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所生国土,多有陂泽,大富饶财,受第一乐。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之所爱念,以余业故。 四、众彩地: 1.见此众生心有净信,为比丘僧,染治袈裟,若毕钵罗、若赤、若黄、若紫、若绀、若栴檀、若青、若绿、若黑、若碧。以此众色,为出家人染治法服。 2.是人命终,生彩地天,受天快乐,众彩衣鬘以为庄严;其身常出种种光明,以照其地。彼彩地天游戏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3.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为一切人之所爱敬,大富饶财,生于南天无恼乱处,以余业故。 五、质多罗地(杂地): 1.若众生信心、悲心,以种种食施与持戒、不持戒人,是人命终,生质多罗天。以种种业得种种乐,种种敷具,受种种乐,种种游戏。诸园林中,与诸天女娱乐受乐;种种山林,溪峪峰岭,游戏其中。此天受于种种爱业,乃至业尽,从天命终。 2.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大富多财,常行正法,乘大船舫,以求财宝,以余业故。 六、山顶地: 1.若众生以善修意,为遮寒热,造作义屋,令人受用,是人命终生山顶处,受天快乐,五欲自娱。以众善业得生彼处,受天悦乐,河水流泉,莲华浴池,而相娱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认识天界之四王天—十三 海涛 辑 2.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为大王师,众人所爱,以余业故。 七、摩偷地(美地): 1.此众生修行善业,受持禁戒,利益众生,柔濡悲心,质直不谄,不恼他人。 2.以食布施,道行沙门、婆罗门,贫穷、病苦、孤独之人,或一日、二日,乃至多日,常供不息,是人命终,生于美天,受天快乐,游戏受乐。受自业果,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3.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受富乐,近岷茶山,受大王封,以余业故。 八、欲境地: 1.此众生于持戒人,若邪见病人,施其所安,饮食汤药,令离病苦。是人命终,生欲境天,受天快乐,无所怖畏。同地诸天,悉皆供养,以业胜故,乐报亦胜。譬如灯大,光明亦大。 2.以善业力,生于彼处,受五欲乐,如意游戏,受诸欲乐,于彼受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3.若有余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第一端正,无所怖畏,大富多财,王所敬重,众人供养。寿命延长,生好国土,生值正法,不生恶世,以余业故。 九、清凉池: 1.若有众生信心、悲心,见诸众生临终渴病,见阎罗使,生大怖畏。以石蜜浆,若以冷水施此病人,以是因缘,是人命终,生清凉天,受天快乐。其地具足,流水河池,戏乐之处,于彼天中受种种乐,目视则足。 2.如是天中,受第一乐;如是天乐,随意所受。于此林中,游戏受乐,眼视妙色,耳闻爱声,鼻闻妙香,舌得上味,如是离垢,其心清凉。 认识天界之四王天—十四 海涛 辑 3.五根境界,皆悉受乐。为如是等六欲所烧,日夜增长六欲之火,纵逸炽然,而不觉知。生放逸地,放逸坏心,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4.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离饥渴,无有疲倦,不值饥怖,受第一乐,一切世间人所爱念,为设敷具,供身医药,以余业故。 十、常游戏地: 1.若有众生为修禅者,生厌离故,图画房舍,作死尸观,是人命终,生常游戏天,常受快乐。其地皆以金毘、琉璃、珊瑚、因陀、青摩尼宝以为庄严,游戏受乐。无量音声,甚可爱乐,不可具说。 2.饮食、衣服、华香之具,随念即得。无量游戏,游戏之乐,行于虚空;见诸亲友,心亦悦乐;行众宝山,亦受悦乐。成就如是无量悦乐、五乐音声,自业成就,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3.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有种种游戏之处,着于种种缯彩衣服,爱种种语,种种游戏,以余业故。 肆、四王天之第四住处——三箜篌天 ◎三箜篌天有十种地,何等为十?一名干陀罗,二名应声,三名喜乐,四名探水,五名白身,六名共娱乐,七名喜乐行,八名共行,九名化生,十名集行。是为三箜篌天十地住处。 一、干陀罗地: 1.众生何业生于此天?若有众生信心修身,以园林地,或甘蔗田,或庵罗林,美果之林,施与众僧,令僧受用。此人命终,生干陀罗天,受无量乐。以善业故,天乐成就,受种种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 2.有余善业,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多有田封,大富饶财,以余业故。 认识天界之四王天—十五 海涛 辑 二、应声地: 1.若有众生正行善业,为邪见人说一偈法,令其心净,清凉信佛,是人命终,生应声天,受五欲乐。如是地天,所受之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还退,随业流转,受诸生死,或生地狱、饿鬼、畜生。 2.若有余业,得受人身,生于大姓,豪富第一,人所敬重,身口意善,眷属坚固,奴婢僮客,皆悉具足,以余业故。 三、喜乐地: 1.此众生修行善业,以净信心施人美饮,或施行人清净美水,令其安乐,或覆泉井,恐诸蛇毒、蜘蛛、虫蚁堕于井中,行人饮之而致苦恼。 2.以是因缘,覆盖泉井,不求恩分,为福德故。彼人命终,生三箜篌天喜乐地中。生彼天已,其身光明,如第二日。以善业故,遍身庄严,如是诸根,受无量乐,乃至爱善业尽,从此命终。 3.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常得安乐,王所爱重,众人所念,以余业故。 四、探水地: 1.此众生修行善业,信心悲心,润益之心。见病困者,其命临终,咽喉之中,唿唿出声,余命未尽。施其浆饮,或施其财,以续彼命,是人以此善业因缘,命终生于三箜篌天探水之地,受天快乐。光明威德如帝释王,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业流转。 2.若有余善,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得受人身。从生至终,不遭病苦,无有恼乱,人所爱敬,生好国土,离于饥渴,色貌端正,以余业故。 五、白身地: 1.若有众生识于福田,以净信心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饰治补,以正信心知业果报,作已随喜,复教他人令治故塔,是人命终,生白身天。’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