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驯马师(2)

佛陀默摈阐那,是因为他了解到再也没有别的方法能调伏阐那。此外,也是为了保护其他僧众不受精神压迫之苦。所以,默摈他,是如同杀了他一样。 身为一位老师,必须会运用适当的方法来教导不同的人。有一次,一位西方

  佛陀默摈阐那,是因为他了解到再也没有别的方法能调伏阐那。此外,也是为了保护其他僧众不受精神压迫之苦。所以,默摈他,是如同杀了他一样。

  身为一位老师,必须会运用适当的方法来教导不同的人。有一次,一位西方的行者来参访阿姜 查——一位泰国东北知名的禅师。他问阿姜 查说:“老师,我对於是非对错是愈来愈迷糊了。有时你告诉你的弟子一件事,然后我又听到你跟别人说完全相反的话。我到底要相信那一种呢?”阿姜 查回答说:“如果我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一部车子一直往右边开,有掉进路边水沟的危险性,我一定会建议他赶紧转向左边。同样的道理,如果我见到另一部车子一直往左边靠,很有可能掉进路旁的水沟而造成危险,我一定会叫开车的人往右边靠。因此,虽然我要一方往左靠,却要另一方往右靠,但是我使得两者最终都能脱离险境。”

  有些人在困顿中需要的是鼓励与支持,有些人则需要安静地自我省思。不管怎样,我们在这里头所发现的一贯性,就是消减杂染的必要性。总之,我们愈是想保有它,它愈会伤害我们。身、语、意的净化是处方,其药物则是精进用功,使我们的意念能步入正轨,使得正确的言语和行为能同时并进。我们最好是畏惧为恶的那一种弟子,因为,这样才不会损害到我们在心灵解脱上的成长。

  假使我们对恶行不具任何恐惧,那么,我们在心灵道上的增长就会受到剥夺,乃至到最后自刎而死。我们并非指生理上的,而是指心灵上或情绪上的。既然没有任何一件事物能保持不变,而且还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以致在成长的过程里,不进则退,永远无法滞留在原点上。在这精进之中,唯一受影响的人就是自己,其他人都只是周边的景致或“福田”。我们可以藉由慈悲、体谅和乐於助人,来种植功德,然而,我们的杂染同时也在等待我们自己来解决。

  我们对自己的生活要善巧。也许我们会因为自己活著,而认为已经知道如何地生活,但实际上,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懂得如何生活呢?一旦训练到心能处於平静之中,内心便会充满喜悦。我们的困顿会因而愈来愈少,同时,我们帮助他人的机会将会愈来愈多。一旦我们具备了这种善巧时,便是活生生地应证了佛陀的教法。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