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得升天(4)

七、若生人中,常值善世,不值刀兵,生好国土,园林具足,稻麦、甘蔗、花果具足,大富之处,常值正法,或为大王,或作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敬,端正第一,诸根成就,子孙具足,以余业故。 持戒得升天—十二 海涛 辑

七、若生人中,常值善世,不值刀兵,生好国土,园林具足,稻麦、甘蔗、花果具足,大富之处,常值正法,或为大王,或作大臣,为一切人之所爱敬,端正第一,诸根成就,子孙具足,以余业故。

持戒得升天—十二 海涛 辑

第十六天、鬘影处天:

一、众生何业而生彼天?彼以闻慧见此众生善业、善心,不杀、不盗。云何不杀,云何不盗?几种不杀,几种不盗?

(1)不杀生者,自不杀生。若种种鱼鳖,若珂若贝,不取不卖;见杀生者,教令住戒;见他作者,心不随喜,劝令安住善道之中。是名不杀生。

(2)云何不盗?若此善人以清净心直心持戒,不以贪心,或佛塔庙,或于僧中烧香之处,不嗅香气,不以方便令熏其衣。若香至鼻,心不贪着。是名微细不偷盗戒。

(3)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令住善道。如是众生自利利人,以何等心利益众生;见杀生者如杀己儿,观诸虫蚁亦复如是,亦教他人令住善道。

二、云何布施?若贫穷人勤苦得财,以用布施。持戒行人得初禅者,在器之食分半施之,亦教他人令行布施。如是之人自利利他,命终之后,生鬘影天。于此天中,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三、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常受快乐,花鬘涂香以为庄严,坌以末香,心常欢悦,或为王者,或为大臣,大富饶财,为一切人之所爱敬,无有怨敌,亦无病恼,以余业故。

第十七天、柔软地天:

一、众生何业生彼天中?持戒人不杀、不盗,生此天中。

(1)云何不杀?有诸众生,为贪财利恣足五欲,断毒蛇命,取其宝珠,以自供命;持戒之人不为此事。是名不杀,亦教他人令行不杀,乃至蚊蚁、微细众生,亦不故杀。

(2)云何不盗?不以盗心取人草土,乃至微细,亦不故取,乃至他人所有书记,不以盗心书写自用。是名不盗。

二、云何布施?是持戒人贫穷乏财,以无贪心减身资分,施初禅人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资生之具,或施一食,或于僧寺平治僧地,令僧去来,安隐无难。如是自行布施,亦令他人安住善道,劝于他人,令舍恶业。

持戒得升天—十三 海涛 辑

三、是持戒人不杀、不盗,自利利他,以是因缘命终生于三十三天,生此天已,受天快乐。其地皆以柔软天缯以为敷具,遍覆其地,柔软滑泽。若天行上,随足上下,足蹑则偃,举足随平。

四、如是天众为爱所覆,放逸游戏,如心所念,受五欲乐,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五、若生人中,常受安乐,常爱华鬘、涂香、末香,大富饶财,直心善心,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信受其言;众人所爱,妻、子具足;善行礼义,不失仪式;所有财物,王、贼、水、火所不能夺;王所供养,生大种姓,以余业故。

第十八天、杂庄严天:

一、若持戒人,不杀不盗,亦教他人,令住善道。云何不杀、不恼众生?

(1)自不杀害,不教他杀,亦不随喜,亦不亲友杀生之人,乃至不与语言交接,不听他人不净之语,不同路行。

(2)复有不杀,有诸众生或以歌音,或琴乐音,箜篌箫笛,诳诸禽兽,令堕网陷,此持戒人,不作如是方便杀害,亦教他人,令行不杀。见他作者,赎令得脱,心不念杀是名不杀。

二、云何不盗?

(1)或有众生,虚妄诳诈,商贾求财,行于非法种种偷盗。

(2)云何诳诈?或以碎沙杂余财物,称而卖之,见其为非,劝令不作,方便教言,莫以妻子自身财物恶友因缘而作偷盗,若行偷盗,命终堕于地狱、饿鬼、畜生。偷盗果报,受大苦恼,如是自不作恶,亦劝他人,令离恶法,因缘既至,能舍不取,如是之人,自利利人。

三、云何布施?或入大海,过大旷野,以求财物,或从他人,佣力求财,布施贫穷苦恼之人,心生敬重,诸根悦豫,而施与之。或以此物,施二禅人,或施贫者,是名布施。

四、云何不杀?

(1)若诸猎师罗网捕鸟,若人捕鱼,其人见之,以物赎命,还令得脱,思惟欢喜,诸根悦豫,亦教他人令赎生命,心生随喜,我为善业,恒愿修习,亦令他人修行善业。

持戒得升天—十四 海涛 辑

(2)如是二种持戒利益(不杀、不盗),自利利他,命终生于三十三天,种种厕填庄严之殿而于中生。

五、善业之人生此天已,种种摩尼光明晃曜,厕填庄严。其身光明,种种色衣、种种天女,种种衣服庄严其身,住在其后。初生天子作如是念:「我以何业,而生此处?」自念前生修善业故,来生此天,即自叹曰:「奇哉善业,我修行故,来生此处!」

六、生欲因缘

(1)如是天子既思惟已,以善业故,初闻乐音,天女歌音遍一切处山峰宫殿,美音充满,禽兽率舞。闻此歌音,百倍受乐(心生乐着)。是名第一生欲因缘。

(2)既着声已,心复生念:「欲是众色。」即时回顾见诸天女无量色相,不可譬喻,具足庄严。「是谁天女?谁之所摄?」心既念已,欲心即生。尔时天子既闻歌音,又见美色,即时回身,至天女边,欲受触乐。是名第二生欲因缘。

(3)心使诸根,贪于境界,心缘自在。天子欲心触诸天女,天女以身亦触天子。是名第三生欲因缘。

(4)无量无等香熏之气,不可譬喻。天子观之,从何所来,即知此香从天女生。便以欲心,抱持天女,嗅无等香。是名第四生欲因缘。

(5)于四境界,心爱染乐。时诸天女以种种饮食须陀之味供养天子,是名第五生欲因缘。

七、五衰相现,随业流转

(1)如是天子受天乐报,初生之时,忆念宿命,以着欲乐,皆悉忘失。

(2)复以欲心往诣天女。天子游中,受五欲乐,游戏自娱,与诸天女种种庄严,受天善业。经于久时,以放逸故,而不觉知。

(3)如是天子受五欲乐,业尽还退,放逸覆心,不观退没,爱心所迷,欲火焚烧,心着欲乐,而不觉知。若衰相现,怖畏成就,见无常变,决定必退,尔乃心觉。

持戒得升天—十五 海涛 辑

(4)如是天子乐着放逸,乃至爱善业尽,命终还退,随业流转,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5)若有余业,生于人中,受第一乐,财宝具足,端直不谄,生于中国,识邪正行,知法非法,一切善人顺法之处,知报恩处,而于中生。

(6)为一切人之所乐见,一切长幼皆生爱敬,常无病恼,端正第一,大力无畏,安慰一切,妻、子具足,所有财物,王、贼、水、火不能侵夺,以余业故。

第十九天、如意地天:

一、若有众生以正见心信业果报,坚住正见。其心质直,不恼众生,孝养父母,顺法修行,而不懈怠,恭敬三宝——佛、法、众僧,不杀、不盗,不教他作,亦不随喜。见他作者,劝令不作。为诸众生说于业果,令住善道,不杀、不盗。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