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是最好的性格,能随因缘,不计较、不比较、不执著,这就是佛法。 ◎‘多闻’并不一定能够增长‘道力’,而是要善于观照,观照即修行,才能纠正自己的错失。 ◎信仰的层次,必须藉著智慧、体悟的提升,是故听经闻法,乃修持上不可或缺的途径。 ◎如果没有正见、正见,所有的佛法都是偏执唯有正知、正见、正念,才是真正的佛法。
常拥慈悲心 ◎禅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并非外来物,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心。 ◎凡是向外追求而不反求诸己的,到最后都会空虚,进而执著自己的情感而产生烦恼。只要确立心灵的主体性,让心灵自由自在,不被外在的情感所牵绊,才是解脱之道。 ◎宽恕,是可以解决万世仇恨的。如能包容、慈悲,将爱心升华、扩大,才能抒解心中的不平。 ◎爱是理性的牺牲,而不是感性的占有。爱是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奉献,爱是美化外在环境,净化内在心灵的源头,爱是慈悲的显现,也是修菩萨行、广披有情的甘霖法雨。 ◎学佛修法最重要的是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再造‘业因’。 ◎人不聪明,愚笨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有心,用心在佛法上,用心在道业上,用心在利众上,身心自然就能安住。 ◎我们的‘心’就是被这种‘贪’,跟那种不喜欢的‘嗔’,还有‘无明’的这些不明道理、不正确的这些心态所左右。 ◎学佛修行之可贵,在于常涌慈悲心,视万物与我一体,同体大慈力,同怀大悲心,即使在境界现前时,亦能超脱凡情、俗念,拂逆困厄,而不变道心。 ◎般若智慧的前提,乃是大慈大悲之心,若只单修‘慧’而没有‘悲心’的话,你的智慧中就会夹杂著傲慢。 ◎人间的一切事物、财富、名位、爱恨、情仇,无一不是如露如雷,刹那变灭。唯有不再执著,放下万缘,远离虚妄,才能生活在自立、自主、自由、自在的美好意境中。 ◎财富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为了便生活更美好、幸福,我们可以追求财富。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心灵世界,它比有形的世界更宽广更美丽。只要用心去融合即可实现。 ◎不必企图改变世界,也不必把自己躲入黑暗之中。其实宽容与了解的心,是心灵平静的因素,而爱、忠诚与关怀,才是人生不渝的宝石。
慈悲与智慧 ◎忍辱,是拥有‘希望’的唯一法门。 ◎理想的净土,是落实于现实的人间。 ◎认错,是对自己最大的包容。 ◎菩萨道就是走向社会人群,以众生为根本的修行方法。 ◎身体的勇敢,是动物的本能;精神的勇敢,才是更高超、更真实的勇气。 ◎小偷,其实是向自己偷东西最多的人。 ◎在道场中都有是是非非的,聪明的人看见之后,会毅然的离开道场。但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就会以‘是’为学习,以‘非’为检讨,使整个道场运作不息,并且精进不已。 ◎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拥有土地、大厦、金钱及权势,也不是拥有知识、技能、学历及才华,而是拥有一颗‘诚实’的心。 ◎真正的残疾,不是外在的身根不全,而是心里没有慈悲、包容。真正的缺陷,也不是环境的困顿,蹇厄,而是自己丧失信心。 ◎当怜悯转为慈悲,当世情转为智慧,当一颗心与佛法澄然相映时,这蜉蝣过客般的人生,这感恩回馈的人生,才有了意义。 ◎‘当下’,就是此时此刻,也就是一心不乱,也就是平常心,也就是正念相续,也就是不跟著五光十色的妄念走。只有‘现在’,不沉溺‘过去’,不幻想‘未来’的心境。 ◎人生最大的牺牲,就是牺生享受;最大的享受,就是享受牺牲。 ◎信仰是‘理智’的延绩,而不是‘感情’的作用。 ◎世间人要对法律负责任,而修行人是要对‘因果’负责任的。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而拥有却是为了做更多的付出。 ◎慈悲是一种把感情升华,变成为众生的‘大爱’,而不是私爱,是一种平等的爱,而不是有选择的爱,也是一种只知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更是一种清净而没有染欲的爱。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自己有多高的学问,而在于自己有多少的‘涵养’,可以安顿自己,也可以清醒别人。
以慈悲为住 ◎渡众利生,是一种义工圣职,也是一种生命的奉献,更是一种力量和时间的布施,所以严格说起来,义工是一位知行合一的菩萨行者。 ◎承受业报,也是一种消业的方法,因为当一个人的业力重到无化解余地时,唯一的化解方法,恐怕只有承受业报才能消业。原因是自己的业力太重,又没有足够的福德可以转化业报的缘故。 ◎真正的看透即是看破,是提起精神为大众服务,付出心血的。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自己生命交给别人,任人宰割一样。 ◎感受清净、自在、万缘放下的轻安,是一种真正解脱的柔软心安。 ◎不要用贪婪、嗔怒、嫉妒、愚痴的眼睛看这世界,别忘了你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贡献自己所学、所能,多为利益众生而尽一份心力,这才实在,因为一个人所能留给别人的,就是他曾付出的一切。 ◎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能够把握住了现在,同时也能掌握了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 ◎时间是无常的代名词,而执著是生命中最大的缺陷。 ◎生死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转变,并无‘真实’之体。 ◎以道德为衣,以无为为食,以慈悲为住。 ◎生死轮转如时钟,没有停止,要脱离生死轮回,必须要涅槃,从世间生死到出世涅槃,不外要修行。 ◎你要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是众缘和合、众力所成,非独一人所能,是故应怀感恩的心。 ◎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生、因缘灭的无常变化,唯有放下内心的贪、嗔、痴,证悟真如法性,才能真正不受‘无常’的影响。 ◎‘我’之存在,其确实性是一定的时间、空间,因果、行动、反应之间的关联。时光流逝,关联就会改变,所以,‘我’之所以为我,大部份也是现象的。 ◎在因缘法则下,使我们警惕到人生的短暂无常,必须把握‘当下’,在有限的生命中,加紧修行,开发内在的美德,才能步入清净圆满的道路尽情地发挥生命无限的价值。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