很多鬼神,也来察善恶,不止有形的善恶他们可以察到,就是无形的,你心里打了一个恶念他也知道,你打了一个善念他也知道,你打了恶的妄想便受恶的果报,你打了善的妄想便受了善的果报,一举一动他们都知道。「统领鬼神日巡逻」,他们带领很多鬼神,不止白天去察善恶,晚间也巡逻,不论做什么事他们都知道。所以说:「祸福无门人自召」。得到飞灾横祸或得到福,像不知不觉发了财这福报也是自己招来的,祸也没有门,福也没门,是人自己招来的,作善得福,做恶招祸。「因果迴圈莫怪他」,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丝毫不会错,所以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特别小心注意,不要错因果,错了因果到受果报时就会后悔了,所以因果是迴圈无端的,种因结果来回轮著,不要怪旁人,都是自己造的,所以说菩萨畏因不畏果,众生畏果不畏因,刚好相反。菩萨在因地时非常小心,不会错因果,所以也不会错果报,众生在因地时时刻刻的种下恶因,受到果报时却怨天尤人,天也不公道,人也不好,使我受苦,不知皆是往昔因果所应受的果报,所以说「莫怪他」,不要怪旁人,在这世界上一举一动都要特别小心,不要不守规矩,你一错了因果,后悔就无穷了。

(二四)陀萝离瑟赧

【释】陀萝即尼摩罗。化乐天也。曰瑟赧者。兼色天中。惟于颇罗。即广果天也。

【颂】化乐天宫变化奇  逍遥自在世间稀

衣食遂意适可止  既无烦恼更无悲

【解】陀萝是化乐天,离瑟赧即包括广果天。「化乐天宫变化奇」,化乐天的变化很奇怪。「逍遥自在世间稀」,在那儿很快乐,逍遥自在什么工都不必做,思衣衣来,思食食至,想什么有什么,再没比这更逍遥自在了,就是现在科学时代什么电脑,也比不得这个自在法。「衣食遂意适可止」,衣服来了,你需多少就来多少,也不多也不少,正够。吃饭也是这样,来的饭也是不多也不少正够你吃,衣食遂意。「既无烦恼更无悲」,化乐天只受妙乐没有烦恼,没有悲痛,虽然没有人间烦恼忧愁,只是快乐,但这并不究竟,当天福享尽还会堕落。当五衰相现时寿命也没有了,所以当天福尽时还是有苦,还会堕地狱转恶鬼,做畜生,因为不究竟,所以在佛教不修此天的福报,就再快乐也不值得欣羡。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持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诚意正心,修身,格物,何谓「格物」?即格除一切物欲,也就是没有贪心,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则持此咒就有大感应,有人不懂咒的意义就冒冒然说楞严咒是许多小的咒合成的才这么长,说这话的连小孩子都不如,小孩子说的话也会听见大人说过跟著说,不会错的那么厉害。若说楞严咒是许多短咒接连在一起,那么这些短咒是什么咒?若你说不知道何以便说它是许多短咒合成呢?这简直没有根据,这些短咒自己有没有名字呢?若没有,这咒是谁说的,连个名字都没有,还算什么咒?所以说话必须负责任,不能随便说说。尤其是个学者,自己随便说说,教出的学生也一定随便说说,一点根据也没有。

  所以楞严咒从一开始就是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然后又皈依十方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菩萨,然后又皈依初果圣人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然后又皈依天,这皈依天并不是要奉行诸天的法,只是恭敬诸天,本来出家人谁也不必礼拜,出家人应受诸天的供养,为什么又要恭敬诸天,诸天礼拜你,是因你有道德,有修行,你自己可不能有贡高心说:你知道吗!一切护法诸天都向我叩头顶礼,不可生出如此贡高我慢的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就算自己道德圆满了也要「有若无、实若虚」,自己有道德而不执著,你有真实的学问也不要自满,这样才是一个修道者。

  所以修行人诵持这个咒也要恭敬诸天善神。不但善神须恭敬,就是恶神也要恭敬。要把自己贡高我慢的习气收敛起来。所以受持楞严咒的好处说也说不完,我也不想说究竟有何好处,因为我若说出,你们去诵持又生出一种贪心,诵持楞严咒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便不是真想持诵楞严咒,你若真想持诵楞严咒,就要把楞严咒当成吃饭,穿衣,睡觉那么重要,我们就是应该这样做去,至於会得到什么感应,灵验都不去想它,因为你这一想也是妄想,未成功,怎可打这个妄想,就像一个小孩才生出来,连坐都不会坐,就想要跑路,走路还不会呢!怎么会跑路!他为什么这样想呢?就因为不懂,等到会跑路了,又想要飞,你说这能办得到吗?根本不可能的事,何以要想?又不是小鸟,也没长翅膀,就要飞,这个妄想实在太大了,诵持楞严咒也是如此,修行就修行,不要存著有所得的心,说我一定要怎么样,如你说我一定不要死,到时还是要死,没有办法不死。所以这想只是妄想,若能认真修行,证果了,生死了了才算。你想不死就不死,而不是在那儿想,我不死我不死,我要保护这臭皮囊,保护来保护去,到时还是说声再见就跑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