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杂宝藏经》中,记载了一位先曾以华鬘供养迦叶佛塔、后感生为相貌端正殊特的天女的因缘: “尔时释提桓因从佛闻法,得须陀洹,即还天上,集诸天众,赞佛法僧。时有天女,头戴华鬘,华鬘光明,甚大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诸天之众,见是天女,生稀有心。释提桓因即便说偈,问天女言:汝作何福业,身如融真金,光色如莲花,而有大威德?身出妙光明,面若开敷华,金色晃然照,以何业行得?愿为我说之。尔时天女说偈答言:我昔以华鬘,奉迦叶佛塔,今生于天上,获是胜功德,生在于天中,报得金色身。释提桓因重复说偈,而赞叹言:甚奇功德田!耘除诸秽恶,如是少种子,得天胜果报。谁当不供养,恭敬真金聚!谁不供养佛,上妙功德田!其目甚修广,犹如青莲花,汝能兴供养,无上第一尊,作少功德业,而获如此容。尔时天女即从天下,执持华盖,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而还天上。诸比丘等,怪其所以,即问佛言:世尊,今此天女作何功德,获此天身,端正殊特?佛言:往古之时,以种种华鬘,供养迦叶佛塔,以是因缘,今获此果。”(卷第五) 知道了业增长广大的道理后,就应该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如《法句经》说:“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卷第一)在平时,应该从待人接物的点点滴滴做起,不忽视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心存善念、口出善言、身作善事,让内在的善法越来越多,内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积极,这样的话,打开幸福快乐之门的钥匙就在自己手里,在我们的心田之中。 第三个原理,业未作不遇。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造这种业,就不会受这个果报。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很容易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发生车祸时,有些人死了,有些人受伤,有些人外在看起来好好的,内脏却出了问题,而有些人就安然无羌,什么事都没有。为什么同一车的人会有种种不同的遭遇呢?这就是业的关系。如果没有造过这种业的话,就不会受报,不该死的话,就不会死。反过来说,如果造过这种业,那在这个时候就会死,只要做了,就肯定逃不过,即使是已经见谛的人也不例外。佛世时恶生王带兵攻打释迦族的时候,杀害释种七万七千人,其中很多是见了圣谛的人,但都无法躲过此劫。只有一些不同业者(即先前未造此业的人),在大名长者潜入水里的时候得以逃脱。这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有如下记载: “于时众内多人受筹,既见筹多遂即开门,令王军入。王曰:我已弃舍劫比罗城诸释迦子,任情诛杀。众闻教已,便纵四兵,旗鼓震天,嚣声聒地,随处诛戮,无悲愍心。时释种大名见此事已,于诸眷属起极悲怜,头发蓬乱,即疾往诣恶生之所,白言:大王当与我愿。王曰:欲须何愿?白言:于诸释种,幸施无畏。王曰:诸余释种,我不能舍,汝之家属,随意当出。答曰:我今入池,自沈水底,乃至我身未出已来,眷属皆放。王闻是语,目视诸臣。诸臣白王:此大名者,是先王亲友,允其所愿。王言:若尔少时令出。是时大名既蒙许已,悲愍眷属,忧恼缠心,疾往赴池,自沉水底,即以头发,系着树根,因兹而死。时诸释种,于过去时不同业者,出城而去,或往末罗国,或往泥波罗,或往其余聚落城邑。若于昔时同恶业者,虽出东门,南门还入,南门出,西门入,西门出,北门入,北门出,东门入。诸臣见已,而白王曰:今时释种皆自烧煮。以何得知?诸门出者,悉皆还入。王曰:速看大名,入水何久?遣使观之,见其已死。还白王,知彼已命过。王加瞋怒,即告臣曰:可设高座,我升其上,躬自瞻望,若我不见人血横流、腾波街巷者,我终不能身离此座。即登座遥望。诸勇健人被杀之时,法尔血少。诸臣议曰:仁等应知,今此恶王作大罪业,自为要契,望血横流,何处得有如斯之事?宜取紫矿,煮令色赤,盛满千瓨,当街倾泻,观其流去,与血不殊。如计便作,报言血至。恶生遥见,谓其是血,便作是念:我今望足,宜可归还。时恶生愚人,抂杀释种七万七千,此诸人内,多是见圣谛者。”(卷第九) 业未作不遇,可以在生活中处处体会。比如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感受到来自于别人的伤害,比如觉得别人不尊重我、不信任我、不配合、摆架子、傲慢、处处与我过不去等等。没学佛法的时候,很容易在外境上分别,找他人的过失,认为他怎么怎么不对,如何对不起我。学佛以后,特别是了解了业果的基本原理以后,就知道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在于自己曾经造过伤害别人的业,因为业未作不遇嘛。不尊重、不信任、不配合、摆架子、傲慢、与别人过不去等等,都是以前曾经这样对待过别人,所以现在才感得别人这样对待我。要想不再受这种痛苦,只有努力忏悔往昔的恶业,同时在因地努力改善,不要再这样对待别人,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方法。 第四种,业作已不失。造了业以后,它不会失去。如《福盖正行所集经》中说:“设经无量劫,彼业不能坏,果报成熟时,众生决定受。”(卷第十一)所造的业不会因为时间的变迁而变弱,更不会坏灭消失,即使是微小而久远的业,也终有成熟感果的一天。佛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在晚年不幸遭到外道的痛打,整个身体被棍棒打得像烂泥一样,血肉淋漓,不久即圆寂了。事件发生后,舍利弗尊者来探望他,问:“你神通第一,不会跑吗?怎么会被外道打呢?”目犍连回答说,那个时候业力太重了,不知道跑,也不知道躲,所以就呆呆地待在那里被外道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业果!这个业只要你做了,就躲不过。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了目犍连尊者遇难的故事: “缘在王舍城,具寿舍利子及大目连,于时时中往观地狱、饿鬼、傍生、人、天五趣,巡行观察至无间狱。时舍利子语大目连曰:具寿,宜当为此无间有情息猛焰苦。时大目连,闻是语已即升虚空,于大狱上降注洪雨,渧如车轴。狱中猛焰,令空中雨随处销亡。时舍利子见是事已,报目连曰:具寿且止,我灭其火。答言:随意。时舍利子入胜解三摩地,降注大雨,令无间狱,地并成泥,咸得清凉,皆蒙息苦。遂见外道晡剌拏,由昔为他说恶邪教,报受大身,于其舌上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见二尊者报言:大德,仁等若往赡部洲中,传我所说,报我门徒曰:由我生时口说邪法,欺诳他故,彼恶业力堕无间中,于我舌上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受极苦恼。然汝供养我本塔时,我身苦痛倍更增剧,从此已后勿为供养。时二尊者闻彼语已默然而受,从地狱没,至王舍城。二人相随共入城内,便于中路逢诸外道,并是执杖推髻之流。外道议曰:我欲打彼沙门释子。一人报曰:今正是时!然有过方打,不损勿听,我且先问,称我意者善,若不遂心打之未晚。舍利子在前而至,问言:苾刍,正命众(露形外道自云正命)中有沙门不?舍利子作是思惟:何心见问?观知欲打,即说颂言:正命众中无沙门,释迦众内沙门有,若阿罗汉有贪爱,即无凡小愚痴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