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大师云: 有破戒者,不使人知其师,自言博学,只顾自夸伟大。 有破戒者,本欲供养上师,后又转意,收回供物作自己财富。 有破戒者,欺师及同修之友。 有破戒者,轻蔑上师,并自炫己名。 有破戒者,迁其过于上师,并竟言三昧耶清静。 有破戒者,欲点评其无可评论之上师。 有破戒者,虽宣扬上师功德,然乃欲与之竞争者。 甚多顽固之人,自言不闻,即已博学,自言已熟,然未受灌顶,及自言口诀,然实未有。故只有小数能获加持与能力者。
甲四十九、恒常之信
莲师云:“修法者,单言恒常之信,已甚重要,此有十种生信之因!”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大师云: 了知现有之行为,所得及名声无乐者。 信黑白业果。 知必死故,乃感厌离。 知财富与所有、子嗣配偶、及眷属,乃不重要者,以死时不能作伴故。 了知无能选择来生之境,以剩于何处不定故。 知若不修法,得此圆满人身后,将空手而去。觉知任生于六道轮回中,何处均不离苦。 闻三宝最胜功德。 知上师不共大行为功德。 与善友游并住于善处。 忆念或生起上者,渐离轮回。然只生起其一亦甚难哉?
甲五十、十三种出离
莲师云:“若于内心极欲修法者,当具十三种出离!”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大师云: 若不出离家乡,无能胜漫之魔罗。 若不弃家长之作为,无能腾出修法之时。 若具信时而不投入修法,所作业无有了期。 对自己亦无信故,勿谤他人。 若不能弃己所有,无法断世务。 若不与眷属保持距离,难断执著与嗔心。 若不当下修持,不知来生生于何处。 若望未来方作,而非于当下有机会为之,当知将来未必有此机。 勿自欺矣,断汝希求,并修圣法。 弃诸眷属与朋友,爱人与所有。若能当下为之,乃甚重要。 勿争不德之社会地位,而不能带走者。作诸善行,乃甚重要。 勿为明天筹备此乃需或不需者。以修法为死而备,此为甚必需者。 若投身修法,不必为食与著牵挂。一切任运得,吾从未闻见修法而饿死者也。
甲五十一、十三要事
莲师云:“以至诚修法者,当修十三要事!”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大师云: 依具德上师为要。 长久依具口诀上师为要。 对至胜三宝坚信为要。 离纵最微细不善为要。 昼夜各三观无常为要。 修法精进为要。 对众生慈爱为要。 善巧离诸相,及物质执著为要。 对无谬口授,具决定为要。 正守戒律与三昧耶为要。 对自心清明为要。 勿将密法授与不当之人为要。 修法时,竭力并住僻处为要。 若如此修者,修法必成。
甲五十二、法之道
莲师云:“若欲修法,此为其道!” 磋嘉玛白言:“当如何行之?” 大师云: 若欲了空性,当随上师。 若欲解脱轮回,当弃家作。 若知必死,当修法要。 若欲修无二,当弃所作。 若欲具功德,当圆满修持。 若欲离苦恼,当弃随侍及仆从。 若欲得境界,当常修山法。 若欲离执著,当弃家乡。 若欲观景象,当自心之明镜观。 若欲得成就,当顶戴上师、本尊与空行。 似无有一人修解脱法者。
甲五十三、坚毅
莲师云:“若自心修法者,当具坚忍!”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大师云: 食物与财富,皆为幻象,故当弃之。 娱乐、名誉及善境皆为大障,故当弃之。 朋友、眷属与侍从为轮回根本与执著并嗔心之因,故当弃之。 年与月、日与须臾,均损减死前所余之时,故当尽速修行。 无坚毅及正目标者见其眷属、食物、财富与子嗣为甚珍贵,其以散乱为善境,以友伴为乐,不知年月日之逝去,而却数其寿,于死之时,其只有自己作引导。
甲五十四、修法之难
莲师云:“修法为甚难者!” 磋嘉玛白言:“何谓也?” 大师云: 此有持邪见之虞。 修法误为意之造作。 大敌为破三昧耶。 德行为身、语、意不善所污。 教法为野心所毁。 法为欲得财富所衰。 戒为评论他人而坏。 道误以执著为实。 谦恭为渴求可欲者所漂。 果误以为此身得名声。 无修法之师,至为难堪,而此等行者,令人沮丧。
甲五十五、安乐之道
莲师云:“若会者,有安乐之法!” 磋嘉玛白言:“敬请明示?” 大师云: 离边见时,见为安乐。 离沉掉散乱时,修为安乐。 若执著净如虚空,德行安乐。 心之染垢清静,境界安乐。 心离苦恼,住处安乐。 边见清静,慈悲安乐。 执著自内清静,布施安乐。 知食物与财富虚妄,受用安乐。 若无我慢,日用安乐。 若不作家长,离去诸恼,生活安乐。 若不争得恭敬,友伴安乐。 远离幼稚与我执,自得安乐。 依具慈悲与口诀上师,自得安乐。 知空性乃于六道一切有情中,安乐而知其为己亲属。 若断染著时,一切所作皆安乐。 诸相与诸有当下解脱时,大乐而得安乐。 知色声皆幻时,安乐断诸苦恼。 觉知本面时,无勤无功而安乐。 一切意念觉为空性,安乐而以一切所见作修。 知此,一切所作皆安乐。 黑暗时期的众生,永不离我执而无乐,故甚可怜也!
甲五十六、欢喜之道
莲师云:“若能随此等教法,有欢喜之道也!” 磋嘉玛白言:“如何行之?” 大师云: 执著与染著乃无底深潭,弃汝家园乃能欢喜。 学思之领域无涯,觉自本心乃能欢喜。 空言绮语无尽,默然乃能欢喜。 世法思惟乃无止者,住于静处乃能欢喜。 行为无止无作,乃能欢喜。 积财永无厌足,弃所执著,乃能欢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