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方能与人共生、与人共体,才不会有纠纷争执。
修行就是慈悲 ◎学佛须知三件事:( 1)深信因果。(2)恭敬三宝。(3)无限的容忍。 ◎自己有过,高高兴兴地改过;别人有过,心平气和地劝导。 ◎不肯布施是贫穷相;永远布施的人,永远不贫穷,因为至少他内心富有。 ◎要显现空性,先懂得二种心态,( 1)感恩心。(2)柔软心。就具足忍辱。 ◎要求别人很容易,要求自己太难了,这是大多数人易犯的毛病。 ◎修行人就是要将有事化为无事。修行人就是要将烦恼化为无烦恼(菩提)。修行人就是要使自己安乐,也使他人安乐。 ◎慈悲的对象不仅于人,也要普及于其它众生,乃至一切无情有情万物。 ◎印度圣雄甘地说:从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民族品质的高下。只有善待动物的民族才能建立伟大的国家。 ◎令人尊敬的人有共同的特性;懂得照顾,能体察别人的感受;懂得谅解,能同情别人的处境;言语温和,行为有礼,常保自己美好的品质。 ◎做为一个修行人必须先做后说,先实践再说,能说不能做,不是真慧、真修行人。 ◎若闻苦恼悲伤事,必要观想:若闻苦声,当愿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除;若见病人,当愿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除;若见意外死亡,见亡者,当愿众生,离苦得乐,业障消除。 ◎有一些语,只能存放在自己心中,作为智慧的教育,说出来好似在训导对方,反而显出自己的愚痴。自己要做好,也要尊重别人。 ◎原谅别人,检讨自己,吃亏便是占便宜。 ◎学佛最重要的是学大地的谦虚,学虚空的如幻、包容。人之伟大是由心量大小而定。 ◎万法皆是由因缘所生起,应当广结善缘,普遍建立良好的关系,若能体会‘缘起’的道理,人才能生出一颗慈悲喜舍的心。 ◎修行人要有度量,要广结善缘,怕因果要惜福。柔和谦顺,不起爱憎。利益他人,圆满他人,感动他人,心中无事,无烦恼,一切言行皆为报恩,只是尽本份而矣!无有功德可言。 ◎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说话,说话是一种责任,不是权利或享受,要尊重对方的自尊心。 ◎讲话急促的人,修养一定不好,沉默微笑、从容,不要随便发表意见。 ◎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看自己的毛病,不要看别人的问题,要求自己(严以律己),不要要求别人(宽厚待人)。
慈悲之爱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有人问:‘何谓慈悲?’大德答:‘无佛可成为慈,无众生可度为悲。’ ◎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行住坐卧总是禅,万般计较皆是空。 ◎一家饱暖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冤。 ◎知足常乐,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佛是宇宙平等的原理,法是宇宙差别的现象,僧是宇宙和合的状态。 ◎师长以五事敬祝弟子:( 1)顺法调御。(2)诲其未闻。(3)随其所问,令善解义。(4)示其善友。(5)尽以所知诲授不吝。 ◎心灵之道是相当容易的,放下爱恨,然后顺其自然。 ◎想要快乐,就是想要‘生’;要沮丧,就是要‘死’。这个从此刹那到下一个刹那的‘生’与‘死’,就是无止尽的轮回。 ◎怨由亲生,无亲则无怨。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乃凡夫之爱执,圣人不然,圣人‘无缘大恶,同体大悲。’ ◎无所得就无所失。 ◎佛陀的心中没有敌人。 ◎将顶礼变成一种对你周遭世界关怀的方式。 ◎寂静是形成一切伟大事业的基本要素。
慈悲就是戒 ◎贪心犯戒,其罪尚轻。若嗔心犯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贪犯戒,尚摄众生。因嗔犯戒,弃舍众生。 ◎食众生肉者,即失一切慈心,断于信根。是故大慧菩萨,为护众生信心,戒一切诸肉悉不应食。何以故?世人食肉,多不信三宝。杀啖众生,如恶罗刹,断我*轮,灭绝圣种。一切不善,由食肉起故佛弟子乃至不应生食肉想,何况食啖。《入楞伽三昧经》 ◎佛告阿难:人生世间,祸从口出。当护于口,甚于猛火。猛火炽然,烧世间财。恶口炽然,烧七圣财。《大报恩经》 ◎犯戒有五衰耗:一者、所愿不遂。二者、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者、身所至处,众不爱敬。四者、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当入地狱。《阿含经》 ◎破戒有五过:一、自害。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贫穷,善神远离。二、为智所诃。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三、恶名流布。毁戒之人,三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不喜见。不善之名,闻于远近。四、临终生悔。毁戒之人,老死临期,恶境现前,追悔无及。五、死堕恶道。毁戒之人,既亏梵行,全无善因,福尽苦至,即堕恶道。《四分律》 ◎尊者目连,佛弟子中神通第一,洞见六道报应,善恶不爽。时恒水边,有一鬼问尊者言:我举身溃澜,苦不堪忍,何罪所致。尊者答言:汝为人时,喜咬诸肉,杀害众生,今受华报,果报在地狱。一鬼常患头痛,男根溃败。闲言是何罪报?尊者言:汝为人时,于塔庙清净之地而行邪淫,今受此报。一鬼常在不净中嗽食秽物,臭恼缠身,问因何故?尊者曰:汝生为婆罗门,不信佛法,尝以秽食,施持戒沙门,以是因缘,受此臭恼苦报。《饿鬼报应经》 ◎若有众生,于过去世或毁于法,或谤圣人,于说法者或作障碍,或抄写经法洗脱文字,或损坏他法,或暗藏他法,由此业缘,今得盲报。《大集经》 ◎昔有沙弥,贪食乳酪,其心时常恋著酪味,思念不离,命终堕为酪瓶中虫。沙弥之师,得罗汉果,值僧分酪时,其师言,汝等食酪,莫伤酪中沙弥。僧言:此是虫,何言沙弥?答曰:此虫生前是我沙弥,不守戒,心贪爱酪味,随念堕为酪瓶中虫。《大智度论》 ◎诸天报满,命终时。若先世有偷盗业,尔时见诸天女夺其所著庄严之具,奉余天子。若先世有妄语业,闻诸天女所说,生颠倒解,谓其恶骂。若先世以酒施持戒人,或破戒而自饮酒,临终迷乱,失其正念,堕于地狱。若先世有杀生业,寿命短促,疾速命终。若先世有邪淫业,见诸天女皆悉舍己,共余天子,互相娱乐。是则名为五衰相也。《正法念处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