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得升天

持戒得升天—一 海涛 辑 ◎认识地居天之忉利天 1.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乃欲界六天的第二重天,属地居天,为「忉利天宫」所在,有七宝所成之城壁、栏楯、铃网各七重,天宫全城有千门,各有五百

持戒得升天—一 海涛

◎认识地居天之忉利天

1.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乃欲界六天的第二重天,属地居天,为「忉利天宫」所在,有七宝所成之城壁、栏楯、铃网各七重,天宫全城有千门,各有五百药叉日夜守护。

2.忉利天中天为黄金城,即;喜见城天或称善法堂天,是帝释天主居城,居城周围则由饮食、衣服、米谷、华鬘、工巧、戏女、众香等七市环绕,城外并有三十二天分布各方。即:住峰天、住山顶天……清净天等,合称三十三天。

3.持戒者生于天中,受天快乐。以有智故,命终退时,不堕恶道。以何等戒、有几种戒生于天中?以何相生?

一、不杀生戒,生四天王处;

二、不杀,不盗,生三十三天。

三、不杀,不盗,不行邪淫,生夜摩天;

四、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恶口、绮语,生兜率陀天。

五、受世间戒,信奉佛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生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亦如是。

4.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受不杀戒,生四天处,身量色力,富命第一。

5.知业果报,观微细因生于天上。彼见思心,为胜戒因,上中下戒,生六欲天。心胜业胜,生于六天,以心胜故生处亦胜。

◎众生以何业故生三十三天?

第一天、住善法堂天:

一、帝释天王之所拥护。若人持于七种之戒,不缺戒,不穿戒,不隟戒,坚固持戒,不可讥嫌,布施修心,于福田中称时而施。(七戒:十善业中的身三业与口四业)

二、若施阿罗汉,若看病人,若父母,若阿那含,若斯陀含,若须陀洹,若起灭定,若道行人,行慈悲心,欢喜舍与,于怖畏者施其寿命。

持戒得升天—二 海涛 辑

三、是人命终,生善法殿,作释迦提婆,姓憍尸迦,名能天主。有九十九那由他天女,以为眷属,恭敬、围繞、供养帝释。

四、以善业故生此天中,业尽则退。业果因缘而生此天,于此天必有退没,当自勉力以求安隐。

第二天、住峰天:

一、此众生教人持戒,乃至一日一夜,不杀众生,亦不偷盗,不犯王法,不行偷盗,乃至小罪亦不故犯,是人命终生于第二天。

二、住山峰天,其身光明,如意大小,神通自在,随意所念皆悉即得,得已不坏,无能夺者。

三、一切天众受自业乐,乃至爱善业本所持戒,不杀、不盗,善业既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四、若生人中,住于山谷,大富饶财,端正第一,园林欝茂,寒暑调适,以余业故。

第三天、住山顶天:

一、若众生持二种戒,见诸众生被缚幽闭,解之令脱;行于旷路,为饥所逼,不盗他人甘蔗、果菜;虽有势力,不夺他人浆水饮食;以其不杀放众生故,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山顶之处,受无量乐。

二、以善业故,其地诸天,种种河林,饮食香洁,从河而流,千万天众游戏娱乐,所服天衣,无有经纬,身具光明,无有骨肉,亦无津污,口意无惓。

三、常怀欢喜,行步庠序,歌舞戏笑,乃至爱善业尽,身口意业,清凉业尽,第一乐报,决定业尽。从天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四、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巨富饶财,乐修智慧,游戏歌舞,所生国土,多处高原,以余业故。

第四天、善见城天:

一、若有众生修行持戒,救于溺人,令脱水难,或将被戮,救赎令脱,或以自身投深水中,救彼溺人。

持戒得升天—三 海涛 辑

二、若有恶人,教令偷盗,不从他教,不行偷盗,乃至行于旷野,饥渴所逼,尚不盗人粮食、果食,尊敬于戒,于微细戒心生畏惧,不敢毁犯,是人命终,生善见城。

三、所住诸天,受于天乐,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随其本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四、若有善业,得生人中,常受安乐,多闻知见,常爱音乐,歌舞戏笑,爱于节会,多饶资生,不遭疫病,离于忧恼,以余业故。

第五天、钵私他天:

一、若见持戒人贫穷,乞索财物、饭食;见大贫人,分餐惠施,减妻、子分而施贫穷、盲冥、孤独、困病之人。

二、善信修集,见他犯奸,为官所执,从右门出,执事魁脍,欲断其命,怖畏目冥,救令得脱。是人命终,生三十三天,钵私他地。

三、彼诸天子,三众林中,一一游处,一一华池,种种鸟音,闻之悦乐,不知厌足。爱火所烧,乃至爱善业尽。从天命终,业所系缚,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四、若生人中,妙色端正,生大种姓,功德具足,富乐自在,随心游戏,无病安隐,寿命长远,生值善世,或值中国,不生边地,或为大王,或为大臣,多饶财宝,为大商主,以余业故。

第六天、住俱咤天:

一、若有众生获执贼人,不加罚戮,不令苦恼,或他捉贼,令其得脱,以润益心,利益众生;

二、供养父母,奉施病药,随心所须,不盗父母所有资财,悦意软语,利益少言,常以香华供养、礼拜;

三、念佛功德,恭敬师长,礼拜问讯,和言软善;

四、见恶知识,而不亲近,不乐其行;

五、不善恶人、不正行人、世间所贱,不共同行,不与同住;

持戒得升天—四 海涛 辑

六、亲近宿老,遵奉祇敬;

七、受佛禁戒,智慧具足;

八、真心持戒,不恼坏他;

九、众人所爱,善言赞叹、软语;

十、供养奴婢僮客,不横加怖;

十一、饮食知足,不饮余食;

十二、不恼众生,不喜瞋恚;

十三、不与下贱屠儿、魁脍贩卖贸易,卖买赁直;

十四、不诳众生,不入酒肆,不为女人之所轻易,不坏威仪,进止庠序;

十五、言则奉行,不求他人好恶长短,心不怀恨,不说毁呰,亦不言讼;

十六、见他田植,不生嫉妒,租税依法,不欺王者;

十七、不盗他田溉灌之水,若昼若夜,不取他果。

十八、一切众恶,悉舍不为,或一一止,或复下止。

(1)云何下止?遍作诸业,是名下止。

(2)云何中止?作已忏悔,毁呰不作,是名中止。

(3)云何上止?不作遍业,不教他人,劝他令舍,不生随喜,舍离恶人中下之业。如是三人,得三种果,谓上、中、下。

十九、如是行善,舍恶业人,身坏命终,生俱咤天。既生天已,身无骨皮,离于污垢,受乐成就,不可称说。

二十、此天所受五欲之乐,上妙色、声、香、味、触等,乃至爱善业尽,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